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深度观察)

发布时间:2024-05-18 21:48:32 来源: sp20240518

  夏季的查干湖大玉儿湿地生态步道,水清岸绿,景色宜人。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委宣传部供图

  游客在查干湖冰面上体验冰雪那达慕项目。   王佳亮摄

  查干湖冬捕现场,当地人用马拉绞盘的传统方式捕鱼。   王学雷摄

  在查干湖冰面上,游客手捧刚打捞上来的查干湖鱼。   新华社记者 张 楠摄

  查干湖第二十二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   刘剑锋摄

  零下20多摄氏度的气温,将浩渺如海的查干湖冻得坚实。在偌大的冰面上驱车行驶半小时左右,记者来到位于湖中心的冬捕现场,实地领略“冰湖腾鱼”胜景。

  查干湖大部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前郭县”),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天然的渔猎之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查干湖冬捕年年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看冰天雪地里的盛况。

  四季风景如画,冬捕习俗传承千年。如今的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年年有鱼,是查干湖生态环境改善的真实写照;年年有余,是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

  倾力保护好一湖碧水,实现年年有鱼

  马蹄声中猎渔欢。冰捕现场出鱼口附近,4匹高大健硕的马正拉着绞盘打转,浓密的鬃毛上结着冰霜,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不一会儿,在渔工的吆喝声中,缆绳渐渐绷直,2000余米长的渔网如同生产线上的传送履带,被缓缓拉出冰面。

  “太壮观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景象。”来自浙江舟山的游客朱卓琳兴奋地举着手机,拍下起网的瞬间,“在我们家乡,捕鱼都是坐船出海。但在查干湖,肥硕的大鱼就在脚底冰封的湖面下穿梭,凿冰就能捕鱼,真是新奇。”

  胖头鱼、鳙鱼、草鱼、鲢鱼……网收鱼跃,引得人群阵阵欢呼。

  “这网收获应该不小。”查干湖第二十一代鱼把头辛继龙告诉记者,今年一开捕就收获颇丰,最大一网达到36万斤。据当地有关部门测算,今年捕捞量会超过400万斤,比往年增加约三成。

  不少游客直接在现场订购这份新鲜。来自广东深圳的朱小龙看上了两条胖头鱼,每条都有40多斤重:“光这个鱼头,就比家里的锅都大。”他当场下单,把两条鱼快递回老家,“让亲朋好友们开开眼界。”

  鱼肥,得益于水美。

  2018年以来,查干湖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质由Ⅴ类提升至Ⅳ类,氟化物浓度下降32.34%,每年鲜鱼产量保持在5000吨左右。

  鱼多,品种不断丰富。

  “前几天有一网还捕上了一条鳡尾,它可是个稀罕物。”辛继龙说,这种鱼身形似剑、鱼皮淡黄,是从松花江游进查干湖的。

  为保护查干湖水生态环境,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吉林省确定了引水、修渠、利用湿地自然净化的方案,将查干湖与周边水体通盘考虑,一体化治理。前郭县累计实施河湖连通重点项目24个,实现松花江—查干湖—嫩江水体连通,丰富了湖内生物的多样性。据统计,查干湖现有鳙鱼、青鱼等15科68种鱼类。

  “以前是有什么捞什么,只顾当下,不管未来。如今1寸的细眼渔网换成了6寸的宽眼大网,抓大放小,捕捞方式更科学。”查干湖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凤林表示,渔场多年来始终坚持渔工镩冰、马拉绞盘的传统捕鱼作业方式,避免机械设备废油废气的污染。养殖生产过程中,坚持不投饵、不用药。

  查干湖渔场还划定了捕鱼区域和禁捕区,加大对当地鱼类品种的保护力度,开辟出鱼类保护区专门繁育鱼苗。“在保护区进行规范化养殖生产的鱼苗,两年后会被迁移至查干湖继续生长,有效避免外来鱼种对当地鱼种的侵犯,确保查干湖鱼的品质。”朱凤林说。

  人们深知,保护好一湖碧水,才能年年有鱼。2023年12月28日,查干湖第二十二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寓意着吉祥的头鱼拍卖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增殖放流及保护查干湖的水生态环境。

  “加减乘除法”修复生态,稳定提升水质

  查干湖的美,不只在冬季。

  春天,湖水解冻,碧草复绿,百花齐绽;夏天,清波荡漾,鸥鹭翩跹,渔歌婉转;秋天,芦花扑面,雁阵归南,多姿多彩……“四季各有不同的韵味,随手一拍就是大片。”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宣传中心主任单君国说着,就给记者展示手机里存的照片。

  如今水丰草美的查干湖,也曾走过保护不力的弯路。

  “几十年前的查干湖,基本捕不到鱼。”家住南岸的川头村村民齐守富回忆,“逢年过节或家里来客人想吃鱼,得骑马跑出10多里地,才有可能弄到一条。”

  受气候干旱、拦河筑坝和掠夺式捕鱼的影响,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查干湖一度成为几近干涸的盐碱泡,“湖面退成一条线”,候鸟绕飞,鱼苇锐减。当地人只能靠熬碱、卖碱维持生计。

  1976年,前郭县提出引松花江水复活查干湖。历时8年,长53.85公里、底宽50米的“引松入查”工程贯通。松花江水汩汩注入,查干湖面积从5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506.84平方公里。

  水域面积增加了,还要解决水体污染的问题。

  2007年,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设立,随着各项生态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水体污染问题得到综合治理,一望无际的生态大湖碧水重现。

  “做好生态保护的‘加法’、节能降耗的‘减法’、旅游发展的‘乘法’和污染防治的‘除法’,通过上控源、下截污、外引水、内修复等措施,持续修复生态,提升水质。”松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刘金凡介绍,近年来,松原市围绕查干湖及周边重点开展生态治理,先后谋划实施生态修复治理类项目76个,总投资73.38亿元,累计还林、还湿、还草8万亩。建成南北景区污水处理厂,在周边31个自然村屯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置。实施生态移民117户319人,拆除影响生态环境的建筑6万平方米。

  “目前还有7个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工程的子项目在建设,通过多种措施,加大水源涵养力度,加强河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构建更为完善的查干湖水体系统治理措施体系。”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杨敬爽说。

  实施生物措施进行自然恢复,也是提高水质的手段之一。

  “查干湖栽种了荷花、睡莲、水生鸢尾等水生植物超过800万株,强化湿地生态功能。”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高洪忱介绍,当地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春秋两季向湖中投放鱼苗1100万尾,当年即可固定消减氮12.7吨、磷1.65吨,实现“以水养鱼,以鱼净水”。

  守护查干湖已成为当地人的自觉行动。2017年以来,前郭县实行县乡村三级河(湖)长责任体系,并沿湖设置15个管护站130多名工作人员,对查干湖实施全流域监管。“村级湖长每天要早中晚三次巡湖,没有报酬,但人人争着当。”单君国说。

  如今的查干湖水清岸净。“早上起来遛弯儿,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情太舒畅了。查干湖是我们的母亲湖,大家发自内心想要守护好她。”齐守富说。

  鸟类是天然的“生态试纸”。随着生态环境逐步优化,查干湖从候鸟的“绕飞区”,变成世界主要候鸟迁徙路线中东部迁徙线的主要补给站之一。

  “近3年来,查干湖珍稀鸟类由239种增加到276种。”单君国介绍,保护区里的野鸭湾湿地公园承担着查干湖珍稀鸟类的保护、救助工作,每年都有数百只受伤的候鸟在湿地公园里得到救治。

  优美生态吸引八方游客,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

  走进查干湖边上的西索恩图村,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挂上了红灯笼,年味儿十足。

  天刚擦黑,空气中弥漫起柴火的焦香,才捕捞上来的鲜鱼已被收拾干净,准备下进铁锅,迎接饥肠辘辘的客人。

  “东北天冷,进屋喝上一口热乎的鱼汤就暖和了。”西索恩图村村民江明在村口经营一家渔庄,最近一家人忙得脚不沾地。

  “今年南方来的游客尤其多。”江明一边摆桌椅,一边跟记者念叨着红火的生意,“冬天是最忙的,几个月下来能赚二三十万元。”

  10多年前,江明辗转在外打零工,当过保安、送过快递。“我们湖边长大的人,心里还是念着靠水吃水。”江明说,这些年随着查干湖生态转好,村里赚钱路子多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几乎都回来了。

  “大伙儿有的开民宿,有的当导游。这几年兴直播,不少人还对着手机镜头当起主播卖鱼副产品,销量很不错。”江明说。

  张殿峰和王凤云夫妻俩在村里开了十几年鱼馆。张殿峰告诉记者:“现在游客多了,我们生活好了,几乎家家都买了车,还有不少人在市里买了房。查干湖就是我们的幸福湖!”

  西索恩图村是一个三面环湖的小渔村,农林牧渔业年总产值达2.8亿元,粮食等农产品年产量达1776万斤,现有农家乐饭店81家,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

  冬捕期是查干湖的旅游旺季,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来。今年冬捕期,查干湖已累计接待游客43.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3亿元。

  掀开“查干湖渔港民俗村”农家乐厚重的棉门帘,喧闹的人声混着屋里的热气扑面而来。

  “吃咋样?”“再来点冻梨不?”农家乐经营者曲三妹正在各桌客人之间游走招呼,“游客越来越多,现在人手不够,得再招几个人才行。”

  从最初在冰面上搭帐篷起灶台,到现在经营占地数千平方米、每天可接待约300人、年收入在30万元左右的农家乐,曲三妹是查干湖生态旅游发展的亲历者和受益者。

  “吃得好,游客走时也会再买一些。”曲三妹领着记者来到餐馆一旁的空地,农家乐的员工正在把一条条游客买的鱼称重、打包、装箱,准备寄走。

  “每天能寄出几百条鱼。”曲三妹说,“农家乐生意红火,周边村屯的村民也跟着获益。冬捕期正赶上农闲,村民可以来这里做服务员或者打包湖鱼,我们按天给劳务费。”

  “来挑两条鱼,直接邮回去吧,快递方便得很!”走进吉林查干湖渔业有限公司鱼产品超市的院子,工人杨昌旭热情地跟记者打招呼。

  放眼望去,一排排从湖中打上来的鱼码成高高的冰鱼垛,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装箱,一辆辆货车往来穿梭,把装好的鱼运往全国各地。

  “这些天忙得都冒烟儿了!”杨昌旭笑着说。他是附近羊营子村人,每到冬捕期就来打工。“‘猫冬’不如在这里干活儿,一天能赚200多元,多笔收入,挺好!”

  “一湖碧水就是一座金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冯江表示,查干湖水质稳定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恢复明显。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人们来查干湖旅游,当地的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捺钵开湖节、圣湖荷花节、湿地观鸟节、冰雪渔猎节……多种多样的特色活动,不断提升人们的旅游体验。2019年至去年年末,查干湖累计接待游客117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3.7亿元,带动了数万人就业增收,带旺了周边餐饮、民宿、采摘等产业。

  “前郭县突出抓好查干湖生态修复、水质提升,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形成以查干湖为龙头、沿岸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崭新格局,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松原市委常委、前郭县委书记杨文慧表示,今后,将继续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守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让生活“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1日 07 版)

(责编:牛镛、闫嘉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濮存昕:经典的价值 - 香港特区第七届区议会选举结果公布 产生176名地区委员会界别议员和88名地方选区议员

濮存昕:经典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4-05-18 21:48:33 来源: sp20240518

  近日,由濮存昕执导并主演的北京人艺新版《雷雨》参加了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座无虚席。

  在本届艺术节上,濮存昕还是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长·安》的顶梁柱——与交响乐团合作演绎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并以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成为全场压轴,荡气回肠的吟诵增添了古典诗词独有的魅力。

  话剧的手艺就是满宫满调的台词

  前有天津海河戏剧节,中有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后有浙江杭州举办的第18届中国戏剧节,《雷雨》所到之处,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但濮存昕依旧要求演员每场演出都当作第一场:“越是观众熟悉的戏,越会关注演员怎么表演。”

  从年轻的周萍到如今“升级”为周朴园,濮存昕在人生不同阶段演绎《雷雨》。上海场首演前,剧组排练了四五个小时。接受采访时,濮存昕仍在不时地注视舞台监视器,琢磨舞美。

  记者说:“观众是冲着您和几位主演来的。”濮存昕摇摇头说:“舞台作品是一体的,所有信息都应该完整、完美。”

  周末周刊:这一版《雷雨》演过很多场。但这次来上海上音歌剧院演出,剧组还是花了很长时间排练打磨。这是为什么?

  濮存昕:现在新剧场普遍盖得高大,从天津、上海到下一站杭州,《雷雨》一直在经历大剧场演出。上音歌剧院空间尤其大,它的三楼相当于传统剧场的四楼,我们离观众太远了。在这样的空间里演出,表演方式要相应调整。

  我告诉演员们,要了解观众的空间距离,让最后一排观众听清台词与我们传送的信息。话剧是舞台艺术、是空间艺术,要让全场上千观众都感知到我们从心而发的台词和动作,场上的调度和节奏可以夸张一点。

  周末周刊:很多导演、演员避讳“夸张”这个词,您的观点不太一样。

  濮存昕:我不怕夸张,在舞台艺术中,“夸张”不是贬义词。

  舞台艺术是空间艺术。北京人艺演员不用话筒,包括无线话筒,因此声音的立体感更加突出。演员正面面对观众、背身、侧身时,声音都不一样;两个人在一起和分开时,声音也不一样。声音是有空间的,如果演员一戴话筒,空间感就没有了。

  周末周刊:演话剧不戴话筒,碰到新环境,尤其是全新的大剧场,您这样富有经验的演员能相应调整,一些年轻演员怎么应对?

  濮存昕:北京人艺属于现在为数不多的不戴麦表演的剧团。话剧的手艺就是满宫满调的台词,人艺要求演员们达到这样的基本功。在排练场,我都要求大家满宫满调。

  在北京人艺自己的剧场,观众席少一些,不到1000人。上海这是歌剧院,不是专业话剧剧场,声场混响时间长。我们嘴再不紧,送给气息力量弱的话,混响会“嗡嗡嗡”,这就是考验我们的地方。

  周末周刊:您不久前在上音歌剧院参与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长·安》,应该已经感受过这个剧场的声场特点了。

  濮存昕:《长·安》中,演员与交响乐队合作,用了话筒。这和话剧属于两种声音艺术形式。

  台词基本功里包括话筒艺术、舞台艺术、影视剧台词。单说话筒艺术,还包括播音录制,都是要练的。可能大部分演员没有我这种经历——拳打脚踢什么都干,演话剧、演影视剧,还当主持人,也朗诵。

  周末周刊:您选择朗诵、做主持人,是在有意识地锻炼基本功吗?

  濮存昕:没有没有,这属于机缘。主持人多多少少有些“卖模样”,我长这个样儿,那人家就说“来主持吧”,这是我妈给我的机会。演戏时,我们就藏在角色中,没有自己的样子。或者说样子是我的,但名义上这是角色的脸和身体。

  周末周刊:您什么时候感觉到自己基本功可以了、够用了,或者是还不行、不够用?

  濮存昕:40岁之后,我自己知道再往上很难了。怎么办?重新学习基本功。基本功既有脑力,也有体力。我40多岁才开始健身、打球,我知道时间浪费不起。

  演员的基本功好不好,观众除了直观感受,还有“会心”——演员是引领者,把剧本上的白纸黑字变成能立在舞台上的形象,带领观众去探讨——我这样去解读,你觉得如何?观众“会心”了,代表他知道演员的意图。

  观赏关系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看”,第二个层次是“赏”,第三个层次是“品”。我们要做到能让观众品味,让他们走出剧场,过几天还在想着这个戏,或者引发他们对于这个作品的新感受。

  一个剧团可以老,不能旧

  看濮存昕执导的《雷雨》,观众会发现,一些角色有了微妙的变化。比如,鲁贵更加“温情”了。他成了好爸爸吗?濮存昕回答:“不是这么简单。曹禺先生怀着爱怜去写所有的人。”

  在上海演出的《雷雨》,与北京版、天津版相比,也有细节变化。“我们在台上使用的手段又有一些新的开发。”

  周末周刊:《雷雨》首轮演出排练时,您让年轻演员读了作家王蒙对旧版《雷雨》的剧评。

  濮存昕:王蒙老师的剧评来自1997年版《雷雨》。郑榕老师和朱琳阿姨演周朴园、鲁侍萍。王蒙老师不觉得我们演得好,更确切地说,他不觉得我演的周萍好。我现在回想,40多岁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基本功的问题。

  我没有上过艺术学校,边干边学,成了著名演员。但是只有经验不行,光是明星也不行。艺术是“一加一等于二”,算法口诀你没背过,真的不行。

  一个演员假如不会“说话”,到了一个坎就“没”了。会“说话”的演员一定和文学亲近,有与阅读、语言亲近而积累的经验。我参加朗诵、做晚会主持,也是和语言文字亲近的一种方式。

  周末周刊:1997年,您已经演了电视剧《英雄无悔》,是明星了。

  濮存昕:《英雄无悔》是1996年播的。所以我演到周萍跳窗时,有人调侃是“高局长”(我在《英雄无悔》里演公安局局长高天)跳窗。我没把观众带到剧情里面。

  周末周刊:我看过一版《雷雨》,周朴园等老一辈的故事,观众沉浸其中,但演到周萍、周冲这些年轻人,观众忍不住在笑。

  濮存昕:我们现在的《雷雨》没有观众哄笑。包括周冲说“你把她带走吧,只要你好好地待她”,还有周萍对于繁漪的躲避,都没有人笑。因为我们把角色的困境告诉给了观众。曹禺先生已经写到人性边缘了,有什么比《雷雨》中的8个角色的命运更极致呢?

  我们需要把戏演到“品”的层次,把观众引到有思索性、参与性的观赏关系中,推动观众用思想去参与,这才是戏剧的魅力。

  周末周刊:让观众思索和参与,这对创作者提出了很高要求。

  濮存昕:只有把观众带到剧情、情境中,才无愧于经典,无愧于曹禺先生。

  从整个现代戏剧文学的系列感、分量、价值来讲,具备文化对话、传播能力,能拿到世界上去对话的剧本,还得是曹禺先生的剧本。我们要把他的戏演好,包括《原野》。

  北京人艺曾邀请陈薪伊导演《原野》,胡军、徐帆、我和吕中阿姨一起演。吕中阿姨演焦母。焦母是个瞎眼老太太、孤独的老太太,不是一味地坏。焦大星也是本身有困境的人,但他和仇虎一比,就是被嘲笑的角色。我们要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将角色更性格化,有真实感,以此来表达我们对生活的认知。

  周末周刊:新版《雷雨》如何延续原著的精神呢?

  濮存昕:曹禺先生的文辞,我们没有改。我们的剧本与1934年的剧本对照,文法是一样的。曹禺先生在90年前写的《雷雨》,已经是标准的普通话,不带方言色彩。他的语言的丰富、精准、深刻,都很了不起。他是伟大的戏剧家、语言学家,像普希金之于俄罗斯文学、巴尔扎克之于法国文学,奠定了本民族语言的伟大。

  周末周刊:过去很多人阅读经典、向往经典。但现在,短视频、游戏等更加快捷的娱乐方式不断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您怎么看?

  濮存昕:风来穿衣、雨来打伞,我们要适者生存。市场化、商业化,都没有问题,我们就保持住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

  什么是守护,什么是创新?一个剧团可以老,不能旧,经典剧目常演常新。我们在挖宝藏,“演不尽的《雷雨》,说不完的曹禺”。《雷雨》演完了吗?没完。曹禺的作品,还有些是我们现在的水平达不到、不敢去“摸”的,比如《北京人》,非常好看,非常有趣。

  影视化的表演方式需要调整

  在上海戏剧学院,濮存昕是大家交口称赞的前辈。他为上戏西藏班执导《哈姆雷特》,摸爬滚打做示范。《哈姆雷特》首演,濮存昕坐在紧靠控制台的最后排加座。一位妈妈带着女儿迟到了,站在观众席外侧。黑暗中,濮存昕递给小女孩折叠椅,叮嘱她坐下。

  2023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颁奖典礼上,“年度经典复排剧目”由濮存昕执导的汉藏双语版《哈姆雷特》获得。22位上海戏剧学院西藏班学生毕业两年后重归校园,在濮存昕的带领下贡献了145分钟的藏语演出,收获了无数掌声。

  周末周刊:您不仅给上戏学生排演《哈姆雷特》、在今年5月外滩源草坪举办的演艺大世界“公园里的莎士比亚”活动中演绎了《哈姆雷特》片段,今年您还主演了国家大剧院制作的《暴风雨》。对您来说,莎士比亚意味着什么?

  濮存昕:莎士比亚的文本是全世界的宝贵财产。往大了说,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两百年后还有人知道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作品,不仅英国人在演,中国人在演,全世界每个角落都在演。我觉得,中国人对莎士比亚要有自己的解读。这种解读离不开莎士比亚的文本,但我们要结合自己的文化,结合创作者的生命状态去发现,这一定是中国式的、原汁原味的莎士比亚作品。

  周末周刊:您为什么会执导上戏藏族学生排演《哈姆雷特》?

  濮存昕:这些学生读大一时,我看他们排演《地质师》片段。他们像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背着背包就出发,他们与生俱来的质朴与真诚具备极为独特的优势。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没有舞台感,全是演自己。我要求再来一遍,孩子们就犯傻了,动作、说话太随性,演过就忘。

  演员要重视基本功,先说话,后演戏。形象好但不太有表演基础的孩子可以出名,但他们能成为一辈子的演员吗?没有思想,不能通畅地表达自己、丰富地表达自己,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

  周末周刊:您认为戏剧学院教授的影视化表演方式需要调整吗?

  濮存昕:影视化表演的教育体系影响了二十多年。影视化表演偏重模样和心性,但在舞台上演不出来。演了几个戏,演员可能就被淘汰了。

  现在很多表演系学生知道要干话剧,那么他的语言功夫和身体功夫都要达标。我想把这行如何达标的技术告诉年轻人,我40多岁才懂这些。

  周末周刊:您对《哈姆雷特》的学生演员也如此严要求?

  濮存昕:戏曲、舞蹈、音乐都有标准,话剧好像说不出标准——谁不会说话呢?其实不然。还是要有基本功:

  登台必须“呐喊”,占据一瞬间舞台空间;演员站在台上得像开车,有3.0以上排量,轻踩油门,点火就着;对词、联排、彩排、合成,每个环节都必须到位,才能往下走。一环落后,事后调整很难……

  排练时,我说开始,他们不能开始,我就要“上手”了。过去练毯子功、把子功,练不好,师父可是要上藤条的。

  传统和现代必须合二为一

  70岁的濮存昕很忙。

  《雷雨》还在上海演出,由他主演的国家大剧院《简·爱》又开票了。11月底开幕的2023第五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濮存昕担任艺术总监。紧接着,他还将主演《林则徐》。

  除了演戏,濮存昕只有书法和骑马两个爱好,说到底,也是为了演戏。“我过七十了,还能够有这种气力,骑马才能不驼背。”

  周末周刊:您今年特别忙,每次来上海像“飞”一样,为什么那么拼?

  濮存昕:人类是高智商动物,但生命能力远不如动物,远不如我养的那匹马。我算了算,还有三五年,把能演的戏都演一演,导演也不能老干,太累了,操心。虽然自我感觉挺健康,但我知道我的心力不太够,腿不如年轻时候矫健,指甲像高原游客缺氧一样有点黑。

  《雷雨》没有完全弄好,但我相信这个戏可以一直演下去。现在舞台上的“一线天”,目前我也不满意。我想让他们做出一层层的感觉,完成最后一个舞台语汇——一切结束后,天亮了。

  周末周刊:新剧流行LED屏、纱幕、转台,做得像电影,很时尚。您的剧目布景都“实”,更偏传统。

  濮存昕:我们的姓氏是传统的,我们的一日三餐不能和天时违背。我们的生活方式,几千年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和现代有褒贬之分吗?

  我们不能够非黑即白。生活太复杂了,而且复杂得那么有味道。传统和现代必须在一起,合二为一。

  周末周刊:20年前、10年前的话剧是由评论家、业内人士品评的。现在一刷微博、豆瓣、小红书,到处是观众评论,首演评论甚至决定新剧目的生死。

  濮存昕:我们做这一行,也看重对当代年轻人的艺术影响、审美影响。我们的剧目做得精到,他们一定像看短视频、看碎片文化一样要看戏。老吃快餐、吃小店,不过瘾啊,他也要进大餐厅啊。不一定把满汉全席吃完,但他要是到了大场面、大格局的盛宴,感受是不一样的。

  文学、艺术的美,必须自己咀嚼,不能人家喂你。要是全都配好了佐料、弄烂了,你再咽下去,没有自己的品尝、判断和取舍,那就没啥意思。真要吃山珍海味,吃川菜、粤菜、鲁菜、湘菜……你会获得好多好多滋味。

  周末周刊:您会为剧目的反响焦虑吗?

  濮存昕:我们自信,我们安安静静地做大格局的内容,品质做好了,永远会有市场,会有观众来看。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有利做什么,跟着风跑,我们绝对干不过,也追不上观众。

  假如要做浅显、一般的戏,观众看戏最多到“赏”的层次,鼓掌、夸奖一句“挺精彩的”。但我们要做的是让观众“品”。梅葆玖老师的话特别“高”,他说:“回家叫好也不迟。”

  我们要向戏曲学习,戏曲演员的功力真高,演员一出声,观众就醉了。话剧吸引人的地方是思想、是角色、是性格、是行动。话剧角色的命运是逼真的,不是“搁起来”的。许多形而上的东西,需要强大的表现力去支撑。如果你有强大的技巧,能使自己的身体有虚实、快慢、强弱、节奏等变化去支撑这些生活化、自然化的表现,观众同样会醉的。

  坚定这一条。

  濮存昕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戏剧学院特聘教授,凭借话剧《李白》《茶馆》两度获得戏剧梅花奖,并曾获文华表演奖,《清凉寺钟声》《与往事干杯》《鲁迅》《英雄无悔》《来来往往》等影视剧作品深受观众欢迎。

  (解放日报记者 诸葛漪)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