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班玛更珠: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需守正创新

发布时间:2024-05-29 04:43:01 来源: sp20240529

   中新社 北京11月10日电 题: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需守正创新

  作者 班玛更珠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西藏人民为开拓中国的辽阔疆域、书写悠久历史、创造灿烂文化、培育伟大精神作出了应有贡献。历史上,在高海拔的自然环境中,西藏人民通过与周边地区和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出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了勤劳勇敢、爱国护家、不畏艰难、宽容和谐、诚实善良、乐天利他的文化精神,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和平解放,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中央十分重视保护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推广藏语言文字的广泛学习、使用和发展;先后制定相关的法律与制度,依法保护历史文物和西藏传统文化;成立各级专门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培养专门人才;投入大量资金,维修历史文化古迹;搜集、整理、出版、保护历史文献档案;成立各级藏学研究机构,加强西藏传统文化的研究;大力支持藏文古籍和文献经典整理出版工作;继承、保护和发展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参与国际历史文化保护组织活动,加强国际交流。

  与此同时,西藏的文物考古工作成效卓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进展明显;民族传统医学得到发展、推广与运用;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保障。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社会主义新西藏在几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传统文化也在新时期迎来了新生。

参观者在西藏博物馆新馆馆内参观。李林 摄

  在语言文字使用方面,藏语言文字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并受到法律保护。截至2021年底,全区公开发行藏文期刊16种、藏文报纸12种,累计出版藏文图书7千多种,共计4千多万册。藏语传媒发展迅速,在传统报刊、广播、影视和网络的基础上,藏语新媒体应运而生,各种官方账号和社交媒体不断涌现,大大开拓了藏语言文字使用的范围。为保障新时期藏语言文字发展,2014年4月,中国藏语领域第一个全国性专家组织——全国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通过《新词术语藏文翻译规范和推广应用办法》。此后,委员会分别于2018年和2022年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审定的藏语新词术语》(近1500条)和《党的十九大以来藏语新词术语(汉藏对照)》(2200条),进一步完善了藏文新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

西藏拉萨市第一小学藏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李林 摄

  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截至2022年底,西藏自治区全区已调查登记各类文物点4468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73处,可移动文物达51万件。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和西藏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文物本体保护维修项目,其中,中央投入17.16亿元(人民币,下同)、实施项目131个,自治区投入4亿元、实施项目86个,数量和资金投入再创历史新高。2018年底,为期10年、投资3亿元的布达拉宫文物(古籍文献)保护利用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验收。另外,西藏考古还首次发现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人类活动痕迹,完成第二次青藏高原藏东南人类活动遗迹及生存环境综合科学考察第一阶段田野调查工作,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札达桑达隆果墓地分别入选2014、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出土的银质鎏金面饰。国家文物局 供图

  古籍文献整理方面,截至2022年底,西藏自治区基本完成了全区各地市约1160家收藏单位及个人的古籍普查登记任务,普查总量达1.8万余函(十万余册)、制作版本书影9万多幅,305函古籍成功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13年,旨在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作正式启动,这项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牵头的宏大工程,计划用15年时间,整理、出版从吐蕃时期至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藏文文献典籍,计划收书上千种(目前已完成200余函文集的整理,正式出版201卷)。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29卷本“西藏历史档案丛编”也从2016年开始正式出版,其中《水羊年南部门隅地区清册》等珍贵档案文献实证了中国在藏南地区的主权地位。

  民间文化传承方面,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和自治区先后投入大量资金保护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一批亟待抢救的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2014年,西藏共有望果节、彩砂坛城绘制、桑耶寺羌姆等13个非遗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示名单。2021年第五批评选时,西藏入选项目增至17个,入选率达56.67%。与此同时,民间文艺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也有新进展,仅以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为例,2019年,300卷本《〈格萨尔王传〉大全》正式出版,总计1.3亿字,成为迄今最全的《格萨尔王传》藏文文库。

藏戏《格萨尔王传之丹増·野沃布美》。牟静洪 摄

  藏医藏药发展方面,作为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近年来藏医药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截至2022年,西藏自治区全区共有公立藏医院49家,民营藏医院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藏医药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4.4%和42.4%,藏医药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全区17家藏药生产企业均达到GMP管理规范要求,生产藏药品种360多个,拥有藏药国药准字号311个。此外,西藏还收集整理300多部古籍文献,完成了10万份名老藏医处方的整理和34个藏医药经典名方的遴选、研究工作。2018年11月,“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5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6次执行局会议上,《四部医典》正式入选《世界记忆(国际)名录》。

藏医唐卡《四部医典》。陆欣 摄

  从文化学基本理论看,对一种文化传统,如果没有保护和传承,就会失去本身的特质,就会导致异化或消亡;如果没有创新和发展,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从而僵化或落伍。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结晶,是祖辈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精神命脉。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西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要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西藏文化要守的“正”,就是其中符合中华文化共同性的正道、原则和规律,是历史上西藏各族人民和全国其他同胞共同熔铸了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西藏文化要创的“新”,就是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民族进步需求的创造、改进和发展,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不断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才能行稳致远,构筑起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面向未来,要继承和发展优秀的西藏传统文化,就要以正确的文化史观,将其放到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去发展。要切实把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理解为中华文化系统中的一员,不能排斥其他民族文化,更不能自绝于中华文化。相信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大环境的变化,西藏传统文化在新的发展时期会有更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完)

  作者简介:

  班玛更珠,又名严永山,藏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08年入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藏学》杂志社,担任《中国藏学》汉文版编辑。2012年,调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从事西藏历史和藏族文化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完成《西藏通史》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多次承担社会调研和涉藏外宣工作,在国内相关学术期刊上用藏、汉双语单独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综述、文章近百篇。

【编辑:黄钰涵】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将人民记在心间 将平安镌刻在祖国山川 - 中美两国出口管制措施有何不同?外交部回应

将人民记在心间 将平安镌刻在祖国山川

发布时间:2024-05-29 04:43:02 来源: sp20240529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生前为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四级警长的张子权道出禁毒民警的铁血本色:“怕危险就不会当警察,怕死就不会干禁毒。”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交警大队马鞍中队原中队长陈永虎在日记里写下:“当警察成为英雄的时候,只是在忠诚的本能下,做了一件骨子里认为应该做的事。”……

  无论是面对歹徒,还是在危险地区巡逻值守,人民警察总是英勇无畏、义无反顾,很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1.7万余名民警因公牺牲,其中3700余人被评为烈士。仅2023年,就有253名民警、164名辅警牺牲。他们将人民记在心间,将平安镌刻在祖国山川,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以宝贵的生命诠释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守护人民的幸福和安宁,是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

  2023年3月24日,福建省福州市殡仪馆内庄严肃穆,气氛凝重。在福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原政委郭伟民的追思会上,他的同事们眼含泪光,缅怀英雄:“郭伟民怀着对公安事业无比炽热的信仰,竭尽一生惩恶扬善、保障人民安宁。”

  “任何恐吓都别想吓倒我,我不会有任何退缩。”郭伟民参加公安工作35年,始终奋战在侦办涉黑涉恶等大案要案的最前沿。

  “我叫刘欣,欣欣向荣的欣。”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公安局戍企分局桃南派出所社区民警刘欣生前常常这样介绍自己。乐观积极的她,2011年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但凭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无论领导和同事怎样劝,她坚决请求继续留在社区,为辖区居民服务。

  “2022年冬天,我跟着她去给社区孤寡老人送慰问品,看见她穿的是单层警裤。多年的病痛和药物作用,让她的小腿发生静脉曲张,膝盖和脚踝出现积液,根本穿不进去厚棉裤。想想都心疼。”辖区居民王希翠回忆起刘欣,眼泪直打转。

  用忠诚践行誓言,用生命诠释担当。每当人民群众需要时,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总是人民警察的选择。

  2022年9月8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部分街镇出现强降雨,多条街道路面出现齐腰深的积水,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正在当地摸查线索的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民警曾宇恒冒着大雨冲入积水中,被突然来袭的水流卷入河涌,生命永远定格在31岁。

  铁骨铸警魂,浩气满乾坤。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英勇身影,令人动容;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催人奋进。

  誓为守护平安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一定要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回想起父亲牺牲后,家里三兄弟曾一起立下的铮铮誓言,张从顺烈士的次子、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张子兵至今仍热泪盈眶。“我们一家4个警察,就是要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张子兵说。

  1994年,时任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公安局军弄派出所所长的张从顺在勇斗毒贩时,被手榴弹炸伤,因公牺牲。那时他的小儿子张子权只有10岁,没想到二十几年后,身为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的张子权也不幸因公牺牲。

  张子兵的母亲,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先失去了丈夫,后失去了儿子,她却说:“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依然支持他们当警察!”

  “一家四警察,父子两忠烈”的英雄事迹感人至深。

  袁伟群烈士的女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学生袁乐烁回忆,她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每次走出家门的背影。白保忠烈士的儿子、北京市公安局指挥部民警白沛汶说:“我特别想知道,为什么穿上警服的他会那么勇敢。”

  一直以来,一大批英烈子女扛起父辈的旗帜,誓为守护平安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黄海涛的爸爸生前是山西省稷山县公安局翟店派出所副所长黄云峰。在黄海涛3岁那年,黄云峰为了保护群众,被犯罪分子引爆的手榴弹炸成重伤,不幸牺牲。黄海涛长大后,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为一名预备警官,立下誓言要成为和父亲一样优秀的人民警察:“英雄是当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危受到威胁时,冲在最前面的人。英雄是把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高高举过头顶的人!”

  “又是一年清明时。爸爸,我现在也穿上了藏蓝色的制服。我将沿着您的脚步,用青春与汗水诠释这身制服的含义。”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民警李忠的女儿李万琦也加入公安队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辅警。

  把英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阳光下,警旗高高飘扬,猎猎作响。2023年6月2日,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海公路与新围路交叉口的执勤岗被柯桥区公安分局命名为“先锋示范岗”。

  这里是陈永虎生前执勤时间最长的路口,见证了他一心为民、辛勤奉献的从警之路。

  如今,陈永虎的战友们接过他的指挥棒,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指挥交通秩序。“我们以设立‘先锋示范岗’的方式来告慰、纪念陈永虎同志,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柯桥区副区长、柯桥区公安分局局长蒋其说。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市古江巴格乡巴什如克村和田烈士陵园内,位于正中央的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苍松翠柏环绕。

  每到清明节,新疆反恐英雄艾热提·马木提生前的战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重案支队支队长木拉提·西日甫江都会前来祭拜。木拉提·西日甫江说:“艾热提·马木提一直奋战在反恐维稳的第一线,不畏牺牲,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我们将继承他的遗志,用热血捍卫一方平安,用生命守护百姓安宁。”

  “亚斌对这身警服是一种骨子里的热爱。他生前还没办结的案件我们会继续完成。”河北省沧州市公安局运河区分局副局长胡伟与运河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情报中队原中队长刘亚斌共事了15年,始终被他的敬业精神打动着。

  中国第九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队长廖洁忍着悲痛,和战友讲述着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原联络官和志虹的故事:“她义无反顾前往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不怕流血与牺牲,我们要帮她共同完成‘做世界和平建设者’的心愿。”

  英雄逝去,精神长存。广大公安民警以他们为榜样,忠诚担当、一往无前,为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不懈奋斗,用实际行动告慰公安英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3日 04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