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再访吉林:每次都有新发现

发布时间:2024-05-30 12:08:56 来源: sp20240530

   中新社 长春1月29日电 题:台湾青年再访吉林:每次都有新发现

  作者 高龙安 朱贺

  再次冬游吉林,台湾青年巫珮瑄有许多新收获。

  家乡在台北的巫珮瑄现于南京读书,近日她参加了全国台联第三十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吉林分营,在长春市、吉林市、松原市等地走访参观。这是巫珮瑄第二次来吉林,去年来参加冬令营时很开心,所以今年又来了。

1月23日,巫珮瑄(左)在吉林长春学习制作汉服手工仿绒花雪花胸针。 高龙安 摄

  再次踏上滑雪板一路飞驰,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再次夜游长春冰雪新天地,又体验到了刺激的超长冰滑梯。不过,让巫珮瑄更加欣喜的是,这一次她有了更多不同的体验,看到了不一样的“冰雪吉林”。

  在松原查干湖,她第一次到冬捕现场,参加神秘的祭湖醒网仪式,看冰湖腾鱼盛景;在松花江畔,她第一次观赏吉林雾凇,沿江的树木结满晶莹的霜花,比电影特效还要奇幻。

  黄茗敏同样是第二次来吉林。这位“00后”台湾青年非常想知道:冬天的东北农村是什么样的?

  去年8月,她曾到白山市马家岗村探访。那是她第一次走进大陆的农村,“乡村振兴”四个字从那时开始变得具象:村里通上了自来水,家家搬进了新房,大山之中铺起了柏油路……

1月26日,黄茗敏(右二)到吉林舒兰二合村探访,与村民合影。 常博庭 摄

  这次,黄茗敏来到了有“雪乡”之称的舒兰市二合村。

  她说,这里与她想象中冬天的农村很不一样,村头巷尾张灯结彩,充满喜庆的氛围;村里有雪上乐园,村民随时准备迎接游客。

  村民们热情招待台胞青年,聊着去年村里新修的景观,家里收入增加了多少。“村民的生活比我预想的要好,和以前也有很大不同。”

  村民告诉她,这里以前入冬后就是农闲季。2016年,村里发展乡村冰雪旅游,名气越来越大。游客来自五湖四海,而他们也并非首批台湾游客。今年春节,村子会更忙碌,不少民宿已被预订,村民要做好服务,让游客过好年。

  29日,巫珮瑄恋恋不舍离开吉林。她说,这些年,她去过浙江、湖北、陕西、内蒙古等地,每一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惊喜,也看到了大陆日新月异的变化。(完)

【编辑:刘阳禾】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为大国重器锻造更强支点 - 新华时评|枪支暴力:美国政治的死循环

为大国重器锻造更强支点

发布时间:2024-05-30 12:08:57 来源: sp20240530

  以清洁能源装备、冶金装备、钻采装备为主,从材料端到产品端、服务端,四川德阳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完善,承担着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生产。今年前三季度,德阳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

  以前“厚重”的装备制造产线,现在正因数字赋能变得轻盈。在东方汽轮机无人车间,设备信息、生产信息等关键数据汇集到执行系统,经过智能分析驱动生产。“数字赋能后,车间设备利用率高达90%,能源利用率提升47%。”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数字化与智能制造部副部长徐健告诉记者。

  同样位于德阳市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厂房内,定子冲片绿色无人车间可将生产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降低70%以上。不仅如此,无人车间还可以把产品生产的完整碳足迹记录下来。

  “数字化转型应该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东方电机数字化推进办公室副主任李浩亮介绍,定子冲片等关键零部件是发电装备制造领域生产模式最传统、作业强度最高、数字化转型需求最迫切的部分,应优先攻克。“解决了紧迫需求,再总结为其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找到共性,为其他个体差异巨大的生产单元量身设计转型方案。”

  探索转型之路漫长,政策支持至关重要。近年来,德阳市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了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专项资金池,为转型提供保障。

  “通过对标先进经验,我们意识到,要推进数字化变革,变革管理模式很重要,信息技术、工业技术、管理技术和数据技术都需要深度融合。”李浩亮介绍,在德阳,已有越来越多装备制造企业制定数字化建设总体规划,以管理提升为数字化转型铺路。

  “迈向数字化,传统制造业持续焕发生机。”德阳市经信局副局长张贞龙介绍,截至目前,德阳市完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项目71个,在建数字化改造项目86个。

  在装备制造领域,高端代表着竞争力。德阳思远重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节直径超过10米的大“圆柱”横卧,这是修建地铁、打通隧道的重要装备——盾构机。思远重工董事长杨明介绍,现在企业已实现盾构机设备及部件全面国产化,还开发出多个高端新产品。

  一项项高端产品的问世,是德阳市装备制造业优势提升的体现,离不开当地在相关领域支持政策的持续落地。针对企业提出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需求,德阳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育招引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措施,提供对接平台并予以立项认可及经费资助。

  近3年来,德阳企业累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552项,其中72项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6项填补国内空白。德阳,正为大国重器领域锻造更强支点。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7日 10 版)

(责编:卫嘉、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