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多措并举推进营商不断优化

发布时间:2024-05-27 07:51:04 来源: sp20240527

   中新网 拉萨1月9日电 (记者 赵朗)记者9日从西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获悉,2023年,西藏通过营造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等措施加力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此次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信息显示,2023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调油价、降电价,昌都、阿里成品油价格与拉萨价差明显缩小,全区居民和工商业综合用电成本分别调降13%和14%,边境乡镇电价减半收取,高原特色产业目录电价最高调降64%,预计每年降本减负5亿元(人民币,下同)。

  记者还从会上了解到,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2023年,通过对标西藏行政审批事项数量由对标前347项减少至对标后185项,“全程网办”行政审批事项113项、达61.08%。创新政务服务,比如,林芝市创新推进“2+2+3”综合窗口改革,实行“林芝市、巴宜区两级窗口+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分领域受理综合窗口两类窗口+投诉、咨询、监督三个兜底窗口”改革,提升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能力。

  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2023年,西藏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和退出机制。深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将为企业服务的相关业务纳入平台覆盖范围。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49.26万户,注册资本(金)2.3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8%、3.54%。

  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西藏加强法治护航保障,深入推进《西藏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目前《条例(草案)》已经西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一审。(完)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业态更新 矿山披绿 -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春节旅客吞吐量逾50万人次

业态更新 矿山披绿

发布时间:2024-05-27 07:51:05 来源: sp20240527

  矿坑引水成湖,昔日的废弃矿山变身为生态公园。

  走进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九龙山矿山生态修复公园,湖面波光粼粼,一条条彩色步道依山而建,风景如画。

  武安市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历史久远。由于长期无序开采,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问题严重。近年来,武安市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政府+企业+社会参与”治理模式,积极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路径。曾经的废弃矿山,如今已成为风景宜人的生态景区。

  在修复过程中,武安市选择在露天矿山相对集中的康二城镇、淑村镇等地,以“生态优先、高标打造、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思路,研究制定了“筑坝护安、围坝建园、植树封渣、尾砂造田”治理方案,对已破坏的矿区生态环境实施治理,重点实施客土垫地、砌筑梯田、绿化提升、景观打造等综合治理措施。

  据了解,武安市通过部门引导,争取专项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先后投入治理资金8.5亿元,治理面积约3.5万亩,打造康二城九龙山区域等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形成“点成绿园、线成绿脉、面成绿网”的区域生态系统。目前,康二城九龙山区域已建成一级、二级、三级道路共19条全长34公里,修复6条景观水系,完成绿化1.45万亩;淑村镇7个大型采石场,治理后打造景观点12个,成为周边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武安市生态环境的转变,让过去经营采石场的“开山人”变成了“养山人”,走上产业转型之路。

  “采矿证到期后,已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对原有矿区及周边区域进行生态修复治理,转型做生态农业。”邯郸市揽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穆新红说,公司规划建成一处现代化蛋鸡养殖区,年销售额达2800多万元。

  “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不仅美化环境,也能腾出发展新空间。”武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旭东表示,一方面,通过“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采取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等政策扶持,实施土地复垦增加耕地。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治理修复废弃矿山,发展种植、养殖、旅游、康养等新业态,鼓励在新增耕地上种植农作物,拓展绿色新产业,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双赢。

  武安市的改变,是河北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在全省积极开展矿山综合治理工作,统筹推进“十四五”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目前,通过工程治理、自然恢复、转型利用等措施,河北省完成历史遗留矿山修复5700余处,总面积达40余万亩。昔日矿山正逐渐披上“绿装”。同时,河北省各地将矿山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生态旅游等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8日 14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