【新春走基层】重生态育成“幸福湾”

发布时间:2024-05-31 02:29:28 来源: sp20240531

  【新春走基层】

  正月初一,家住五缘湾的福建厦门市民李巧凤邀请她的好姐妹来五缘湾游玩。五缘湾湾内水清岸绿,迷人的黑天鹅在宽阔的水面上安详游弋;湾外碧海连天,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白海豚不时掠过海面。姐妹们纷纷称赞五缘湾好景色,羡慕李巧凤家门口有这么好的一个“会客厅”。

  五缘湾位于厦门岛东北部,过去因海堤阻断、过度养殖、垃圾堆存等导致水质下降,污染严重,成为遭人嫌弃的“烂泥滩”。

  厦门五缘湾片区的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是在2005年启动的。李巧凤成了五缘湾修复过程的见证者。最初五缘湾湾内的土地计划收储作为建设用地。彼时,五缘湾片区虽然环境差,但专家分析认为当地生态基底较好,建议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生态肌理和生态资源。厦门市政府在充分征求并采纳专家意见后,及时调整了五缘湾片区的开发利用规划,保留湾内89公顷原生湿地。栗喉蜂虎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正是这块湿地的保留,才有了栗喉蜂虎宝贵的厦门栖息地。

  在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中,厦门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打造生态海湾;注重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海一体化保护。多年来,五缘湾海域面积由112公顷增至242公顷,平均水深增加约5.5米,纳潮量增加约500万立方米,生态用地比治理前增加2.3倍。与此同时,湾区植物种类超500种,吸引90多种野生鸟类觅食栖息。

  通过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和综合开发,五缘湾片区成为厦门集水景、温泉、植被、湿地、海湾等多种自然资源于一体的生态空间,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发展了海洋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久久为功,锲而不舍,昔日的“烂泥滩”变身为今日的百姓“幸福湾”。“在海洋修复中,厦门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自然、留给百姓、留给文化。这是一个懂得算大账、算长远账的城市,我点一个大大的赞!”李巧凤竖起大拇指。

  (本报记者 马跃华) 【编辑:葛成】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中国国家发改委官员简介增发1万亿元国债主要用途 - 在“进博之窗”读懂中国

中国国家发改委官员简介增发1万亿元国债主要用途

发布时间:2024-05-31 02:29:29 来源: sp20240531

   中新社 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赵建华)今年四季度,中国将增加发行2023年国债1万亿元人民币,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25日对增发国债资金的主要用途进行了简介。

  今年7月29日至8月2日,京津冀部分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海河发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张世昕25日在北京介绍,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加快编制《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此次增发国债将重点支持《规划》实施,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优先支持水毁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增发国债将重点加快医院学校、养老托育、公共体育文化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加快水毁农田修复,尽快改善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另外,加快推进交通、能源、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确保在2024年主汛期前高标准完成水毁工程修复重建任务,重建美好新家园。

  ——同步支持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推进大清河、永定河、北三河、子牙河、漳卫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加快实施骨干河道疏浚、重要堤防加固,蓄滞洪区达标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坚持“一城一策”,系统推进城市排涝能力建设,加大排水管网、泵站等设施更新改造力度,开展低洼易涝路段综合整治。

  ——大力提升监测预警水平。在灾害易发区、雷达观测盲区和重点保护区域,加密提升基层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站,雨量、水文、水位站,提升极端天气短临预报和预警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布局,推进基层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区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同一场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介绍,部分前期工作复杂的重大项目,原则上也不得晚于明年6月底开工建设。其中,对防洪减灾工程,将加强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粮食生产和旱灾应对能力。同时,实施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