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提升中藏医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

发布时间:2024-06-02 01:15:35 来源: sp20240602

   中新网 西宁11月10日电 (记者 张添福)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9日消息,该省将通过争取国家高原病医学中心项目落地,提升省级中藏医医院疑难危重症诊治能力,加强高原医学基础理论与高原病、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技术及药物研究等举措,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图为青海省一医疗机构专家讲解眼科知识。(资料图)张添福 摄

  据悉,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已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6个方面24项具体措施。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青海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危急重症、疑难病症、重大疾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有序就医诊疗新格局基本形成;到2035年,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据 中新网 记者了解,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实施方案》提出,要落实《青海建设高原医学研究中心行动方案(2022-2035年)》精神,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争取国家高原病医学中心项目落地。持续推进国家4所高水平医院支持青海省4所省级医院建设工作,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慢阻肺、妇女儿童疑难重症为重点,开展技术攻关,推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转化。

  在持续完善诊疗服务体系方面,《实施方案》提出,要完善中藏医药服务体系,提升省级中藏医医院疑难危重症诊治能力和市州、县级中藏医医院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能力,实施基层中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此外,《实施方案》提出,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方面,以提升创新能力和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为核心,突出高原特色,发挥地域优势,以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为平台,加强高原医学基础理论与高原病、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技术及药物研究。构建医研企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模式,推进重大传染病、重大疾病、高原医学、中藏医、地方病防治等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完)

【编辑:刘阳禾】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社区服务人心暖 - 国际观察|沙伊和解一周年 中东呼唤更多和平力量

社区服务人心暖

发布时间:2024-06-02 01:15:36 来源: sp20240602

“吃了年夜饭,我就77岁啦!”眼前这位红光满面的老人名叫刘惠琴,是苏州高新区浒墅关中心小学的退休教师。每逢周三、周五,她都和朋友们齐聚浒墅人家社区排练室,练习当地的非遗打莲湘、腰鼓舞。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六七年来,刘惠琴阿姨和队友风雨无阻,把技艺练得炉火纯青,隔三岔五还承担着社区的各种演出任务,为社区增光添彩。

记者正靠门边儿上看刘阿姨她们排练节目,远处兴冲冲走来一位老人,手里拿着一沓墨迹未干的红底“福”字。“新年来了,大家都要在家里张贴‘福’字,祈求来年好运。我昨日在社区北广场写‘福’字,一会儿就抢空了,今天我又抓紧写了30张。”浒墅人家社区的老居民许叔林告诉记者。

浒墅人家社区是一个集动迁小区与商品房小区为一体的混合型社区,常住人口约1.5万人,60岁以上占比20%,达3000人。如何让老年人生活丰富多彩,是社区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我们社区最大的功能就在于服务集聚。老人来了以后,上午在这里跳操,中午有提前预订的饭菜配送过来。下午可以听长篇弹词,或者看电影,还有瑜伽课、太极课、书法课,选择可多了。”苏州高新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镇)浒墅人家社区党委书记周昀,领着记者在社区边转悠边介绍。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医联体建设,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下沉的优质诊疗资源。

临近中午,老人们的午饭配送到了浒墅人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志愿者张罗着先把周阿婆的饭菜送过去。周阿婆是一位96岁高龄的空巢老人,每天就餐成了一个大问题。楼栋兼职网格员杜阿姨知道后,想办法为她安排暖心送餐服务,随即由就近楼道的网格员、党员、银发志愿者共10名居民组成了“三色堇”骑士志愿队,担负起给周阿婆每天取餐送餐的任务。

这时,刘惠琴排练完节目,来到日间照料中心吃午餐。“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老年生活可以打100分,‘交关’满意!”刘阿姨一口苏州话“点评”,赢得了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的一片赞同声。

(责编:黄子娟、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