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5G基站超过350万个,数实融合进一步提速

发布时间:2024-05-31 12:25:27 来源: sp20240531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张辛欣)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全国5G基站总数达350.9万个,5G应用在工业领域深入推广,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提速。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

通过高速网络和智能设备,井下作业场景可以“一览无余”,在调度中心即可对矿井重点生产环节远程操控……走进四川嘉阳煤矿,数字技术带来的智慧矿山实践映入眼帘。

嘉阳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与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中兴通讯等合作,企业将5G应用到煤矿开采中,实现了多个场景的少人化甚至无人化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从智慧矿山到智能工厂、智慧物流,数字技术正加快应用到工业生产各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G行业应用已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超2.9万个。

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与浪潮云洲合作构建数字供应链模式,山东中安新能源实现在前端供需实时匹配降低采购成本,在中端对生产、仓储等环节数智改造提升效率,在后端产品全生命过程可追溯,综合效益提升15%。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董事长齐光鹏说,基于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云网边端软硬一体等能力,浪潮云洲已为130余万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已深入制造业研、产、供、销等各环节,覆盖全部工业大类,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个,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9600万台套。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将再出台一批工业互联网细分行业应用指南,并通过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新一轮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等,促进规模应用。

推广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降低数字技术应用门槛——

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已培育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聚焦数字技术服务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将重点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我们将会同产学研用各方,持续推进5G应用规模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赵志国说,将研究出台5G应用发展接续政策,加快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为行业转型发展提供网络支撑。同时持续推动5G-A、5G轻量化等技术演进和产品研发,强化技术储备。

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当前,众多数字领域企业加快技术、产品布局,竞逐人工智能市场。

“每一个企业,每一天都有大量数据产生,它们可能来自设备,也可能来自云端。”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说,联想正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等,在人工智能电脑产业加快发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刘伯超表示,将拓展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等不同环节,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原材料、装备制造等不同行业应用。在通用人工智能方面,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统筹布局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责编:王震、陈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山西永济回应“唐代黄河大铁牛穿花衣”:实为防止雨雪侵蚀 - 广东省东莞市委原常委、市纪委原书记甄瑞潮被查

山西永济回应“唐代黄河大铁牛穿花衣”:实为防止雨雪侵蚀

发布时间:2024-05-31 12:25:29 来源: sp20240531

   中新网 太原1月24日电 (记者 李新锁)铸造于唐代的山西永济黄河大铁牛每晚都会穿上花衣服?针对网络流传的上述视频内容,永济市蒲津渡与蒲州故城文物保护所负责人张朝阳回应称,上述措施通常在雨雪天进行,目的是防止雨雪渗入铁质文物肌体,减少侵蚀。

  日前,一则视频显示,在山西永济蒲津渡遗址上,铸造于唐代的铁牛、铁人、铁山、铁墩等被保安人员用花色罩衣包裹起来,形似穿衣戴帽。视频附文称,“黄河大铁牛在千年之后穿上了花衣服”。

  2001年,“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蒲津渡遗址保护工程完成,包括黄河大铁牛在内的铁器群在发掘原址上被提升了12.2米进行保护展示。

山西永济蒲津渡遗址的铁牛、铁人。武俊杰摄(资料图)

  此前,永济蒲津渡遗址铁质文物对外公开展示,游客可用手抚摸黄河大铁牛等。

  针对“黄河大铁牛穿衣服”一事,众多网友疑虑“此举是否会增加文物的锈蚀程度”,并将其和同为铁质文物的“沧州铁狮子”类比。

  对此,张朝阳表示,铁质文物保护是个世界难题。近期,运城遭遇寒潮天气,气温下降,铁牛所在的黄河滩上水汽较重,冰雪冻融容易对铁质文物造成侵蚀,为减少影响所以“给文物穿上了衣服”。

  张朝阳说,景区目前是免费对外开放,游客仍然可以亲近包括黄河大铁牛在内的铁质文物,上述措施“通常是在晚上,或是雨雪天气时才会采用”,目的是减少雨雪冻融对文物的侵蚀。(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