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进入大规模发展期(科技视点·走近新质生产力③)

发布时间:2024-05-30 12:05:40 来源: sp20240530

  大连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的电池集装箱。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供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这是我国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新型储能进入大规模发展期。“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过1000亿元,有力支撑能源电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增装机规模大幅增长,新型储能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

  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在辽宁省大连市开花结果——依托该技术建设的大连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一期工程正式并网发电。

  “目前,电站一期工程最多可储存40万度电,以我国居民每日人均用电2度计算,可满足20万居民一天的用电需求。”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李先锋研究员介绍,该电站全部建成后,一次可储电80万度。

  大连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是我国积极开发新型储能技术应用场景、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一个缩影。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储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海生说:“储能是将能量以某种形式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释放的一个过程。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解决能量生产和需求在时间、空间以及强度上的不匹配。”

  近年来,伴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其间歇性、波动性对电网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必须建设一个储能系统,保证能源的安全和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陈海生说,储能就像是“充电宝”,可以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富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放电。“这样既能促进大规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开发消纳,也能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他说。

  储能分为传统储能和新型储能。传统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陈海生告诉记者,相比传统储能,新型储能具有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调节能力强、响应快速等特点。

  受访专家表示,随着我国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发展、加快迭代,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新型储能从试点示范转向规模化商用,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经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储能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将逐渐降低,更好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从充换电站到新能源场站、电网调峰调频,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及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的背后,离不开新技术的有力支撑。        

  在山东肥城,国际首套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开展系统集成和调试工作。该项目依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建成后有望成为全球单机规模最大、性能最优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孵化的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纪律说:“我们所研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可同时解决传统压缩空气储能依赖大型储气洞穴、依赖化石燃料、系统效率低等主要技术瓶颈。研发团队突破了1至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核心关键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在广东深圳,广东能源集团半固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正加速推进。该项目采用的半固态电池储能设备,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平台——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陈立泉院士带领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发团队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固态电池。该所研究员李泓说:“我们团队研发的磷酸铁锂固态储能电池具备更高的安全等级和更长的循环性,目前循环次数可达6000至1万次。”

  据专家介绍,当前我国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储能技术将朝着多元化、大规模、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陈海生认为,今后长时规模储能和构网型储能技术将备受关注,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技术会加快融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储能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也将逐渐降低,更好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新型储能技术还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深度融合,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能源储存和利用。”李泓说。

  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技术、优化市场环境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和鼓励储能项目开发建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陈海生认为,2024年储能装机将继续快速增长,预计全年新增装机40吉瓦以上,我国储能将实现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的实质性转变。

  受访专家指出,要从提升技术水平、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安全防控、降低应用成本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除了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相对成熟外,其他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处于示范验证阶段,技术成熟度不高,投运项目运行经验较少。专家们表示,要抢抓时间窗口期,通过系列示范项目验证技术路线的经济可行性,并针对行业发展的难点痛点集中力量联合组织攻关,加快突破安全可靠、系统效率高、运维方便的智能化核心技术。

  储能行业具有高度价格敏感性,目前我国新型储能市场尚未形成稳定的收益模式,盈利水平低、难以形成合理的成本疏导机制是困扰新型储能发展的难题。

  陈海生表示,对于储能进入电力系统,要建立更加合理的价格机制和市场环境。“应从全局的角度来衡量储能的价值,秉持‘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建立发电、电网、用户共同承担的合理储能价格机制。”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会根认为,要提高储能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尽快建立和完善分等级、定量化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受访者表示,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完善,新型储能将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强劲的新动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8日 19 版)

(责编:卫嘉、白宇)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声明:筑牢长治久安防护墙 开启由治及兴新篇章 - 攀岩世界杯吴江汾湖站落幕 伍鹏获男子速度冠军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声明:筑牢长治久安防护墙 开启由治及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5-30 12:05:41 来源: sp20240530

  本报香港3月19日电 (记者王尧、冯学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19日发表声明表示,香港特区立法会今天以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这是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香港特区有效落实基本法第23条规定的宪制责任,筑牢了香港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的“防护墙”,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香港由治及兴的前景更加光明。

  声明指出,香港特区立法会审议通过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是一部顺民意、保安全、护发展的法律,也是一部广大爱国爱港市民期盼26年多的法律。我们注意到,在特区政府宣布启动立法之际,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发声支持立法。公众咨询阶段更是98.6%的意见支持立法。之所以能凝聚强大的社会共识,就是因为香港国安法制定实施前后的对比让香港社会深刻认识到,安全与发展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国安才能家好。回想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港独”猖獗、“黑暴”肆虐、“揽炒”横行,以致百业凋敝、社会动荡不安,又谈何发展经济、保障民生?香港国安法为香港由乱到治并健步走向由治及兴奠定坚实基础,但香港面对的国家安全挑战依然复杂严峻,与香港国安法实施配套的制度机制还须进一步健全。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势在必行。

  声明认为,香港国安条例顺利通过彰显香港由治及兴新阶段“爱国者治港”新气象。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的重任,坚持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扎实推进立法工作,认真起草法案文本,积极开展公众咨询,举行近30场座谈会,有效回应社会关切、澄清各种误解。立法会依法严肃审议法案,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过程公开透明、严谨有序、高质高效,展现了行政立法良性互动、协力履行宪制责任的崭新气象。

  声明表示,香港国安条例是一部兼顾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人权自由的好法律。条例的通过,与已实施的香港国安法有机衔接,补上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存在的短板漏洞,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从而确保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为香港长治久安和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保驾护航。条例充分保障香港居民根据基本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适用于特区的有关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特别是普通法国家同类立法最新成果和有益经验,与国际通行做法及规则接轨。事实将证明,在补齐国安制度短板之后,一个安全稳定、发展可期的香港必将更加人财两旺、魅力四射。

  声明强调,香港国安条例的顺利通过,让香港能够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全力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在高水平安全保障下,香港定能抓住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香港机遇,在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