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颜值变经济产值,你被这些“大片”刷屏了吗?

发布时间:2024-05-31 12:10:20 来源: sp20240531

  焦点访谈丨春日颜值变经济产值,你被这些“大片”刷屏了吗?

  昨天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今年头三个月,出行、文旅相关消费表现突出。文旅市场供需旺盛,人们纷纷外出旅行消费,各地也在不断翻新消费场景,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这些天,正是春茶上市、春花烂漫的时节,各种社交平台上有关踏青赏花的“大片”频频刷屏,朋友圈“春日摄影大赛”如火如荼,而春日经济也是活力满满。

  “踏青赏花”是春季的出行热点。这两天,洛阳牡丹已经进入盛花期,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带上拍照的设备花式打卡牡丹。

  从外地来的王鑫一家四口在众多旅游攻略中选择“跟着课本赏牡丹”。一进入王城公园,儿子看上了一份纪念册,一家人很有仪式感地在纪念册上戳印章。按照游记上的导引地图和提示,王鑫一家人一路上边看边聊边拍照,年龄最大的“牡丹奶奶”、最珍贵的“金丝贯顶”,还有孩子的笑脸都收录在父亲的相机里。

  王鑫给女儿买了漂亮的汉服,还配上了牡丹花伞。穿着汉服看牡丹,几乎成为游客的必选项目。牡丹园里,随处可见身穿汉服的游人打卡拍照。吃着牡丹造型冰淇淋,逛文创纪念品,牡丹鲜切花、牡丹扇面、牡丹造型的饰品让游客直呼喜爱。

  河南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李振刊:以前游客来洛阳赏牡丹,一个牡丹园花两个小时,观光式旅游,消费主要是门票。我们在景区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产出成效就不够明显。今年以来,我们不断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延长赏花产业链,让赏花带动旅游经济不断提升。

  游客因牡丹而来,又因这些新场景、新体验而流连忘返。园区依托凤湖水系和古风竹桥,上演情景演出。让游客在围炉煮茶的同时,了解牡丹传说故事。这样升级后的消费方式,很受游客欢迎。

  有的游客热衷于在明媚的春光中赏花,有的游客则不舍昼夜希望发现更多惊喜。在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今年首次推出夜游项目,把白天的赏花与夜晚的游船、赏灯、演出互动结合在一起。蔡金红一家这是第三次来洛阳,他们不仅赶上了夜游,还给全家预约了旅拍,全新的体验感让一家人都很满意。

  这种沉浸式文旅新业态、创新性开发剧本互动式产品,也使得当地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沉浸体验”转变,让广大游客沉浸其中、自得其乐。洛阳以花为媒,着力推动文旅产业由“景区”向“全域游”,“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发展。

  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酒店的入住率达到90%,周末全部满房,一房难求。

  2024年4月1日—15日,洛阳市共计接待1016.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8.44亿元。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16.4%和27.65%。

  花有约,春意浓。这个春天,各地的赏花活动五彩缤纷。武汉发布赏樱花主题,30万张旅游消费券让游客尽享“江城无处不飞花”的浪漫。在天津,海棠花节如火如荼,数千株海棠竞相绽放,吸引无数市民游客打卡拍照。当地还组织了海棠花音乐艺术嘉年华,举办多种文旅、商贸活动。在四川绵阳,辛夷花开美如海,以花为媒带活周边民宿。

  春暖茶香,欣赏完了春花烂漫,让我们再去品尝春茶。近期,春茶销售迎来传统旺季,我国多个茶叶主产区已抢“鲜”开采。4月12日一早,黄山2024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节在黄山市浦溪河畔开幕,当地茶农通过民俗表演的方式,以歌舞传递太平猴魁的历史渊源和百年技艺。

  太平猴魁产自安徽省黄山市猴坑村一带,是绿茶中采摘最晚、上市最迟的品种。猴坑村有一棵茶王树“猴魁王”,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村里最古老的茶树。枝繁叶茂的茶王树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竞相拍照打卡、合影留念。

  随着核心产区的开园,太平猴魁也正式迎来了采摘期。每年到了开采季,村里就会聚集从各地慕名而来,购买新鲜茶叶的商户和游客。

  山上的开园仪式热火朝天,山下的茶叶市集也是人头攒动。今年,村里第一次以市集的形式,让村民们拿出自家生产制作的茶叶,现场展示售卖,供游人和客商们对比挑选。

  茶不仅是一片叶子、一口清香,还可以变身各种创新产品,打造不同消费场景。在黄山市的茶博园研学基地,依托春茶采摘季,以“采茶制茶”为主题的研学游、体验游受到学生们和游客们的热捧和喜爱,特色团队游大幅增加。

  除了黄山,在这个春日,寻茶香、游茶山,正成为很多茶叶产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武夷山九龙窠母树大红袍茶园举办的“喊山祭茶”农事活动,茶农们通过一声声祭茶纳福,共同祈愿茶事顺利、茶叶丰收。

  云南绿春县茶园里,茶农们在春日暖阳的沐浴下,腰背竹篓,分散在茶园各处,正争分夺秒地采摘今年的春茶。茶叶被巧妙地融到各种美食之中,带动了农家乐、民宿的发展。

  春花盛开、春茶满园,春天不仅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更是人们活力焕发、赏春踏青的好时节,人们走出家门,拥抱浪漫春光,春季露营今年春天也持续升温。

  木兰草原景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拥有20000多余亩的草场,是国内最早参与露营经济发展的景区之一。这几年,木兰草原景区不断升级夜间亮化、策划露营主题活动,推出了小火车夜游草原、夜草原音乐节等系列文旅活动,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春天的怀抱。

  露营带动了整个景区和周边的经济发展。木兰草原景区周边现有农家乐100多家、精品民宿20多家,为游客提供餐饮、采摘、垂钓、住宿等旅游配套服务,平均每户年收入约30万元,人均收入8万元以上。

  春季露营只是一个缩影。这个春天,文化和旅游市场红红火火“热辣滚烫”,春日经济活力满满。清明假期三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敏:赏花、品茶、露营等新业态新模式热度不断提升,增加了二次消费,推动了文化和旅游供给不断升级。在消费时,注重仪式感、热衷场景体验、选择文化休闲等成为新趋势,一些地方也推出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不仅增强了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为地方文化和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春日经济欣欣向荣。

  消费者有时令消费的需求,各地也要抓住时令经济的机遇。要顺应消费节奏,适应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顺势而为,焕发时令经济的生机活力。同时,也要进一步去创新培育新型消费市场,拓展消费场景,发展经济新业态,让春日经济的好势头延续下去,变“春日限定”为“四季长青”。

  编辑丨李静 冯成 刘军 付伊铭

  摄像丨孙利民 葛启文 杨瑶

  剪辑丨周维 佟永杰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经济观察)中国积极构建绿色供电格局 - 中国队夺得2金3银

(经济观察)中国积极构建绿色供电格局

发布时间:2024-05-31 12:10:21 来源: sp20240531

   中新社 北京4月28日电 题:中国积极构建绿色供电格局

  作者 王梦瑶

  电力是经济命脉,也是“双碳”目标破题之要。科技赋能下,中国正积极构建绿色供电格局。

  近日,记者赴海南、山东、江苏等地采访,见证中国绿色供电转变。

  火力发电——超超低近零排放

  国家能源集团海南公司乐东电厂内,绿树葱葱、鸟啼阵阵,与传统印象中火电厂烟囱高耸、烟尘滚滚的景象完全不同,乐东电厂运行部三值值长张世奇告诉记者,该厂经环保提标改造,采用多项国内首创技术,已实现“超超低近零排放”。

  所谓“超超低近零排放”,即生产全过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污染物近零排放,废水零排放。其中,乐东电厂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降到每标准立方米10毫克以内,远低于欧美电厂每标准立方米200毫克的排放指标;烟尘排放降到每标准立方米1毫克,而欧美电厂烟尘排放指标是每标准立方米30毫克。

4月26日,乐东电厂码头螺旋式卸船机接卸煤炭,使用螺旋式卸船机和管状输煤皮带全封闭卸煤,实现“运煤不见煤,卸煤不见尘”。赵言覃 摄

  核能发电——要清洁,也要安全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调试和运营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被称为“不会熔毁的核反应堆”。

  华能石岛湾核电公司运行部运行值长仝礼允介绍,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不怕没有电、不怕没有水、不怕没有气、不怕没有人”,即便反应堆突发故障或遭遇自然灾害,在一切操作系统都失灵的情况下,反应堆也能不依靠任何外界干预,靠自身物理特性保持安全状态,而这种“天生”的安全源于工程使用的耐高温燃料元件、具有负反应性温度系数的反应堆和非能动的余热排出系统。

  华能石岛湾核电公司技术支持部在役检查工程师马刚表示,公司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建设、运维技术体系。

  据悉,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装机容量20万千瓦,目前已投入商业运行,发电之余于去年冬天向所在地供热,与燃煤锅炉集中供暖相比,预计每年可节约3700吨标准煤,减排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超6700吨。

  新能源发电——博鳌近零碳示范区

  目前,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超11亿千瓦,占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的37.3%。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内新能源设施随处可见。

  码头边花朵风机精巧美观,每秒1.2米风速即可启动;智慧综合灯杆集光伏照明、视频监控、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多杆合一”;农光互补基地不仅能生产果蔬供给当地市场,每年还能生产约2500万千瓦时绿电;光伏百叶既能遮阳也可发电,屋顶光伏、立面光伏、光伏车棚、光伏栏杆随处皆是。

4月27日,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内的花朵风机。 王梦瑶 摄

  整个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总面积190.15公顷,由建筑绿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固废资源化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交通绿色化改造、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运营智慧化建设、新型电力系统8大板块构成,国家能源集团着力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交通绿色化、建筑绿色化3个核心板块进行减碳改造,改造后建筑运行能耗整体下降比例近50%,岛内交通工具能耗下降比例达80%,创建成果获得德国能源署零碳运营区域认证。

  电力储备——盐穴用作“充电宝”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用电量大,用电峰谷差的调节压力重。中盐集团与中国华能、清华大学等机构合作,因地制宜利用常州金坛采盐后形成的地下洞穴进行压缩空气能储能发电,利用低谷电能将空气压缩到盐穴,用电高峰时再释放压缩空气发电,以此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是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是中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其核心设备实现100%国产化,项目电—电转换效率达到60%以上,比国际最先进的美国McIntosh电站高出7个百分点,每年可完成调峰电量1.3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