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安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4-05-29 02:57:18 来源: sp20240529

   中新网 长春4月27日电(李丹)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青山乡南台子村,伴随着阵阵的轰鸣声,秸秆归行机、条耕机、免耕播种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它们驶过一道道田埂,留下一行行整齐的播种痕迹。

吉林农安,多台农机设备在进行春耕作业。 (无人机照片)刘栋 摄

  进入四月以来,农安县春耕工作陆续展开。在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引领下,农民们驾驶着现代化农机设备,为丰收播下希望的种子。

  农安是全国产粮大县,记者了解到,该县拥有农作物播种面积623.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2万亩。今年计划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60万亩。

  “我们采用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先用搂草归行机作业,再用条带旋耕机对播种带进行浅旋作业,之后进行免耕播种作业,整个播种环节一次成型。”农安县鑫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尚乾介绍,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完成播种面积约900亩,预计5月10日左右全部播种完毕。

  农安县鑫乾农机合作社经营耕地面积7200亩,全部采用保护性耕作模式种植。合作社共有144台机械化设备,包括归行机、拖拉机、免耕播种机、深松机以及植保机、收割机等。

吉林农安,多台农机设备在进行春耕作业。刘栋 摄

  王尚乾介绍,2015年合作社开始尝试采取保护性耕作模式,这种科学种植模式不仅可以减少种植工序,而且在保护生态、节本增效、提升土壤肥力、保障粮食增产增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合作社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模式接受程度很高,我们为合作社农户提供农资服务、机械服务,把政府政策补贴全部给到农民,也带动了周边散户和小的农机户增产增收。”王尚乾介绍,2023年,合作社部分耕地采取保护性耕作模式,当年秋粮产量增加1200斤。经对比,苗情和长势明显好于传统耕作模式。

  “我们今年推广的保护性耕作‘长春模式’主要是秸秆覆盖还田条耕、宽窄行免耕和苗期深松追肥。”农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波介绍,农安县从2020年开始引进条带耕作机,到现在已有160多台,采用此种模式的保护性耕作面积今年预计达到18万亩。当前,全县保护性耕作地块春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完)

【编辑:胡寒笑】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近三千人参赛 暨南大学版“诗词大会”落幕 - 香港各界欢迎内地赴港“个人游”计划进一步扩展 

近三千人参赛 暨南大学版“诗词大会”落幕

发布时间:2024-05-29 02:57:19 来源: sp20240529

   中新网 广州5月10日电 (记者 郭军)2024年“诗颂中华·传承经典”暨南大学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系列活动之诗词大赛总决赛5月9日在暨南大学番禺校区举行。6支来自该校不同学院、全部由港澳台侨学生组成的优秀队伍,通过为期4天的网络选拔初赛,从50支报名队伍和近3000名个人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站上决赛舞台。

2024年“诗颂中华·传承经典”暨南大学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系列活动之诗词大赛总决赛9日在暨南大学番禺校区举行。郭军 摄

  本次诗词大赛则被誉为暨南大学版“诗词大会”。决赛面向学校全体港澳台侨、华人及外籍学生。在决赛中,参赛队伍通过基础应答、连线配对、风险问答、车轮之战、终极抢答等五大环节现场竞争,带领全场师生以诗会友、品悟经典。最终,来自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高步云衢”队荣膺诗词大赛一等奖,管理学院的“云起龙骧”队获得二等奖,四海书院的“笔扫千军”队获得三等奖,管理学院的“蕙心兰质”队获优秀奖及最佳人气奖,中医学院与文学院的“相望青云”联队、四海书院的“怀珠韫玉”队获优秀奖。

暨南大学番禺校区管理委员会潘启亮执行主任为一等奖队伍颁奖。暨南大学 供图

  “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系列活动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文化品牌,带领广大港澳台侨学子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强大生命力。”暨南大学副校长张小欣在致辞中勉励暨南学子从中华文化的研习者做起,逐步成长为中外交流的传播者与具有家国情怀的奋进者。

  本届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系列活动由暨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暨南大学港澳台侨学生培养办公室与暨南大学港澳教育研究中心支持、暨南大学四海书院承办。长达2个多月的丰富活动在暨南大学三地五校区掀起中华文化学习热潮,吸引超5000人次的暨南学子在诗词每日竞答、文化推广周、系列研习体验和诗词大赛等活动中深入学习并感受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

  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系列活动从参赛者、节目表演者到幕后工作者,均由港澳台侨学生组成。取得诗词大赛冠军的“高步云衢”队队员冯靖雯来自中国香港,她表示,获得冠军并不是终点,她将带着更多朋友了解中华诗词、爱上中华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

  据悉,暨南大学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系列活动始于2012年,目前已历13届,近300场子活动吸引了超6万人次、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澳台侨学子广泛参与。通过十余年实践,系列活动内涵不断丰富,涵盖“诗词大赛”“诗词每日竞答”“文化推广周”“人物故事征集令”“四海大讲堂”“四海嘉年华”“港澳台侨学生书法作品展”等特色主题活动。

  近年来,暨南大学高度重视港澳台侨学生的中华文化教育,暨南大学四海书院以“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系列活动”与“中华才艺培养课程体系”为载体,积极打造集课程研修、体验学习、竞赛活动为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营,融合精品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拓宽港澳台侨学生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