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李美金去世 家乡亲属为其送行

发布时间:2024-06-02 21:11:06 来源: sp20240602

   中新社 海南澄迈11月10日电 (记者 张茜翼)原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李美金的葬礼,10日在其家乡海南省澄迈县中兴镇东岭村委会土龙村举行。

  葬礼按照当地习俗举行,亲属和村里乡亲为李美金老人送行。

11月10日,李美金老人的儿子抚摸母亲的照片。 中新社 记者 张茜翼 摄

  李美金的儿子张太国告诉记者,11月9日晚9时许,母亲在家中因病去世,终年98岁,“她走时很安详”。

  至此,纪录片《二十二》中的22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全部去世。

  1941年,李美金被进村扫荡的日军强行抓至据点关押,她白天做工,晚上还要遭受日军的性迫害。勇敢的她曾多次尝试反抗,却被日本兵打得遍体鳞伤。十多天后,她终于找到机会逃离那人间地狱。

  “妈妈从不跟我们说那段屈辱的经历,伤心事不愿再提。”张太国说,母亲生前是个开朗爱笑、勤劳善良的人。每年她过生日,儿女亲朋们都会齐聚家中,四世同堂、儿孙绕膝。

图为李美金老人夫妻俩生前合影。 中新社 记者 张茜翼 翻拍

  不少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关心着李美金的生活。“老人走得太突然了。”长期帮扶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的海南志愿者陈厚志难掩悲痛之情。陈厚志说,李美金阿婆育有三男三女,儿女们很孝顺,阿婆过去身体状况还不错。

李美金的儿子张太国说,母亲生前是个开朗爱笑的人。图为记者翻拍的照片,右一为李美金老人。 中新社 记者 张茜翼 翻拍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当天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中国大陆的日军“慰安妇”受害者推定在20万人以上。自1995年起,中国大陆24位日军“慰安妇”幸存者发起4个控告日本政府的起诉案,原告方全部败诉。

  苏智良说,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登记在册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仅剩9人,平均年龄95岁以上,她们晚年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大多不太好,疾病缠身。日军暴行给她们留下的身心创伤,伴随其一生。

  “历史不容忘却。”苏智良说,近年来,中国多地建立了慰安所遗址陈列馆,保护历史建筑、公开文物证据,通过多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关心受害幸存者的生存状况。

  “奶奶一路走好”,“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网络平台上,不少人对李美金老人的离世表示悼念。(完)

【编辑:黄钰涵】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新春走基层)轨道车司机的“最后一班岗”:照顾好车辆和同事 - “黄金时代”未过,“白银帝国”又来,发生了什么?

(新春走基层)轨道车司机的“最后一班岗”:照顾好车辆和同事

发布时间:2024-06-02 21:11:07 来源: sp20240602

   中新网 吉林2月18日电 (记者 石洪宇)午夜时分,59岁的刘玉君精准地控制操控杆,使车平缓地行驶在铁轨上。车轮与铁轨碰撞发出声响,车头的灯光照亮黑夜。

  刘玉君是沈铁吉林工务段综合机修车间轨道车队的轨道车司机,这是他值守的最后一个春运,40多天后将退休。春运返程高峰已至,刘玉君和班组同事日夜守护铁路线,守护列车安全。

  与刘玉君相伴的黄色轨道车,因其展开后有多种形态,被铁路系统内部比喻为“变形金刚”。在铁路线桥维修施工中承担路料、机具和人员的运输,以及吊装运输、车辆牵引、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等各类任务。

轨道车正在进行吊装作业。任帅 摄

  在安装、修复、更换铁轨等大型作业场景,“变形金刚”也常显威力。“到达指定地点,可以作业。”刘玉君将轨道车停稳,向调度等部门反馈情况。留给班组作业的时间有限,他从驾驶室一跃而下,协助同事将吊车展开。随后又返回车里,将各式小装置按需开启。

  这个春运,由于列车加开以及运量的增加,轨道车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轨道车也变成了工人们的“流动家园”,吃住都在车里。

  吊装、转运,夯实路基,为铁轨加装各式零件,施工现场很快忙碌起来。“快回车里吧,趁着还是我们的‘刘大厨’,再给我们做点好吃的。”工友们的“催促”,带着些许不舍。

  刘玉君腰间扎起围裙,迅速变成炊事员。他从自己带的背包里拿出牛肉、萝卜、茄子、青椒、熟食等,走向驾驶室后面的一个区域。

  这个不足1.5平方米大的地方,电饭锅、电磁炉、米、油、调料齐全,俨然是一个简易厨房。

刘玉君正在切菜。 任帅 摄

  很多年的春运都在轨道车上度过,刘玉君对车、同事都有很深的感情。“从车子的每个零件,到每个同事的口味,他都熟悉。”刘玉君边切牛肉,边向窗外望去。路过的列车坐满了旅客,让他觉得自己和同事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施工很快告一段落,工人们围坐在小桌周围,牛肉炖萝卜、地三鲜、各种熟食和小咸菜,构成了一顿丰盛且仪式感十足春节大餐,让车里有了年味儿。

  这个春运,轨道车队随时待命,几乎每天都在路上。“Z世代”赵锐快速吃完饭,跳下车对车体进行检查,从车辆的水位、油位到各种螺丝、螺栓,仔细确认轨道车行车数据监控信息。这种责任感,来自于刘玉君等前辈们的率先垂范,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朴素愿望,让旅客安全出行。(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