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政府“一把手”密集进京,聚焦这件大事!

发布时间:2024-05-29 04:41:49 来源: sp20240529

  文/尹倩芸

  北京西长安街11号,近期密集迎来各省级政府“一把手”。

  连日来,他们接连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介绍各地高质量发展情况,聚焦“新质生产力”这一当下热词。

  从会上释放的信息看,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着重关注两大方向。

  产业突出“三线并进”

  产业层面,各地着重突出“三线并进”。广东、江苏、上海、天津等地均提出,要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梳理各地思路可发现,传统产业主要注重提质升级,即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提升发展质效;新兴产业则需加速扩量,集中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关键在于抢占先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更多新赛道。

  上海市市长龚正提到,上海要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创新高地,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

  天津市市长张工表示,将积极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津布局,因地制宜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扬长避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有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大方向已定,但中国各地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发展各有特色,因地制宜很重要。

  海南地处热带,管辖海洋面积大、地理纬度适宜。海南省省长刘小明称,海南省将利用温度、深度、维度和绿色“三度一色”自然禀赋,在种业、新兴海洋产业、航天产业及绿色产业发挥自身优势。

  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则点题低空经济。广东在该领域研发创新起步早,拥有大疆、亿航智能、小鹏等一批龙头企业,已形成成熟产业链,有望催生又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天开高教科创园是天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张工介绍,这个寓指“天工开物”的科创园区自去年5月开园以来,已陆续注册1500多家科技型创新企业,引入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机构225家,在新能源、新材料、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精密测量及脑机工程等领域,初步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创新局面。

  让企业站科技创新“C位”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依靠创新驱动是关键。

  福建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迫切,原因在于此前创新一直是其短板。福建省省长赵龙表示,未来将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今年目标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8%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1.3万家。

  创新尤需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各地为此开动脑筋。

  江苏去年专门制定了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江苏省省长许昆林表示,未来还将研究出台一批增量政策,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

  山东则直接提出让企业在科技创新当中站“C位”、唱主角。该省今年将实施100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其中由企业牵头承担的比例不低于90%。同时,还要重组200个以上省重点实验室,由企业承担的比重达到75%左右。

  为此,山东已有蓝图规划。山东省省长周乃翔介绍,该省将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科技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地位。

  创新正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基础。2023年中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但想要研发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实现“从0到1”的突破,基础研究还需不断投入。王伟中表示,广东近年来坚持将三分之一以上省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先后布局十多批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江苏亦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首抓基础研究,发挥省内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和人才集中优势。许昆林称,今年该省财政将新设基础研究专项资金,规模达24.8亿元,支持全省实验室体系建设,开展重大基础研究。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山东深秋“暖意”足 局地气温或达30℃望破纪录 - 接住“春日流量”,大学开放如何输出文化之美

山东深秋“暖意”足 局地气温或达30℃望破纪录

发布时间:2024-05-29 04:41:50 来源: sp20240529

   中新社 济南10月30日电 (孙婷婷)霜降已过,立冬将至,山东多地仍“热度”不减,经历着同期少见的暖热天气,一如夏末。

  据山东省气象局预报,域内的菏泽、聊城等地将在11月1日前后迎来当地11月份观测史上的首个30℃,有望“暖”破纪录。

  10月30日,除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外,山东多地最高气温在26℃以上,菏泽、济宁等地最高气温高达28℃。由于没有明显的冷空气活动,夏末暖阳“留恋”着齐鲁大地,气温持续高位运行。

  晴热天气“唱主角”下,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多日未得雨水滋润,喷涌稍显“疲惫”。自10月以来,趵突泉地下水位持续下降,30天内下降了35厘米。当日,趵突泉水位为28.89米,已明显低于2022年同日的29.99米、2021年同日的30.03米。

  通常情况下,趵突泉地下水位跃升至29米时,济南72名泉中水位最高的泉水喷涌“试金石”月牙泉才会喷涌。本月22日,趵突泉地下水位跌至29米以下,持续喷涌了81天的“月牙飞瀑”悄然“退场”。

  暖热天气保持“冲刺”姿势,也让民众措手不及。济南有市民感慨:“空调开起来,短袖‘焊’身上。”

  虽白天气温“飙升”,但山东多地昼夜温差超过了15℃,早晚较冷,出现了短袖与羽绒服轮番上阵,一天“穿梭”四季的穿衣模式。

  有点“离谱”的高温,也影响了冬小麦的一般生长规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栽培团队负责人张宾告诉记者,较早播种的冬小麦已长出五六片叶子,接近壮苗期,在持续偏高温度下,还会继续生长。如果突遇降温,非常不利小麦后期生长。张宾建议:“可以采用镇压的方式,延缓冬小麦叶面生长。”

  异常偏暖的“秋末冬初”并不会持续太久。记者从山东省气象局获悉,预计11月2日至3日、4日至6日将先后有两股冷空气南下山东,届时,“暖如夏”的局面将被打破,气温将陆续回归常年水平。(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