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电影感受中国发展,了解中国文化”

发布时间:2024-05-29 04:15:25 来源: sp20240529

  德国观众在“丝路明珠——杜伊斯堡上海电影周”主题海报前交谈。   本报欧洲中心分社 依 琳摄

  德国观众向工作人员咨询电影周有关情况。   本报欧洲中心分社 依 琳摄

  “听说上海电影周要在杜伊斯堡举行,我今天特地驱车几十公里赶过来。一看到上海的照片就感觉很亲切,我们曾经在这片小区住了很多年。”家住德国埃森市的沃尔夫冈·罗伊特指着墙上的“丝路明珠——杜伊斯堡上海电影周”主题海报对记者说。

  海报的左侧是上海黄浦区和浦东新区的高楼大厦,右侧是杜伊斯堡市的地标性建筑莫比乌斯环。作为德国职业教育联盟主席,罗伊特曾长期在华从事人文交流工作。“我认为通过电影可以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让德国民众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他说。

  3月27日晚,由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德中友好协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丝路明珠——杜伊斯堡上海电影周”开幕式在德国杜伊斯堡玛丽安门大剧院举行。上海市电影局和杜伊斯堡市政府部门代表以及杜伊斯堡市各界友好人士等1200余人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前,中外嘉宾来到大剧院三楼展厅,参观由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举办的“习近平主席访问德国杜伊斯堡港10周年图片展”。图片展中有关于2014年3月29日习近平主席参观杜伊斯堡港的图文报道,以及展示中欧班列运输通道全球路线、疾驶的中欧班列、中德人文交流场景等图片。其中一张图片显示的是2023年10月11日,装载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品的“中欧班列—进博号”从杜伊斯堡发车近20天后抵达上海。中欧班列联通亚欧大陆,为以杜伊斯堡和上海为代表的沿线众多城市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

  作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和国际性贸易和物流中心,杜伊斯堡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中欧班列在西欧线路最广、班次最多、运量和货值最高的节点。出席开幕式的杜伊斯堡市第一副市长珂拉布恩表示:“杜伊斯堡已发展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物流枢纽。上海电影周在这里开幕,将来自德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促进文化交流和民间交往意义非凡。”

  “上海和杜伊斯堡同为重要的港口城市,由共建‘一带一路’紧密连接,双方的友谊源远流长,在促进中德文化交流互鉴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也肩负着重要使命。”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在电影周开幕式上表示,本次活动以电影为媒,将进一步扩大上海和杜伊斯堡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让德国观众从中领略到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和上海故事,更好地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古丝绸之路绵延万里、延续千年,搭建起东西方文明对话之桥。古时驼铃声声,而今车轮滚滚,中欧班列在亚欧大陆上续写着源远流长的丝路传奇,通过独具特色的‘文化班列’‘年货班列’等,让沿线国家人民在用上中国商品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一带一路’愈发成为文化交流之‘带’、文明互鉴之‘路’。”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杜春国表示,电影周将加深两国人民友谊,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推动中德各领域交流合作。

  德国驻沈阳前总领事、德中友好协会联合会主席卜布特地从柏林赶到杜伊斯堡参加活动。他表示,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德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电影节的举办为德国观众提供了感知中国文化的好机会。

  上海电影周为期5天,将陆续放映《飞驰人生2》《万里归途》《长安三万里》《爱情神话》《雄狮少年》等8部国产电影,涵盖中国传统文化、喜剧、家庭、奇幻、动画等多种题材,内容丰富多彩,集中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的勃勃生机、当下上海的都市韵味和普通中国人的情感世界。

  “这是一场文化盛宴。”德中友好协会联合会副主席王耀箴对记者表示,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电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本次电影周不仅为当地观众带来高水平和精彩的电影艺术作品,还将进一步推动德中文化交流,拉紧两国人民友谊纽带。

  当晚为上千名观众放映的开幕影片是《飞驰人生2》。电影讲述了赛车手张驰在朋友们的鼓励下重新振作,组建新车队并再次走上领奖台的励志故事,通过幽默风趣的对白和扣人心弦的赛车画面,展现了永不言败、永不停歇的生命激情和精神面貌。放映进入尾声时,观众们被主人公的励志故事深深感动,纷纷报以热烈掌声。

  格罗·胡森是玛丽安门大剧院工作人员,他激动地对记者说:“今天是我第一次观看中国电影,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希望以后可以更多了解中国电影。”杜伊斯堡观众克里斯托弗·莫加德告诉记者,他提前在家看了电影《飞驰人生》的第一部,以更好地理解电影剧情。“我认为今天放映的电影很好地展现了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文化活动,推动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影片来德国上映,让德国民众通过电影感受中国发展,了解中国文化,这非常有意义。”

  (本报德国杜伊斯堡3月28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9日 16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浙江文化观察:龙泉青瓷何以频频登上国际赛场? - 数字“双城记” 生活添便利

浙江文化观察:龙泉青瓷何以频频登上国际赛场?

发布时间:2024-05-29 04:15:26 来源: sp20240529

   中新网 丽水11月16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 周彩萍)“看到冠军捧着自己制作的青瓷奖杯,尤其是他们亲吻奖杯、把内心所有喜悦倾注到奖杯上时,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龙泉市孙坑窑瓷庄负责人蒋同磊16日受访时说。

  日前,在天津举行的2023世界斯诺克国际锦标赛决赛中,中国球员张安达以10比6战胜英格兰球员汤姆·福德,夺得冠军。张安达在赛后捧起的冠军奖杯由蒋同磊烧制而成,这也是他第9次为世界斯诺克国际锦标赛烧制冠军奖杯。

张安达在赛后手捧冠军奖杯庆祝。记者 佟郁 摄

  今年60岁的蒋同磊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设计制作工艺系,有着30余年青瓷烧制经验,他的作品《四羊方尊》《知秋》《金线弦纹钵》《水月观音》等曾在全国性工艺美术精品展或博览会中获得金奖。

  蒋同磊介绍说,世界斯诺克国际锦标赛的冠军奖杯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青瓷材质,它实际上是一件制作精良的出戟尊瓶,净高度为44厘米,配以红木方形底座,周身上下四条腾龙的造型也符合西方简约设计理念。

  “整个杯形又与中国古代盛酒的酒觞相似,寓意美酒献给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彰显东方文明古国的热情好客,器型设计中还蕴含了斯诺克运动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蒋同磊说。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始于三国两晋,兴于宋元,在南宋时期达到鼎盛,是与宋词、宋画等并列的“文化符号”,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首个入选的陶瓷类项目。

  在国际赛事中展示文化魅力,对于龙泉青瓷来说并不罕见。

  杭州亚运会期间,由龙泉青瓷烧制而成的吉祥物手办“龙泉瓷娃”火热出圈,受到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等外籍运动员的喜爱。

  “龙泉瓷娃”版吉祥物设计师周春丽告诉 中新网 记者,他们用龙泉青瓷的三大色系——米黄釉、梅子青、粉青分别表现杭州亚运会的三个吉祥物。米黄釉淡雅沉稳,映射出良渚古城遗址五千年文明时光流韵;梅子青的碧绿体现出“莲叶何田田”的西湖;粉青釉偏蓝绿色,象征蜿蜒千年的京杭大运河。

  除了浓浓的“文化味”,手艺人的坚持与创新也是龙泉青瓷不断出圈的动力所在。

  蒋同磊说,自己会勤奋努力,争做青瓷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之路上不断前行。(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