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出属于中国的“黑色黄金”

发布时间:2024-05-30 12:16:53 来源: sp20240530

  【一线讲述】

  碳纤维作为重要的新材料,素有“黑色黄金”之称,一直以来,价格高昂且“一丝难求”。为了研发出属于中国的碳纤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们从2006年就开始搞原丝研发。

  那时候,我们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资料,连研发碳纤维的“石头”都摸不着,只能铆足干劲自主创新。尽管困难不少,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要实现碳纤维国产化。

  一个人技术再好,也需要优秀团队的支撑。作为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碳谷碳纤维技术研发创新团队负责人,我带领着一群队员不断挑战不可能。我们经常戴着防毒面具在实验室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从实验室再到会议室头脑风暴,饿了就泡个方便面充饥;讨论出思路再到生产线继续摸索调整,困了就拼几把椅子眯一会儿。

  从开始研发到投产,我们一忙就是5年。2011年,5000吨碳纤维原丝项目建成投产,开创了我国碳纤维原丝规模化生产的先河。上百次投用配方、上千次调整、上万组数据……我们陆续攻克了黏度不稳定、气泡杂质多等多道难关,突破了纺丝纤度高、强度低、毛丝多等各类屏障,彻底解决了原丝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卡脖子”的地方就是我们攻关的方向,生产线的需求就是我们确定科研课题的依据。随着原丝项目陆续投产,我们又开始在不同的生产线上寻找问题。我们关注到大丝束碳纤维市场应用广泛,而且成本更低,就研发大丝束产品。经过持续科研攻关,如今,我们公司能够生产25K、35K、48K、50K等大丝束原丝,完善了碳纤维产品体系。其中,全球首款35K风电专用碳纤维备受市场青睐,成为“拳头”产品。

  在我看来,培养更多人才是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源头活水,做好“传帮带”,为企业、为国家培养更多碳纤维产业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017年,公司成立了“张海鸥劳模创新工作室”。我们以培养技术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队伍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问题改善为牵引,带动研发团队增强技能本领,不断推动碳纤维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未来,我会继续立足本职岗位,以车间里的实验室为“家”,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任爽、本报通讯员芦猛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七部门联合印发《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 激发城市公交发展动力(政策解读)

七部门联合印发《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4-05-30 12:16:54 来源: sp20240530

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七部门联合印发《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就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作出具体安排,提出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强化标准比对、优化体系建设,加快制修订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领域标准,到2025年共完成重点国家标准制修订294项,有力支撑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行动方案》围绕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回收循环利用三个方面布置标准提升工作任务:一是加快提升能耗能效标准,持续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低碳技术标准攻关,提升设备技术标准水平,筑牢安全生产标准底线。今明两年完成重点国家标准制修订113项,持续引领设备更新。二是推动汽车标准转型升级,加快家电标准更新,强化家居产品标准引领,加大新兴消费标准供给。今明两年完成重点国家标准制修订115项,有效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三是推进绿色设计标准建设,健全二手产品交易标准,提升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标准,完善再生材料质量和使用标准,加大回收循环利用标准供给。今明两年完成重点国家标准制修订66项,有力推动产业循环畅通。

《行动方案》明确了相关保障措施,提出要推动标准和政策统筹布局、协同实施。大力推进绿色产品、高端品质认证。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强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配套出台一批“新三样”中国标准外文版,推动我国优势技术、产品、服务走出去。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监测评估标准实施成效和问题,扎实推动《行动方案》落地见效,最大程度释放标准化效能。

(责编:郝帅、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