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学、上好学的梦实现了!” —听格桑讲她家的新喜事

发布时间:2024-06-02 21:22:09 来源: sp20240602

  三月的羌塘,山湖静默,草木无声,一片荒寂。

  “嬷啦,您最近身体怎样?我在珠海挺好的。”

  “我很好,你在外面要好好读书。”

  3月10日,周末,11点左右,在错那湖附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77岁的格桑老人一边呷着酥油茶,一边和在珠海求学的孙女久啊用手机聊着天,祖孙两人温暖的对话和甜蜜的笑声让初春的羌塘多了几分暖意。

  看到记者进门,格桑连忙起身让坐。

  “嬷啦(奶奶),好久不见啊!”

  “就是,好久不见了,上次我们见面的时候久啊还在准备西藏班的考试呢。”

  “现在的孩子真幸福,赶上了好时代!能上学,上好学!”望着视频里朝气蓬勃的孙女,格桑的笑容更加灿烂。

  65年前,格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孙子、孙女不仅能上学,还能成为大学生、去区外的学校上学。

  “民主改革前,教育在西藏是贵族才能享有的特权,只有贵族的孩子才有上学的权利。作为农奴的孩子,我们每天只能放羊、服各种劳役。上学,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忆及过往,格桑的话语中充满了伤感。

  1959年,党中央在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也让格桑一家迎来了新生。

  这一年,格桑家分到了4头牦牛,再也不用为吃不上饭发愁。也是在这一年,12岁的格桑走进了校园,成为西藏民主改革后入学的第一批学生。“在学校,我学会了九九乘法表,会写一些简单的藏语词汇,老师们待我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还手把手地教我们写字、学习文化知识。”轻轻呷了一口酥油茶,格桑热切地诉说着上学的那段岁月,“从老师的口中,我第一次听到了北京、长城、天安门。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一定要好好读书,我要去北京。”

  但幼年时落下的腿部关节病让她无法继续学业,3年后,15岁的格桑被迫辍学回家了。“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哭了,真的舍不得!”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可提及往事,老人的眼中仍然闪过一丝不舍。

  65年风雨沧桑,披荆斩棘,西藏教育创造了历史: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建立起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资助范围覆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2年至2022年,国家累计投入西藏的教育经费达2515.06亿元,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409所,在校学生94.4万多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89.52%,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07%。

  享受着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红利,格桑家喜讯频传:

  2018年,格桑的大孙女格桑美宗坐着火车,从错那湖畔出发,成为西藏民族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她是家族里第一个走出高原的大学生;

  “我想考进区外的学校!”这是许多西藏小学毕业生的梦想与希望。2019年,格桑的二孙女久啊顺利通过考试,幸运地成为珠海市第四高级中学的一名学生;

  2022年,格桑的大孙子米玛考入西藏大学,成为该校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

  饮水思源,缘木思本。如今,对于孩子们的未来,77岁的格桑有着自己的打算——学成归来,建设家乡。“如今,孩子们能读书,读好书,靠的是国家的好政策,我们不能忘本。”

  “哪怕是一件小事,嬷啦都要求我不但要用心做,还要做好。”如今,格桑的大孙女格桑美宗是色务乡玛毛许那村科技专干,主要负责乡里的党建、妇联等工作,琐碎而又繁杂,可每项工作,她都做得很好,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在校时我要好好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预防医学人才,为健康西藏建设贡献力量。”将奶奶的手攥在怀里,孙子米玛的眼神更加坚定。

  “我上学时还没有专门的学校,如今,在西藏,修得最结实、设施最好的是学校,能上学、上好学的梦实现了!”打开手机,格桑开心地展示着她和孙子、孙女在西藏大学门口拍的照片,照片上,她的笑容畅快、惬意。“现在,农牧民的孩子上学有‘三包’,上学期间需要的被褥学校也全部提供,甚至连牙刷、牙膏都不用家长买,实在是太幸福了!”格桑一边给记者一张一张翻看着孩子们上学期间获得的荣誉,一边诉说着国家的优惠政策。

  格桑家的教育喜事,反映的是西藏数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民主改革65年来,西藏的教育事业如平地起楼台,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稳步建立起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全区各族群众受教育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的生动影像。(记者 王莉 中国西藏新闻网) 【编辑:苏亦瑜】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全国总决赛举行 - 2024郑开马拉松赛:中外跑友共享运动之美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全国总决赛举行

发布时间:2024-06-02 21:22:10 来源: sp20240602

人民网北京10月23日电 近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以下简称“红旅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辽宁丹东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支队伍入围总决赛,来自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六所高校的六个作品获得特等奖。

颁奖典礼现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供图。

据悉,本届红旅大赛以“激扬青春梦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聚焦新时代,以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呈现出四大亮点:即新群体、新视野、新表达和新赋能。在作品类型上,大赛设计了“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红色旅游营销方案设计”“红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红色足迹微视频”“红色精神微讲解”“红色故事微漫画”六个类别,将党史学习教育、思政课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向山向海躬身实践,到红色故里触摸历史的脉搏,自觉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徐海军表示,红旅大赛连续举办13年,已成长为全国高校范围内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一个重要实践地,一个展示红色智慧和力量的精彩舞台。未来将进一步创新赛事形式、扩大赛事规模,推动大赛成果转化,以新时代的语境、新时代的创意策划,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和红色旅游的发展添光增彩。

“红旅大赛的这种‘以赛促学’的方式非常好,可以让我从概念性的知识与实际操作更好地结合。”来自西北师范大学薪火耀陇原队的赵紫涵表示,这种方式也可以对自己的理论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使自己在书本学习时更加扎实、精准。在赵紫涵看来,新时代弘扬红色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通过红色资源的开发,营造出育人的氛围,让更多的人在这种氛围中体悟到红色精神的内涵和实质,进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李昉 实习生姚怿希)

(责编:李昉、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