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青春韶华 “流动中国”绽放奋进风采

发布时间:2024-05-30 11:58:50 来源: sp20240530

  奋进正当时——

  不负青春韶华 “流动中国”绽放奋进风采

  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国民经济“大动脉”。据悉,铁路“五一”假期运输4月29日全面启动,5月6日结束,为期8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800万人次;5月1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2100万人次。

  志存高远,逐梦前行。近年来,铁路行业涌现出一大批有为青年,他们在奋斗中增长才干、实现价值,展现了新一代铁路人的青春风采。

  “车辆医生”护航列车安全

  走进南昌南车辆段向塘检修基地,检修职工们有的正在用风扳机对螺栓进行紧固作业,有的拿着焊枪、面罩做缝合“手术”,有的操作大型机械设备吊运配件……“00后”王献也是这些“车辆医生”中的一员,刚刚入职两年的他,已经能够操作割枪,完成氧气乙炔切割工作。

  在王献刚成为一名熔接工的时候,因为从未接触过割枪,他总是难以控制火焰的大小。“火太小就达不到配件割除的温度,火太大又容易把需要调整的部位直接熔化。”不过,王献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常常利用业余时间琢磨操作技巧,向基地的“老师傅”们虚心请教。不久后,王献就掌握了使用割枪的窍门,干起活来也不再“手忙脚乱”。

  据王献介绍,车辆检修工作往往需要多道工序的交叉作业,熔接工岗位更是需要配合制动、钩缓、综合等多个班组,其中还涉及到制动拉环割除、支撑座磨耗板修整、复合地板压条变形调整……进行多个作业流程时,王献经常需要在检修库中各个台位上来回“游走”。这一过程看似不费体力,实际上则需要忍受割枪的高温,不到半小时,厚厚的阻燃服就被汗水浸透了。

  随着“五一”小长假的到来,车辆检修工作越来越繁忙,王献和其他基地职工们则想办法改进作业流程,降低故障反馈率。“既然我们是车辆维修员,那就要做好分内的事,让每一辆车都健康上岗,这些辛苦算不了什么。”王献说。

  暖心“小蜜蜂”保障候车服务

  “老先生您好,看到您行动不便,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轮椅服务,不知您是否需要呢?”在候车室里,董璇正在为一名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轮椅服务,并帮忙把老人的轮椅推到了候车位置。

  今年30岁的董璇是北京北站德馨服务组的组长,每日为往来车站的“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照看服务。“五一”小长假期间,董璇每天需要推着轮椅往返站台、候车室、出租车站和地铁站60多个来回。据董璇介绍,在假期期间,她每天行走的步数都能达到两万多步。

  在今年“五一”期间,董璇所在的车站发送旅客量创下历史新高,德馨服务组的工作人员们在候车室里一刻不停地忙碌。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当前一批旅客还没来得及送上车,下一批重点旅客就已经到达了候车室。“在很多人看来我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单调,每天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和众多重点旅客预约、接送站,但是当那些旅客夸我服务周到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些辛苦也都值得了。”董璇说。

  据董璇介绍,候车室里常有几位行动不便、从外地来京就医治疗的“老常客”。为了保障这些重点旅客的出行安全,董璇帮他们预约了德馨服务组的轮椅接送站服务,确保旅客一到候车室就有人帮忙照顾。

  “我们德馨服务组的名字寓意是‘四佳五心、明德惟馨’,这也是在告诉我自己要时刻为旅客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董璇表示,在“五一”假期期间,她和德馨服务组的其他成员也将在候车室继续服务,为出行中遇到困难的旅客提供帮助。

  铁路“机车医生”维护运行安全

  “五一”假期,南昌机务段整备车间小修库内回响着阵阵敲击声,电车电工朱振华手持电筒,在狭窄的机械间内巡视整列机车。

  “90后”朱振华已经在检修部门工作11年了,作为检修班组的一名主修人员,除了日常工作外,朱振华还要负责为机车“开盖”这一核心工作。“机车里的零部件非常多,每个部位都有相应的设备柜。我们需要把这些柜子逐一打开,哪怕再小也不能放过。”朱振华说。

  由于整个“开盖”过程要花费很长时间,朱振华每次都会提前上车检修。这一做法方便了后续其他人员的检修工作,却也拉长了朱振华自己的工作时间,考验了他的体力。清晨五点,朱振华就已经起身出发,为当天的机车检修工作做准备;傍晚七点,朱振华才下班回家,结束一整天的工作。

  “哪怕是一枚螺丝钉,如果不小心遗漏了,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朱振华表示,检修机车是一项既复杂又琐碎的工作,需要靠耐心和细心来逐个完成,因为每一道工序都关乎着铁路上的行车安全。

  在“五一”小长假期间,由于出行客流量大,机车供应紧张,每日扣修下来的机车比平时更多,这一情况对朱振华和同事们的质量检修工作带来挑战。“虽然自己工作很忙,假期期间也需要加班加点,但只要一想到有那么多盼望着回家和出去旅游的旅客,想到我的工作能为这么多人带来安全,就会觉得特别有意义。”朱振华说。(人民网 王绍绍) 【编辑:张子怡】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中日韩—东盟“青年大使”领略中国多彩风情 - 厄瓜多尔进入“国内武装冲突”状态以来已逮捕1300多人

中日韩—东盟“青年大使”领略中国多彩风情

发布时间:2024-05-30 11:58:51 来源: sp20240530

   中新网 南宁3月8日电 题:中日韩—东盟“青年大使”领略中国多彩风情

  作者 贾琦艳 汪冰雪

  伴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火红的醒狮踩着鼓点,时而昂首摆尾、时而翻腾跳跃……近日,在广西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展演上,参加2024年中日韩—东盟“青年大使”交流项目的50名青年沉浸式体验中国舞狮文化。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等,舞狮文化历史久远,是维系华人世界的重要纽带,也是世界认识中华文化的生动样本。”表演者杨青山详细地为大家介绍舞狮文化并演示醒狮的操作方法,他热情地邀请外国青年尝试。

图为广西大学舞狮表演者在指导日本青年田村双叶学习舞狮。汪冰雪 摄

  在“师傅”手把手的指导下,日本青年田村双叶很快掌握了醒狮眼睛和嘴巴等部位的操作方法,她兴奋地向同伴们展示。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加入了学习舞狮的队伍中。

  近日,为期10天的2024年中日韩—东盟“青年大使”交流项目在广西南宁市举行。该交流项目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TCS)主办、广西大学承办,系首次在中国举办,并首次将参与范围拓展至东盟国家。

  活动期间,来自不同国家的50名青年代表不仅与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一同领略壮乡风情、中国美景,还参访了广西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中心、数字广西协同调度指挥中心等地。

图为外国青年在体验VR游戏。汪冰雪 摄

  初春的南宁青秀山,草长莺飞,山花烂漫,“青年大使”们一路欢声笑语。来自韩国的李允商用中文吟诵起中国诗人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李允商学习中文已经有三年,除了中国古诗词,他还读过不少鲁迅先生的文章。“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看着南宁青秀山的绵延山路,他不禁心有所感,想起了鲁迅名篇《故乡》中的这一句。

  “鲁迅先生的文字非常有魅力,不过以我目前的中文水平还不能完全领会到其中的精髓。我以后会继续努力学习中文,感受更多的汉字魅力。”李允商说。

  参加2024年中日韩—东盟“青年大使”交流项目的很多外国青年都学过中文。“近年来,在我们学校,越来越多的同学把中文作为第二外语。”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佐藤知穗说。

  “我小时候与父母一起来过中国。现在的中国,发展变化太大了。”来自泰国的王芝梅说,无论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还是高端前沿的现代科技,都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感觉和我想象的很不一样。我很喜欢这里,下次我要带我的父母、朋友一起来中国。”田村双叶说。(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