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宣言》(2023)呼吁“全球事务要由大家商量着来办”

发布时间:2024-05-31 02:08:51 来源: sp20240531

   中新网 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蔡敏婕)“2023从都国际论坛”5日闭幕,论坛上发布《从都宣言》(2023),呼吁以多边主义应对全球挑战,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全球的事务要由大家商量着来办。

  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澳中友协、广东省人民政府及世界领袖联盟共同主办。40多国前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外国驻华使节、专家学者等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经济复苏与全球合作、全球性挑战与应对、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议题进行交流,达成广泛共识。

  《从都宣言》(2023)认为,当今国际形势正在经历复杂深刻演变,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不确定性,同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依然不可阻挡。国际社会应当共同努力,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共同开创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要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要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理念指引,构建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

  全球经济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通货膨胀、战争和制裁以及全球供应链中断,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经济,并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贫困和饥饿正在加剧。各国应承担集体责任、采取合作举措,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与此同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必须得到落实。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各国应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立即采取果断的气候行动。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必须调动尽可能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

  世界进入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时期。数字技术创新仍是全球战略重点,是实现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的先导性、关键性力量。论坛呼吁各国在激活传统领域合作潜力的同时,拓展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领域合作活力,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解决全球性危机方面的积极作用。(完) 【编辑:唐炜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中国援非“阿里医生”:迎接新生命 厚植中非友谊 - 爆了!春晚西安分会场,赢麻了!

中国援非“阿里医生”:迎接新生命 厚植中非友谊

发布时间:2024-05-31 02:08:52 来源: sp20240531

   中新网 南宁2月18日电 题:中国援非“阿里医生”:迎接新生命 厚植中非友谊

  作者 韦佳秀 李春杏

  “2022年春节,因为疫情原因,我和几位同事去当地市场买了一些金枪鱼、石斑鱼等,做了几道菜,简简单单地过了。”中国(广西)第14批援科摩罗医疗队队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黄伟容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黄伟容在科摩罗莫埃利岛开展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工作。2023年12月,他被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回忆起在科摩罗的工作生活,黄伟容说:“在科摩罗开展医疗援助、迎接新生命,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他表示,科摩罗的妇女生育率很高,但由于缺乏规范的产前检查和诊断,经常会出现子痫前期重度、子宫破裂、胎盘早剥等紧急情况。

  在黄伟容的手术室中就曾上演惊险的一幕。2021年10月,他接诊了一位怀孕37周、因子宫破裂大出血的孕妇。“子宫破裂属于危急重症手术,且这名孕妇是稀有血型Rh阴性,血库没有同型血,需紧急采集。”他说。

  黄伟容清晰地记得,当时,孕妇血压急速下降,并出现烦躁、心率加快等休克表现。他迅速展开急救,维持孕妇生命体征。随后打开腹腔,将胎儿取出,并结扎断裂的动脉,修补破裂处。经过艰难的手术和抢救,最终母子平安。

2022年9月20日,黄伟容与其他医护人员为病人进行手术。受访者供图

  在科摩罗,黄伟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阿里医生。“‘阿里’在当地是常见的名字,取‘阿里’为名,是希望能够跟当地民众更亲近。”他告诉记者,当地民众对中国医生非常友好,“有一次我偶遇接亲队伍,他们朝我挥手喊‘阿里医生’,还给我送上了喜糖”。面对当地民众的热情,黄伟容称“这是一代代援非中国医生与当地民众建立起来的友谊”。

  在科摩罗的两年间,黄伟容与当地医生及护士成为了好搭档。他时常手绘解剖图,配合手势演示,给当地医生讲解操作原理与技巧,并结合具体病例开展培训授课,向当地护士普及医学知识和基本临床知识等。

  黄伟容称,在当地开展工作期间,他认为最紧迫的是建立起高危孕产妇产后出血预警机制。一旦判断有出血较多或大出血倾向,要立即开通两个输液通道,否则后续可能会出现无法输液、危及生命的情况。“这个机制在我离开前已经平稳开展了。”

  黄伟容所在的妇产科,是莫埃利岛上唯一能够开展妇产科手术的妇产科科室。黄伟容和该科室的另外一名医生,几乎承担了该岛所有的妇产科手术。“两年间,我开展了近500台手术,门诊量达2060余人次,接生160余例。”他说。

  据介绍,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60多年来,广西先后承担向尼日尔和科摩罗两个非洲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的任务,目前共派出医疗队38批次887人次。其中,援科摩罗医疗队共15批次161人次,为上百万人次的当地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并为当地培训上万人次医务人员。

  当前,中国(广西)第15批援科摩罗医疗队接过了援外医疗“接力棒”。今年春节,该批医疗队在科摩罗度过。该医疗队队长潘春熹告诉记者,医疗队参加了中国驻科摩罗大使馆组织的团拜会。“打球、赏花、猜灯谜、写福字,这是一个非常难忘的春节。”(完)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