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动中呈现勃勃生机

发布时间:2024-05-29 13:29:02 来源: sp20240529

  【光明时评】在流动中呈现勃勃生机

  【光明时评】

  作者:陈 城

  媒体援引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元旦假期三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总量近1.3亿人次。其中,铁路发送旅客4381.9万人次;公路发送旅客7740.5万人次;水路发送旅客190.8万人次;民航发送旅客510万人次。

  今年元旦假期的出行数据,体现了全国交通出行的旺盛需求。总体来看,元旦假期出行以中短途为主;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哈尔滨等城市,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城市群;旅客出行选择更加多样,定制客运、联程运输等组织模式进一步普及推广,出行便捷度显著提升。

  像我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交通出行需求旺盛,意味着当下社会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充裕的消费能力。一个国家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耗费巨额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不断完善,交通出行便捷性逐年提升。铁路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55万公里,其中高铁4.37万公里;民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与我国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的共建国家达到104个;我国已与28个共建国家建立了双边适航关系……得益于交通网络建设和延展的长足进步,民众假期出行的选择才更加丰富,说走就走的旅行更加容易实现。

  在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的当下,政策措施的便民利民度,同样让民众出行越来越方便,也同时拉动了区域经济加速发展。2023年12月12日起,“经珠港飞”政策正式实施,届时,从内地出发经港珠澳大桥前往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无须办理香港入出境手续,便能陆路直达香港机场。加之此前“深港飞”政策等,旅客经粤达港国际联程转运将更加便捷,出境旅游选择更加丰富,同时还将助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形成。此外,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则在今年春运前夕再推购票需求预填和火车票起售提醒订阅两项新功能,届时旅客春运购票可提前选好车次、座位、乘车人,实现更高效率购票和购票成功概率提升,有力打击黄牛占票现象。

  当然,旅客运输只是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元旦旺盛的旅客出行需求,让我们看到了民众蓬勃发展的消费能力,而这背后离不开的是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配置和高效流动。我国综合立体的交通网络让民众出行便捷,对于货物运输更为关键。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动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延展。同样,交通网络的规模与通畅,将直接影响要素配置和市场价格的形成。让综合立体的交通网络更加完善,生产要素的全国流动更加流畅,就能够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个人员和货物高效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元旦三天旅客出行数据及2023年整体交通数据中,我们看到了当前交通运输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货物运输量保持较快增长,高质量发展的交通运输正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光明日报) 【编辑:张子怡】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向海泉州|人民网评:让传统和现代在融合中迸发新魅力 - 消费火热!除夕即时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0%

向海泉州|人民网评:让传统和现代在融合中迸发新魅力

发布时间:2024-05-29 13:29:03 来源: sp20240529

在石狮市玉湖社区,一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古厝被改造成纪念馆,成为华侨文化展示馆和家风家训课堂,并列入“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晋江市梧林社区,当地按照“不改变原状”的理念对上百栋古厝洋楼进行保护性开放,2023年以来累计吸引了90多万人次游客……近年来,福建泉州市大力推进古厝古建筑活化利用,让一座座见证侨乡历史、浸润文化底蕴的古厝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对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活化发展的生动样本。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品格和鲜明特色。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千年的海洋文化、海丝文化、闽南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据统计,目前泉州有各级文保单位945处,国保数量全省第一、全国设区市前列,全市有世界级非遗项目6项、国家级36项,是国内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如何在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好活化利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更强生命力,既是守护“根”与“魂”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命力,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近年来,从表决通过《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古厝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决议》,到施行《“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条例》,再到出台实施《泉州市“刺桐侨厝”保护利用三年专项行动方案》,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让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与此同时,积极推动非遗瑰宝“走出去”,南音、木偶戏、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等非遗文化纷纷走出国门,让更多人领略到泉州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事实证明,坚定文化自信,把保护和传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才能夯实文化之基、筑牢文化之魂。

2023年初,一张头戴“簪花围”的照片惊艳全网,让泉州蟳埔渔村簪花传统火爆出圈,吸引许多游客前往泉州游世遗、戴簪花、品美食。这启示我们,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传下去,必须大力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要立足新的时代条件、扎根新的时代土壤,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展现中华审美志趣、契合当下需要的内容,打造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精品力作。另一方面也要聚焦群众的现实需求,适应新的传播手段,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2023年央视春晚上首次亮相的以世界级非遗泉州南音为底色的创意歌曲《百鸟归巢》,融入梨园戏手姿和泉州花灯艺术,深受海内外观众好评,就是有力证明。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说到底要靠人,既要有一大批热爱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也需要我们每个人深度参与、自觉传承。在泉州,几代非遗传承人默默坚守、接续努力,用心用情守护着一个个传统戏剧、传统技艺;许多志愿者和侨厝后人,为修缮和保护古厝古建筑出钱出力;不少泉州人通过自媒体、社交平台积极为自己家乡做宣传。自觉、自发地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宣传泉州,正是一座城市最美的风景线。面向未来,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和传承的队伍中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根脉,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实践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一定能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关链接:

向海泉州|人民网评: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向海泉州|人民网评:心系侨乡情缘 发挥侨胞优势

(责编:尹深、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