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计划新增120座城乡公园 30座城市公园将24小时开放

发布时间:2024-05-26 19:11:23 来源: sp20240526

   中新网 上海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方面29日披露,今年,上海计划新增城乡公园120座,新建改建口袋公园60座,打通外环绿道断点17处;新建绿地1000公顷、绿道200公里、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将稳步实施30座城市公园24小时开放,扎实推进40处单位附属绿地对社会开放共享。

  在当日举行的媒体通气会上,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方面表示,今年将加快实施新建改建口袋公园实事项目,及时将具有良好景观面貌和较完善服务设施的公园绿地纳入城市公园名录。同时,上海将全面推进市级、区级、社区绿道建设,建成200公里绿道。据透露,上海今年计划新建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创新突破立体绿化的载体和形式。

  在加快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方面,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方面介绍,今年,“环内”计划新建楔形绿地150公顷,“环上”预计建成开放8座公园、启动建设10座公园,建成12座外环绿带驿站,新增12公里外环绿道,打通外环绿道断点17处。

  上海将持续优化公园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精细化管理,增加活动场地及适儿适老服务设施,稳步推进公园24小时开放、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后的综合管理工作;同时加强监管平台和应用场景建设,优化“智慧公园”和环城生态公园带智慧平台功能。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海将完善家庭园艺服务体系:壮大社区园艺师队伍,开展园艺师技能培训,发挥社区园艺师在基层绿化自治的主力军作用;同时,扩大社区花园建设规模。据透露,今年,上海将持续推进市民园艺中心建设,建成20个以上市民园艺中心。

  据悉,当下,随着气温逐渐回暖,上海公园系列花展活动将拉开大幕。正在莘庄公园、莘庄梅园等举行的莘庄梅花展共展出11大品种群、96种不同种类的梅花。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方面介绍,2024年,上海将在80座公园举办梅花、月季、杜鹃花、玉兰、樱花、牡丹、荷花、桂花、秋色植物等54个主题的园艺文化活动,为民众呈现盛大的花海盛宴。在即将进入的3月份,以海棠花为主题的花海景观将在人民公园、黄兴公园等陆续呈现。本次海棠展将花卉与文化结合,开展诗歌朗诵、海棠弦乐秀、手工制作等活动。游客可以在欣赏美丽的海棠盛放的同时,充分感受“公园+艺术”成果。

  辰山植物园樱花展示区占地约5.8万平方米,种植了约2000余株,80余种,来自日本、德国、美国、法国以及中国的浙江、山东等地的樱花。据介绍,从3月中上旬开始,以河津樱为代表的早樱将为游客带来早春第一波樱花花海景观;3月下旬,以东京樱为代表的中花期樱花,将汇成1000米长花道。除了辰山植物园,顾村公园的樱花亦久负盛名,除河津樱、椿寒外,园内的大渔樱也已花芽萌动,预计三月上旬进入观赏期。(完) 【编辑:张燕玲】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哺乳动物“计算时间”机制被发现 - 学者谈两岸经济融合:为融合发展塑造坚实基础

哺乳动物“计算时间”机制被发现

发布时间:2024-05-26 19:11:24 来源: sp20240526

原标题:哺乳动物“计算时间”机制被发现

   【科技前沿】

   本报北京4月20日电(记者晋浩天 通讯员李嫱)候鸟迁徙,蝴蝶振翅,心脏律动,生命的节律演绎着自然界最美妙的生命交响乐。然而,生物体如何能感知一天的时刻变化?相关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等待着科学家们的实验与回答。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团队通过对哺乳动物的生物钟主钟——视交叉上核(SCN)的时间计算机制研究发现,哺乳动物大脑深部脑区中SCN的神经元集群,可通过众多神经元的“集体决策”计算时间,时间解码准确率可达99%。这一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细胞研究》。

   据程和平介绍,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双侧扫描双光子显微镜,首次实现全核团近万颗神经元跨昼夜钙成像。研究团队发现,SCN中以钙脉冲为基本单元,可形成“状态”“模态”“时空相位波”等从秒到小时到近日周期的跨尺度钙信号,展示出潜在的时间编码能力。

   SCN核团如何编解码时间信息?团队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发了一个基于SCN神经元钙信号的时间解码器,发现其解码准确率随着神经元数量的增加而显著提升,当随机组合来自同一SCN脑片的900个神经元时,时间解码准确率达99%,这一发现揭示出神经元群体在时间编码上的集体决策机制。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子晨介绍,由于SCN致密度高,一直以来获取大规模神经元集群的信号数据并实现解码是国际研究中的难点,团队此次运用高速高通量成像和机器学习技术才得以破解其“计时”的奥秘。此外,团队还发现神经元分类结果呈现分层模块化结构,形状如同一只美丽的“时间蝴蝶”。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喻菁表示,此次研究不仅是国际首次在系统水平上揭示SCN基于神经元集体决策机制的时间计算能力及机制,应用其中的大规模钙成像技术和深度学习方法也具有通用意义,为研究其他复杂神经元集群工作原理提供了新思路。

(责编:罗知之、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