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处处洋溢融融暖意 活力无限的中国升腾“烟火气”

发布时间:2024-05-31 02:54:11 来源: sp20240531

  央视网消息:北京时间1月20日22时07分将迎来大寒节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是由冬向春的转折点。过了大寒就是立春,此时迎年也迎春,人们准备年货、除旧布新,“年味”越来越浓。

  年糕飘香 火锅热辣

  虽然距离春节还有一些天,不少地方人们已经开始打年糕、买年货、品美食,提前感受浓浓的年味。

  在江西上饶,热闹喜庆的年糕节吸引了不少游客。师傅们遵循着古老的制作手法,将60多斤的木制榔头举过头顶,用力砸向石臼,把蒸熟的米粒反复捶打成团,循环往复,年糕渐渐成型,米香四溢。

  火锅是重庆的特色美食,这两天,一场热闹的火锅团圆宴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99桌火锅一起热辣开涮,让人们感受地道重庆味。

  除了吃火锅,还可以逛特产集市,采购各种年货。重庆市2024迎新春消费季也同步启动,围绕年货、年俗、年夜饭等话题,将举办近300场惠民促销活动,一直持续到3月份。

  赏冰雪品民俗 感受东北年味

  在黑龙江,利用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当地也打造了多场以新春民俗和冰雪相融合的活动,让市民游客在冰天雪地中提前感受东北的过年气氛。

  这两天,黑龙江桦南冰雪嘉年华开园。夜幕下,园区银装素裹,灯光打在造型各异的雪雕景观上,十分浪漫。游客徜徉在冰雪盛宴里,一边赏灯拍照,一边品尝美食。

  黑龙江绥化市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欢迎游客,在北林区冰雪奇园景区,泼水成冰、冰上舞蹈、猜灯谜寻宝,各种特色的活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壮观的烟火表演更让游客们大饱眼福。

  喜迎龙年 龙型装饰扮靓商圈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在上海,不少商圈地标都搭建了龙型装置,吸引市民游客。

  这几天,南京路上各种龙元素装置和商品将步行街装饰一新;在南京西路商圈,这个造型装置宛若一只巨龙腾空而起,颇有气势;在上海徐家汇、中山公园、前滩等商圈,各色龙元素灯组亮相;在龙华商圈,戏台也演绎出龙的造型,大街小巷春节氛围满满。

  新春将至,上海豫园灯会也开门迎客,龙灯灯组是人气最热的地方,不少市民争相拍照打卡。

  除了赏灯,龙帽、龙灯笼等龙年元素的商品也被市民争相抢购,此外,不少餐饮店还推出了龙造型的糕点,受到食客欢迎。

  蔬菜水果销售旺 水果礼盒受热捧

  随着春节临近,各地年货市场也热闹了起来。在山西太原,最近一段时间,人们都开始忙着置办年货,特别是蔬菜水果等节日必备食品迎来销售旺季。

  记者在太原市尖草坪区的一家大型农贸市场看到,蔬菜交易区的摊位人气火爆,市民们忙着选购,工作人员则抓紧上货备货。

  除了保障“菜篮子”,新鲜的时令水果也受到市民们的欢迎,特别是一些水果礼盒销量一路走高,商户们也都把礼盒类商品摆在了货架显著的位置。

  花饽饽制作忙 龙年元素受欢迎

  在胶东地区,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有做花饽饽、吃花饽饽的民俗。在山东莱西市,为迎合春节市场,不少加工厂已经在赶制带有龙年元素的花饽饽。

  这是莱西市的一家花饽饽加工点,面点师们先将面团搓长,再用果蔬汁调制,最后再揉捏造型,花饽饽披上“红衣”,一只可爱的“醒狮龙”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

  除了手工造型,一些面点师还通过软件画出模型图,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制作花饽饽的模具。通过现代科技的帮助,原本只能手工捏制的花饽饽实现了流水线生产,提升了生产效率。

  冬捕季开启 渔民忙起网

  近日,位于河南信阳新县的香山湖正式开启冬捕季,渔民们在现场忙着起网、分拣、装车,一派丰收景象。

  早晨的香山湖云雾缭绕,开阔的湖面上渔民们驾着小船开始起网,这里的渔民采用传统的拉网式捕鱼,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忙碌,随着渔网不断收拢,一条条花鲢、白鲢跃出水面。

  不少市民和游客也来到现场感受丰收的气氛,大家问价、称重、购买,场面热闹。据了解,本次开湖捕鱼将持续一周,预计捕捞量可达10万斤。(央视网) 【编辑:李岩】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破解之路依然漫长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 - 中国驻菲大使:弘扬“菲华三宝”精神,为推动中菲友好不懈努力

破解之路依然漫长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

发布时间:2024-05-31 02:54:12 来源: sp20240531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与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

  编者按

  减少非教育教学类工作任务,是中小学教师群体一直以来的心声与诉求。对此,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并持续发力。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为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提供了重要遵循。2022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禁止向学校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的通知》,要求各地遏制形式主义向学校转移趋势,杜绝行政任务向校园转嫁做法。今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庆祝2023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确,全面减轻教师负担。此外,11月组织开展的“2023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也将拖欠教师等群体工资、补助等列为征集问题线索的内容之一。

  政策护航之下,教师减负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破解之路依然漫长。目前,仍有不少教师感到非教育教学任务多。如何健全教师减负长效机制、持续有效为教师减负,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全心投入,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鉴于此,光明日报记者会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在全国12个省(市)就教师非教学任务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初冬清晨6点刚过,北京还笼罩在宁静之中,海淀区某小学教师刘华(化名)就已赶到学校。除了教课,她还被安排了负责校园安全的工作。下午学生放学后,她要做好各项课后服务的安全检查,等课后服务结束、所有师生都离校后,再进行一次全面安检。“每天晚上8点后才能回家,洗漱一下就要睡了,根本没时间管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忙碌,是个案还是“群像”?为切实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负担状况,光明日报记者会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在全国12个省(市)展开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虽然我国一直推行政策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但不少教师仍然感到负担较重,尤其是非教育教学任务占用精力普遍过多。北京、上海、广东、河南、湖南、甘肃等多地均有不少教师表示,自己就像“时间管理大师”,疲于应对各种杂事,留给专业发展的时间所剩无几,这种状况,既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降低了职业幸福感,对于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造成较大影响。

  现存问题 非教学任务增多,职业幸福感降低

  工作时间呈增长趋势,工作量总体较大。接受调研的教师中,92.1%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含课后服务时间)超过9小时,其中32.5%超过11小时;78.6%每周在校超过45小时,30.3%超过55小时,普遍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规定。53.4%的受访教师认为当前工作量“比较大”,24%认为“非常大”。与同龄同资历其他行业相比,72.9%的教师认为工作量“比较大”“非常大”。河南省漯河市一名初中班主任直言:“每天都忙得像陀螺,常常是疲于应付,很难提起精神琢磨工作质量。”

  非教学工作量增加,占用过多时间精力。调研中,60.8%的受访教师表示,参加各类检查考核、创建活动、综合督导、评估验收等非教育教学工作量“明显增加”或“增加”,这是当前教师负担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最想减轻的工作”调查结果中,排在前5位的是:迎接各项检查、撰写各种教育教学之外的材料、参加各种评比和比赛、课后服务、家长工作,其中绝大部分属于非教育教学事务。

  更应重视的是,各地均有不少教师反映,强制关注公众号、摊派安装移动App、转发点赞拉票等“指尖上的任务”成为“增负”新趋势。这些任务大多与教育教学无关,但又“不敢不做”。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摊派与自己的绩效、评优评先等挂钩。不仅如此,教师还常被要求将此类任务布置给学生家长,次数多了,经常引发家长“吐槽”,甚至出现家校矛盾,老师又不得不花精力化解,导致“负担越来越重,循环难以打破”。

  湖南长沙一位初中教师李丽(化名)坦陈:“再不减,教育教学都快成副业了!”山西太原某小学教师王利(化名)也深有所感:“‘双减’后,我特别珍惜这种环境,想把课程和活动设计得更科学、更精心,陪着学生一起成长。”然而,她很快意识到,“时间被教学之外的任务填满了!虽然抽空做了教学和活动规划,但真没时间实施啊。我心里很焦灼,真希望把时间都用在孩子们身上!”

  群体、区域、学段之间,教师负担差异明显。调研中,班主任周工作时长(56.27小时)明显高于非班主任教师(50.36小时),工作压力更大。原因是班主任除了教育教学工作,还需兼顾班级管理、各类非教学事务。加之班主任承载着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多重期望,致使该群体心理和生理负担过重。此外,农村教学点教师周工作时间(52.00)高于村小(51.33)、小学(51.53)、初中(49.48)等学校教师,主要原因是不少教学点老师身兼多职,既是老师又是校长,既教多门学科还兼顾多个年级,既是教学老师又是生活老师。

  工作量核定标准不明确,影响参与课后服务积极性。调研发现,各地中小学普遍存在课后服务工作量核定标准不清、补偿性政策不完善的问题。部分地区把课后服务费纳入与公务员工资收入的比较口径,导致教师要承担更多工作才能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收入,属于“加量不加价”,不少教师对此表示不满。

  工作获得感认同感不高,影响职业幸福感和继续从教意愿。调研发现,由于非教育教学任务挤占了本该用于教学主业、教研活动、培训学习等的时间,直接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和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导致不少教师工作获得感和自我认同感降低。在接受调研的教师中,表示“不愿意继续从事教师职业”者占比达35.5%,“比较不愿意”占比26%。

  主要原因 内外部多重因素所致

  为教师减负的步伐,多年来从未停下。特别是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之后,各地相继出台减负清单并上报实际进展情况,持续努力为教师减负。然而,教师肩上的非教育教学任务缘何依然沉重?

  对教师减负重要性认识不足。调研中,有教师及相关人员反映,少数地方的党委、政府仍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倾向,只在“口头上”和“文件中”重视减负。还有些部门和单位只将教师减负当作阶段性工作,常态化推进意识不强。

  教师减负工作机制尚不完善。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很多来自教育系统外部,需多部门协同推进。但从各地情况看,部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协同机制未建立,各类“进校园”事项审批制度不完善,监督制约、评估监测等难以落地。例如,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主要通过口头、电话等非正式形式向学校摊派任务,又因其对学校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等方面考核有重要影响,学校难以拒绝。此外,不同部门间表格、数据等形式不一,统筹难度大,教师管理相关信息平台无法实现对接共享,导致重复填报数据,加重教师负担。

  教师减负配套政策改革迟滞。人员短缺也是教师负担难减轻的原因之一。目前,国家已出台了关于挖潜创新编制使用的具体政策,但编制基本以县为主、实名管理,难以实现跨区域调剂,对于基层中小学而言,编制挖潜较难落地。

  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很多教师自身应对工作新挑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不足,也是其倍感压力的重要因素。当前,针对教师的培训、评比展示等,依然存在交叉重复、多头开展等无序状态,实效性、针对性有待提高。

  应对之策 为教师营造“减负增能”良好环境

  调研中,各界一致认为:减少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是为了把时间更多地留给教师用以教书育人,巩固并扩大“双减”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效,悉心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减少非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各方还要给予教师更多关怀,通过政策设计、评价导向、激励机制等,为教师减负增能创设良好环境,引导和鼓励教师更用心对待教学教育,切实支持教师自我提质、挖掘潜力。

  构建科学合理的减负治理机制,凝聚减负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指导和推动作用,协调各部门共同研究、细化非教育教学事项,列出详细的减负清单和责权清单,切实减少教师非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教师有充足时间和空间开展本职工作;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核定教师工作任务,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弹性工作时间制度,为教师创造参与教研培训、观摩思考、读书学习等专业活动的有利条件,加大教师用于专业发展的时间比重;加强教师应对压力的策略教育与培训,建立教师有效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治理机制;家庭、社会要主动加强与政府、学校及老师的沟通,增进理解与信任,为中小学教师减负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快完善法律法规等政策制度体系,强化服务保障。一是修订完善现行《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条款,明确教师在教书育人、学习进修、参与管理、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权利。同时,明确指定执法部门负责教师减负相关法律实施的监督及处罚,确保教师减负有效落地。二是明确教师工作职责和工作量标准,明晰界定教师合理职责,细化健全配套制度,形成权责清晰、统筹开展的教师负担管理制度体系。三是修订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完善编制管理。各地应依据教育发展实际研究出台编制核算新办法,适当提高教师编制配备标准。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等要及时跟进师资需求和供应变化情况,结合“县管校聘”改革优化已有编制资源使用,通过经济和户籍等杠杆吸引优秀社会化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四是人社、财政等部门应不断健全课后服务补偿性政策,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明确规定这部分额外劳动报酬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也不纳入教师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的比较口径,切实提高教师工作获得感。五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整合培训资源,建立教师工作与专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服务体系,为科任教师和班主任搭建更多学习平台,完善并强化教师发展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水平。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教师自我发展内驱力。倡导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以教育教学实绩为核心内容的评价理念,建立符合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体现科学人才成长观、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小学教师师德评价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尊重教师的合理诉求与正当权益,改革评价方式,探索增值性评价,推进多元主体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建立过程性评价数据库,激励教师将工作压力转化为自我发展内在动力。

  借助新技术,实现“精准智慧”减负。充分应用信息化、大数据等资源手段,建构以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环境等为主要维度的“负担监测系统”,对各地中小学教师负担进行定期、科学、精准测定,客观准确认定中小学教师负担的来源、种类、内容、数量、时间,为检验减负成效、调整相关政策、安排未来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运用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电子档案袋、数字画像、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平台等多种工具,开展对学校的全方位评价和督查,减少准备各种纸质材料的要求,实现教育管理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让信息收集、提取、应用和分析“一键式实现”,注重突出过程、实效和实际的评价方式。

  发挥督导“长牙齿”作用,加大督导检查问责力度。由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面向各级党委、政府开展教师减负工作专项督导、重点督促工作,采取定期督导、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多种方式,加强动态监测和监管,强化跟踪问效和督导问责;通过信访、举报平台等多种渠道,了解教师诉求,核查各地落实情况;将教师减负成效纳入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对落实不力的地区严肃查处,督促整改落实,对履职不力等情况,依据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调研组成员:常淑芳、段丽萍、王丽炜、吴华、王健、赵杰等)

  (本报记者晋浩天 通讯员聂一丹)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