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穿越”百年 以话剧致敬传奇

发布时间:2024-05-20 22:58:49 来源: sp20240520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今年6月,美国俄勒冈州约翰迪市将迎来第40个“中国节”,以纪念华人医生伍于念。近日,他的故事也被北美枫香话剧社搬到舞台。

  “我在创作长篇小说《唐门》时,一直在挖掘美国历史中那些鲜为人知的华人故事,伍于念就是其中一位。”美国剧作家张西告诉中新社记者,华人移民历史话剧《喜医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完成首演,她和一群话剧爱好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用了2个多月时间筹备、排练、设计和制作服装道具。这场演出的演员来自各行各业,大家相聚围读剧本,力求抓住历史的每个细微之处。舞台上,他们的表演生动而真挚,触动着每一位观众。”

  1880年在美国俄勒冈州,金华昌杂货店生意兴旺。华人医生伍于念在此经营着一家中药铺,凭借高超医术成为当地人口中备受赞誉和尊重的“喜大夫”。“在那个年代,一个不起眼的伤口都可能轻易夺走生命。”张西说,伍于念深谙《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典籍,他帮助筑路工人免于流感大流行的侵害,以精准的医术治疗小儿麻痹症、败血症等当时的疑难杂症,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前往,而他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神医”。

图为话剧《喜医生》剧照。 (受访者供图)

图为话剧《喜医生》剧照。(受访者供图)

  在剧中,喜医生因被指控“无证行医”被告上法庭。开庭时,很多患者自发前去为他作证、辩护,他们的发声为伍于念提供了支撑和保护,最终指控被驳回。张西表示,选择用话剧的方式呈现这段真实事件,是因为喜医生的仁心仁术改变了华人受尽欺负和排挤的形象。

  华人马奕群是喜医生的扮演者。在诠释角色时,有一句台词让他印象深刻:“我宁愿去法庭弄清楚我到底错在哪里。”在他看来,喜医生赢得其他族裔的尊重不仅是因为精湛的医术,还有人格魅力。

  “我觉得喜医生是一个自信且坚韧的人。他并非一味隐忍,当面对不公或不敬时,他也会勇敢回击。”马奕群希望通过自己的演绎,塑造出一个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不畏艰难险阻,也不为名利所动。这种不卑不亢、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正是他想传达给观众的重要信息。

  马奕群从事金融投资工作,是话剧让他了解了很多华人先辈不为人知的过往。“尽管面临着重重挑战,华人先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逐渐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成就,为社区和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故事应该被更多人铭记。”

  张西透露,《喜医生》的英文版演出正紧锣密鼓地排练中,计划在今年5月的亚太裔传统月进行公演,和更多人共同探寻喜医生的传奇一生。

(责编:张泰运、姜洁)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大山深处的“护林人” 半生守护一片林海 - 长图解读:从医学到科技,中国智汇筑梦“一带一路”

大山深处的“护林人” 半生守护一片林海

发布时间:2024-05-20 22:58:50 来源: sp20240520

  羊城晚报记者 郭思琦 侯梦菲

  从肇庆市怀集县蓝钟镇到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岳山保护站,十几公里的盘山路蜿蜒崎岖,越往深走,人迹越稀。这条路,“护林人”谭鹰一走就是31年。

  1992年,怀着对林业的满腔热情,谭鹰来到了比家乡还偏僻的怀集岳山,与万亩山林结下深厚情缘。31年间,他甘于寂寞,一头扎进茫茫林海,承担起珍稀动植物保护、资源监测等工作。如今,总面积达十万余亩的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林海浩瀚、郁郁葱葱,许多珍稀动物以此为“家”。谭鹰也从一名普通的林业技术员,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

  获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后,谭鹰坦言:“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激励。未来,我将不负青山、不负人民,继续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让保护区的绿水青山成为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金山银山。”

  扎根深山,培育珍稀植物

  时间拨回到1992年,岳山林场面临着第二代造林任务,急需专业人才。20岁出头的谭鹰刚大学毕业,怀揣着满腔热情来到林场。“从我的老家湘南到广东工作,当初我是奔着更好的工作环境来的,没想到这边的条件更艰苦。”谭鹰回忆道,那时交通条件差,从蓝钟镇到林场,十几公里的泥泞小道,只能搭乘附近村民的摩托车上山。山上他们长期住在约4平方米的平房中,没有通水通电,需要烧柴火做饭。

  山高路远,茫茫无边,这让谭鹰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感。为此,他彷徨过、动摇过。“当时,我完全可以说走就走,但我被这片土地上先辈们造林大会战的精神所触动,也希望自己能学有所用。”最终,谭鹰扎根于此,把家安在了这个偏僻的山林间,全身心投入到了珍稀植物的培育保护工作中。

  1994年,谭鹰利用专业所长,与林场技术人员一起,对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林中“活化石”之称的秃杉进行引种试验,通过无性繁殖剪枝扦插技术培育了1万多株秃杉苗。“当时引进的秃杉苗只有100多株,又瘦又弱,只有40厘米。为了培育它们,我每天早上8时就带着干粮出发巡山,在山间记录数据,观察秃杉苗生长情况,一干就是一整天。”谭鹰回忆道,“那时巡山,夏天晒到蜕皮,脸上火辣辣的痛,冬天寒风会把手吹裂,感到钻心的疼。”

  经过精心培育,第二年谭鹰和同事们便在林场种下了几十亩秃杉。经过近三十年岁月的洗礼,如今这片秃杉林已达百亩,长成了高20多米的参天大树。谭鹰感叹:“一点点长成的秃杉林,就像我的‘孩子’一般,意义非凡。”而这片秃杉林也为我国技术开发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建设自然保护区,讲好“绿美广东”的故事

  2004年,随着广东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立,谭鹰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完成了林场由经营性质向公益性质的过渡。保护区成立后,林地实施全面封山育林,严禁在区内砍伐林木、采石、狩猎等生产活动。谭鹰的工作重心则放在了保护区的管理建设、生物多样性监测、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科普宣教等方面。

  “我们在保护区内布设了93台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监测分析。”谭鹰介绍,目前,保护区内已发现白鹇、仙八色鸫、斑灵狸、食蟹獴等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还有野猪、花面狸等三有保护动物。近年来,保护区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谭鹰又带领团队举办特色科普活动、组建保护区专业宣讲团、建设科普长廊。“看,这里我们正在建设岳山造林展厅,建成后将面向市民开放。”谭鹰指着一片正在施工的工地说:“我希望通过科普宣教,讲好这片山林的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到‘绿美广东’的理念和岳山造林的光荣传统。”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谭鹰三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恰是最生动的诠释。如今,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已成为绿美广东亮眼的“名片”,放眼望去,万木葱茏、群山苍莽,森林覆盖面积达92.6%,陆栖珍稀濒危脊椎动物达47种。“护林人”谭鹰,也从二十出头的青年小伙,奔向了“知天命”的年纪。对于这片林,谭鹰坦言:“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充满感情,我希望用一生,守护这片绿色的林海。”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