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中国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

发布时间:2024-05-31 12:12:29 来源: sp20240531

   中新网 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 李京泽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2月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薛伟 摄

  有记者提问: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今年元首外交的收官之作,也是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重要实践。中方将如何发扬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同周边国家巩固友好合作?

  毛宁:今年是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积极践行这一重要理念,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中国同周边国家交往蓝图,出访足迹遍及周边国家,有力引领拓展睦邻友好格局。中国同周边国家广泛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十余个国家就构建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对越南的国事访问取得圆满成功,是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又一次生动诠释。中国将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和利益融合。弘扬和平、合作、包容、融合的亚洲价值观,为地区团结、开放和进步提供新的助力。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共同推进亚洲现代化进程,同地区国家携手构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完)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跨越82年,团长、连长后人重返先辈战场,背后故事情深义重…… - 字节跳动澄清OpenAI服务使用情况:仅在初期探索时用于实验性项目

跨越82年,团长、连长后人重返先辈战场,背后故事情深义重……

发布时间:2024-05-31 12:12:30 来源: sp20240531

   中新网 腾冲4月11日电 (胡远航 陈晨)抗战老兵后人、志愿者、守墓村民……11日,因一座荒野墓碑,滇西抗战主战场腾冲沙帽山汇聚多人。他们从各地赶来,向墓碑的主人——连长包占春和立碑者——滇军第6旅2团团长李繁光致敬。

图为李繁光、包占春后人重返先辈战场。 中新网 记者 陈晨 摄

  1942年5月,时为营长的李繁光带兵在腾冲一带阻敌,包括包占春在内的30多人伤亡。因条件受限,包占春被葬于沙帽山。5年后,李繁光重返战场,为他立碑,刻上这样的碑文:飞凤山前,杀敌致果,斩倭卌余,功垂成仁,职尽效死。

  82年后,因为这块墓碑,志愿者找到了包占春的后人,以及李繁光的后人;因为共同的“重返先辈战场祭拜”的愿望,他们又连接在一起。

  来到爷爷的墓前,包占春长孙包汝光忍不住落泪。“活着回来的老乡告诉奶奶,爷爷是被一个装死的日军打死的,埋在了一棵大树下。但我们不知道具体在哪儿。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家供奉着爷爷的灵位。”祭拜完毕,包汝光又向团长后人跪谢,“如果不是团长立碑,爷爷可能真的就消失在荒野中了。”

  来到现场的包家后人最小的只有一岁多,他是连长的重孙。团长有三个孩子也来了,最大的已经84岁。老人拄着拐杖,幼儿趴在妈妈的背上,一起为先辈们献上鲜花。

图为包占春后人祭拜。 中新网 记者 陈晨 摄

  “看到连长后人找到埋骨得到安慰,我想父亲在天之灵也会开心的。”李繁光五女儿李云萍说。

  当天,还有当地村民来到现场,是他们保护了这座墓地。众多志愿者和不少网友也赶到了这里,一起向连长包占春致敬。

  “先辈们的付出与牺牲,换来了我们如今平静的生活。”滇西抗战纪念馆副馆长伯绍海根据线索找到了包占春的墓地。他告诉记者,在腾冲,有众多志愿者加入到寻找抗战老兵遗骸、老兵后人等公益事业中来。每年春天,他们还会举行“春祭”,祭奠在滇西抗战中阵亡的将士和普通人。

  1942年初,日本侵略者进犯滇西。随后3年时间里,为摧毁日军对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包围和封锁,从修筑滇缅公路到滇西大反攻,滇西民众与中国远征军、美国盟军、爱国华侨华人一道,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一座荒野的墓碑,竟然引出了这么多的故事,让我始料不及。”组织此次寻亲活动的“老兵回家”项目发起人孙春龙称,在当年的战场上,还有许多牺牲的将士,没有墓碑,也没有留下身份信息。“大家会尽最大努力找到他们的名字,找到他们的家人”。

  记者了解到,12日,连长的后人还将专程前往昆明,去团长的墓地祭拜。(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