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专利转化资源库上线 精准对接高校院所与中小企业

发布时间:2024-06-02 21:22:42 来源: sp20240602

   中新网 上海4月26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市专利转化资源库26日正式上线。该资源库构建了高校院所与中小企业之间专利技术的精准对接通道,实现专利供需信息一点发布、全网通达,为深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提供数据底座。

  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上海分会场暨上海市第二届知识产权服务大会26日在静安区举行,以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现场发布了《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发展报告》,全面展示上海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的各项工作成果,为相关市场主体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撑与分析视角。知识产权数据库公益服务项目亦正式启动。

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上海分会场暨上海市第二届知识产权服务大会举行。( 中新网 记者陈静摄)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杨帆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上海塑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高效聚集、加速转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表示,上海始终坚持将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作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创新改革,为创新创业活力的不断释放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将更大力度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努力把上海打造为全球知识价值实现的一方热土。

  静安区委书记于勇表示,静安区正加快建设全球服务承载区和创新创业活力区,静安区将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区”和“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发挥知识产权工作优势,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活动中,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静安分中心揭牌成立,将为各类主体提供专利预审支撑和知识产权维权解纷等特色服务。会上还发布了《静安区关于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据了解,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聚焦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评选出上海市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十大典型案例,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的经验做法入选其中。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评选出2023年上海知识产权改革创新工作十大典型案例,进一步总结上海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的特色、亮点和经验,激励各部门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今年,上海认定形成了125家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特色网点”清单及业务专员名录,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提质增效。在26日的活动中举行了上海市银行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特色网点授牌仪式。

  据悉,组建知识产权营商环境体验官队伍,是今年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配套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活动中,首批知识产权营商环境体验官获颁聘书。

  当日,记者了解到,为促进上海专利代理行业高质量发展,《专利代理机构信用综合评价指南》出台。通过在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开展信用评价,推出首批62家诚信专利代理机构,为创新主体优选专利代理机构提供参考。(完)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智慧海关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 赴港个人游新增8城 特区官员在晋释放利好政策

智慧海关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发布时间:2024-06-02 21:22:43 来源: sp20240602

  盐城港是区域性重要港口,在沿海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江苏移动盐城分公司为盐城港打造智慧港口体系,依托移动5G专网的低时延、大带宽特性及高效传输能力,为港区提供无人水平运输、港机远控应用以及港航数据应用等智能应用,助力绿色、低碳、智慧型港口建设。   朱 磊摄(人民视觉)

  作为世界上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海关,中国海关每年查验的货物量最大、场景最丰富、模式最齐全。3月14日,在海关总署举行的例行记者通报会上,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智慧海关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海关将重点建设九大标志性工程,推动海关监管服务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自动”,为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副司长林少滨说,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以数据为亮点的智慧创新,带动了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生产关系再造、生产力突破性增长、生活方式巨变,深刻改变着国际贸易方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系列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海关监管服务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林少滨说,海关将运用数字技术这一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推进海关监管理念、制度机制、业务模式的全方位、系统性转型升级,构建网络化互联、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分析、自动化作业的海关监管服务新形态,营造安全、便利、高效的海关智治新生态。

  “智慧海关建设不仅仅是海关业务的改革创新,更是对海关科技能力的一次考验。我们会持续加强和探索科技创新在不同海关业务场景上的应用。”海关总署科技发展司副司长陈宗旺说,智慧海关建设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比如,通过智能审图识别多种商品,有效应对24小时不间断工作模式,减轻一线监管压力,提升口岸精准监管能力。又如,知识产权商标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快速在线查询知识产权备案系统商标信息,甄别侵权商标。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年来,海关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优化监管服务,助力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副司长杜宏伟说,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海关将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加强多双边合作。与世界海关组织联合开展“智慧海关”合作项目,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框架下积极推进“智慧海关合作伙伴倡议”,深化与中亚、东盟等周边国家海关检验检疫机制性合作,推进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原产地电子联网,扩大AEO国际互认合作。

  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方面,将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互联互通功能,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单一窗口”合作;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支持构建与新生产、物流方式相适应的高效国际物流大通道,助力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等国际物流大通道联动发展。

  助力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围绕海关监管和服务打造新场景。围绕推进海南自贸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综保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海关在监管制度创新和先进科技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智慧探索和设计,未来将在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方面持续释放改革红利、贡献海关力量。

  “智慧海关建设是一个开放体系。”林少滨说,随着形势发展、业务变化、科技创新,海关将不断补充新项目、增设新场景,同时借助外力推动新技术在智慧海关场景下落地生效。

  促进企业及个人便利通关

  推动智慧海关建设,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便利人员和货物通关。如今,通关智慧化程度正不断提高。

  长春海关提供的信息显示,珲春边民互市贸易“一体系两平台”建成后,边民通过手机即可实现线上申报,平均通关时间缩短近70%。海关工作人员可通过数据联通与税务、银行、渔业协会等部门形成更强的服务与监督合力。

  上海浦东、北京大兴等多个机场通过“一体化智能通道”“智能协运机器人”“非侵入式先期机检系统”等新型智能化设施设备,在通关各环节为进出境旅客提供便利化服务。“把科技当眼睛、用信息作耳朵,才能把最好的通关环境留给广大守法进出的旅客。”上海海关监管处副处长夏谦说。

  杜宏伟说,下一步,海关将通过优化非侵入式监管推进新技术、新设施应用,在海、陆、空、铁、邮等各领域提高执法作业自动化水平。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