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免费筛查将覆盖常住人口

发布时间:2024-06-02 21:54:46 来源: sp20240602

  本报讯(记者孙乐琪)市卫健委今天举办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主题宣传活动。未来,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将逐步覆盖全市。

  《北京市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日前发布,根据方案,本市将开展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参与。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解释,HPV疫苗能够阻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有效减少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是全球第一个可以预防癌症发生的疫苗。目前,通州区作为“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宫颈癌和乳腺癌试点城市”,已开展在校初中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试点。

  本市将不断扩大宫颈癌免费筛查覆盖面,将全市适龄妇女免费筛查覆盖人群扩大至常住人口,提升适龄妇女宫颈癌人群筛查率。市卫健委就此表示,行动实施周期内,将充分参考国际国内更优策略,适时调整宫颈癌筛查初筛方法,以筛查结果准确为前提,进一步提升筛查效率,使更多女性可以就近选择筛查机构,增加筛查便捷性。

  行动实施周期内,本市还将探索融合防治新模式,健全宫颈癌防治网络,积极推进HPV疫苗接种、宫颈癌筛查及诊断治疗一体化服务。同时,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助、医疗互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合力减轻宫颈癌患者就医负担;对罹患“两癌”困难家庭早发现早干预,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设立专项资金开展在职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积极落实国家低收入妇女“两癌”救助项目,协同加强对符合条件患者的救助。

  截至目前,本市506家预防接种门诊可提供HPV疫苗接种服务。

  如何预防宫颈癌

  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大部分宫颈癌发生都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有关。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发生。

  宫颈癌预防首先从提高安全性行为,减少HPV性传播感染风险开始。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及HPV感染相关疾病安全有效方法,9到45岁女性均可接种,越小年龄接种效果越好。合理膳食、主动锻炼、规律作息、积极心态,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吸烟饮酒是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戒烟限酒,远离毒品,减少患病风险。大部分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没有症状,定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病变。

  有性生活史的适龄女性,无论是否接种过HPV疫苗,均需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宫颈癌筛查发现异常,要积极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

  宫颈癌治疗后,可能存在复发或进展的风险,应定期到医疗机构接受长期规范随访。(北京晚报)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确立生态保护补偿基本制度规则 - 我国快递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确立生态保护补偿基本制度规则

发布时间:2024-06-02 21:54:47 来源: sp20240602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公布,将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保护补偿的规定和要求以及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综合性、基础性行政法规形式予以巩固和拓展,确立了生态保护补偿基本制度规则。就《条例》有关问题,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请简要介绍《条例》的出台背景。

  答: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基本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覆盖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生态环境要素,跨地区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取得明显进展。

  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补偿覆盖范围有限,重点不够突出,奖惩力度偏弱,相关主体协调难度大等。从制度层面看,生态保护补偿相关制度规范散见于一些文件和法律、行政法规中,亟须制定一部基础性、综合性行政法规。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向国务院报送了送审稿。司法部征求了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等的意见,赴实地进行专题调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修改形成了《条例》草案。

  记者:生态保护补偿的含义是什么?生态保护补偿的方式有哪些?

  答:《条例》明确规定,生态保护补偿是指通过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机制,对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的激励性制度安排。生态保护补偿可以采取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等多种补偿方式。

  记者:在规范财政纵向补偿方面,《条例》作了哪些规定?

  答:一是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开展重要生态环境要素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依法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二是对开展重要生态环境要素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中央财政按照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分类实施补偿。三是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结合实际建立分类补偿制度,对开展重要生态环境要素保护的单位和个人加大补偿力度。四是中央财政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结合财力状况逐步增加转移支付规模。五是国家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六是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获得的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应当按照规定用途使用。

  记者:在完善地区间横向补偿方面,《条例》作了哪些规定?

  答:一是国家鼓励、指导、推动生态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等方式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组织、协调下级人民政府之间开展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二是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针对江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所在区域,重要生态环境要素所在区域以及其他生态功能重要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水源地以及沿线保护区等区域开展。三是对在生态功能特别重要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跨自治州、设区的市重点区域开展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可以给予引导支持;对开展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取得显著成效的,国务院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可以在规划、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四是开展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签订书面协议并严格履行。

  记者:在推进市场机制补偿方面,《条例》作了哪些规定?

  答:一是国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保护补偿中的作用,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市场化发展,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鼓励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以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市场规则,通过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开展生态保护补偿。二是国家建立健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碳汇权益等交易机制,推动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交易规则。三是国家鼓励、支持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在保障生态效益前提下,采取多种方式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四是国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保护补偿基金,依法有序参与生态保护补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2日 02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