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曲:家门口的老年幸福“食”光

发布时间:2024-06-02 21:25:05 来源: sp20240602

   中新网 太原5月20日电 题:山西阳曲:家门口的老年幸福“食”光

  作者 刘小红

  20日,走进山西阳曲侯村乡桥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窗明几净、饭香扑鼻。做饭阿姨正忙碌地准备菜品,如凉拌灌肠、西葫芦炒肉、刀削莜面……考虑到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该中心要求做饭师傅做到热凉荤素搭配合理,饭菜少油少盐、营养健康、软糯可口,让老人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为实现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在全乡覆盖,提高老年群体生活品质,侯村乡集中攻克大龄老人“吃饭难”问题,为全乡老人提供社区式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据了解,侯村乡有15个行政村(社区)。其中,9个村(社区)建设完成日间照料中心并开放运营;3个村(社区)于今年新建日间照料中心,近期将全部投入运营;1个村将对日间照料中心迁址重建以提升老年人体验。侯村乡日间照料中心全部依托村集体独立运营,资金专款专用,配有2名至3名专职工作人员。

侯村乡上阳寨行政村将刚出锅的餐品迅速分装后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各村口进行分发,保证食物新鲜热乎。阳曲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桥沟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可同时容纳100人就餐,每周一到周六免费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午餐,有效解决独居老年群体“做饭难”“吃饭难”问题。

  该中心工作人员胡丽红介绍,这里每天中午提供五个菜即“三热二凉”,并配有面、大米、馍馍、莜面、包子等主食。“换着花样吃,尽量让老年人满意,让老年人吃好。”

  桥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成运营,不但解决了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行动不便的困难老人和孤寡老人的就餐问题,缓解了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也为老年人晚年生活营造出温馨幸福的环境,提升了农村老人的幸福感。

  “年龄大了,做饭有时候嫌麻烦,总是将就着吃点,现在照料中心每天换着花样吃,饭菜也符合我们老年人的胃口,又干净卫生,解决了我们吃饭的难题。”桥沟社区老人告诉记者。

  侯村乡上阳寨行政村有3个自然村,村域面积大,距离远。为了让3个自然村的老人都能方便就餐,最大程度把资金花在老人的饭碗里,村“两委”多次研讨,决定启用村便民服务中心厨房,并将刚出锅的餐品迅速分装后以最快速度送到各村口进行分发,保证食物都是新鲜热乎的。

  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在下一步的日间照料中心发展规划中,侯村乡将继续引进社会力量,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增加老人活动项目,推动实现全乡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完)

【编辑:刘阳禾】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中新健康丨冬春季细菌性肺炎高发期 专家呼吁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及时接种疫苗 - 黑指头与红花瓣之美 《田青谈艺录》沉淀学者40年艺术追求

中新健康丨冬春季细菌性肺炎高发期 专家呼吁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及时接种疫苗

发布时间:2024-06-02 21:25:06 来源: sp20240602

   中新网 上海3月5日电 (记者 陈静)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黄怡教授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冬春季节是细菌性肺炎的高发期。严重的肺炎球菌感染除引起肺炎外,还可造成患者罹患菌血症、脑膜炎、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她和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预防保健科主管医师何秋萍均呼吁民众,尤其是有相关慢性基础疾病的易感人群及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黄怡教授在门诊中为患者解答困惑。(黄怡供图)

  最常见的细菌性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球菌是一种时常‘潜伏’在正常人鼻咽部的条件致病菌,通常情况并不致病,但在人体免疫力下降,发生了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感染,营养不良或年老体弱等情况下,就会乘虚而入。”黄怡教授介绍,所有年龄、任何人都可能罹患肺炎球菌肺炎,但其中,老年人和罹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是肺炎球菌感染的易感人群。

  “重症肺炎会并发菌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一旦出现这些并发症就非常严重,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她解释,特别是老年人,严重感染时不一定有发热、咳嗽等典型的肺炎表现,而是可能出现突然跌倒。家属会以为是老人走路不小心,实际上是肺炎导致虚弱无力,甚至血压降低,站立不稳而摔跤。黄怡教授强调,出现这种情况非常危险,若没有及时被发现,老人后期就会出现多系统的并发症,会使患者生命受到威胁。

  中老年人和具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均为肺炎球菌感染的易感人群。研究显示,上述类型慢性病患者罹患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IPD)的风险分别是健康人群的6倍,6倍和3倍。感染IPD后,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无基础疾病患者的约3倍至5倍。

  治疗肺炎球菌疾病时首要考虑抗菌治疗,在中国,肺炎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使得治疗难度大大增加。谈及治疗,黄怡教授介绍,早期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非常敏感。20世纪四五十年代,针对肺炎链球菌肺炎,医生首选青霉素治疗。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开始出现。她说,目前肺炎链球菌耐药非常普遍,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逐年增加,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在95%以上。对于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需要选用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甚至喹诺酮类药物。

  “老年人细菌性肺炎的治疗,除了对抗菌药物的选择要求比较高外,一旦出现了严重并发症,除了抗感染以外,医生在治疗上还要关注其他的方面,例如抗休克、抗炎症、抗凝等。”黄怡教授表示,重症肺炎的治疗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细节,比如维持水电酸碱平衡,微生态的平衡,营养支持等。

  中国《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指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最有效手段。“一旦罹患肺炎,特别是重症肺炎,最大的问题是造成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危及生命。”黄怡坦言,现在,社会老龄化不断加深,一旦家中有老人罹患严重疾病需要住院甚至住监护室,尽管医保可以承担大部分经济负担,但照料护理的压力对患者家庭生活影响确实很大。“我们日常工作中有遇到过监护室里,一些老人患病前生活尚能自理,脑功能正常,但因为严重的肺炎造成缺氧缺血,虽经救治存活,但生活不能自理,脑功能明显下或者无法脱离呼吸机。这种情况长远来说,会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照护和经济负担。”

  中华预防医学会建议23价肺炎球菌疫苗(PPSV23)用于50岁及以上人群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接种。中华医学会多个专业分会先后制定指南或共识,包括呼吸病学分会《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老年医学分会呼吸学组《老年人流感和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中国专家建议》、全科医学分会《社区老年人常见感染性疾病疫苗应用专家共识》,均推荐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联合接种,能够更好地造福民众,特别是能明显降低老年人肺炎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据悉,目前,中国境内有共有五款PPSV23上市供成人使用(其中一款进口、四款国产)。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主管医师何秋萍接受采访时表示,春节过后,该中心的门诊中,有不少民众前来询问流感以及肺炎球菌疫苗,以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对社区中本身有慢阻肺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在他们的病情稳定期,我们建议他们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这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说,肺炎球菌疫苗一年四季都可以接种。作为医生,她建议在冬春季之前,即:在流感高发期来临之前还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