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购金”热升温 金价或继续维持高位

发布时间:2024-05-31 12:15:17 来源: sp20240531

  “六七万元的已经不算大单了,有顾客一次性就买走了十几万元的黄金首饰。元旦至今,我们的黄金销售同比涨了三成多。”广州东山百货业务部经理戴崇业谈及近期黄金消费,直言“市场火热”,市民们购买黄金热情高涨。

  2024年开年以来,国际金价持续处于高位。在分析人士看来,近期“购金”潮再起,一方面是由于节日因素;另一方面,其他投资市场的行情波动使得投资者倾向于选择黄金等避险资产,预计后续黄金价格将有望继续保持高位。

  黄金市场持续升温

  龙年生肖金受消费者青睐

  “今年节前结婚的人多,春节期间又逢情人节,所以不少消费者来购货提前准备。”戴崇业表示,该商场黄金柜台开年以来卖出了不少首饰金和金条大单,为了更好迎接春节、情人节、“三八”妇女节等消费节点,商场已开始加大优惠促销力度,推出了如“黄金首饰每克直减50元”等活动,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这个足金储金豆金猪罐我们卖得很好,现在年轻人流行攒小克数的金豆,这一个金猪罐里就可以放上百颗金豆。”东百商场的工作人员介绍道,此外,农历龙年即将到来,生肖龙金饰的销售也十分火爆。

  “有的年轻人会把金豆当作零花钱来储蓄,积少成多。”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攒金豆受年轻人青睐,是因为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同时小克数的金豆降低了黄金购买门槛,商家们也借势拓宽了销售渠道、丰富了销售场景。

  国信证券指出,过去几年黄金珠宝行业走势,受益于岁末年初购金需求,农历春节前后整体黄金珠宝板块均出现一定程度上涨。而2024年春节假期时间拉长,且相对去年时间较晚,因此消费者购金周期有望再度拉长。

  除了商场柜台销售外,记者注意到,多家商业银行也纷纷发力黄金业务,推出龙年金条、金币、金章等贵金属产品。由于黄金具有长期收益优异的特点,在投资组合中加入黄金也成为了不少理财产品的新选择。

  金价有望持续保持高位

  专家建议警惕价格大幅波动

  黄金是2023年投资领域表现最为亮眼的资产之一。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全年全球黄金总需求升至4899吨,创下历年新纪录。2023年平均金价达到每盎司1940.54美元,较上年上涨8%。

  “近期国际金价在2030美元/盎司附近徘徊,国内金价在480元/克附近盘整。”对于近期黄金消费投资升温的原因,广东省黄金协会副会长兼首席分析师朱志刚分析表示,目前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表现出逐步降息意向,对黄金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加之央行持续提升黄金储备规模,也提振了市场购金热情。

  2023年以来,全球购金需求持续旺盛,各国央行积极增配黄金储备迹象明显。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黄金储备为7219万盎司,较去年12月的7187万盎司增加32万盎司,我国央行已连续15个月增持黄金。

  不少近期披露上年业绩预告的A股黄金股业绩普遍预增。山东黄金近日披露,预计2023年实现利润总额31亿元至38亿元,同比增长54.51%到89.4%;中金黄金也公告称,预计2023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31.01%到57.21%。

  2024年,金价是否还能持续保持高位?据瑞银集团预测,2024年黄金价格将达到2200美元/盎司。银河证券指出,美联储降息短期落空但中期更为明确,从2024年全年维度来看,美联储将打开降息周期更为明确,在多次降息引导下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持续下行将支撑黄金价格的上涨。

  朱志刚预计,2024年黄金价格有望继续走高。他同时建议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金价高位徘徊,尤其是在春节长假期间可能会风险加大,或会出现暴涨暴跌现象。为了谨防冲高回落,建议控制好自己的仓位,不要盲目追涨杀跌,应该根据实际行情,采取小量分批买入的投资策略。”

  南方日报记者 周美霖 【编辑:刘欢】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湖南深化农村改革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重庆“标本爷爷”6000余件作品 让动植物“重获新生”

湖南深化农村改革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4-05-31 12:15:18 来源: sp20240531

   中新网 长沙3月26日电 (记者 唐小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今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的目标。针对当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不少瓶颈制约,湖南加快谋划新一轮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乡村振兴“人、地、钱”问题。

  盘活“宅资源”鼓起“钱袋子”

  在湖南浏阳市高坪镇双江村,由闲置农房改造而成的“段江华乡村美术馆”经常举办各类画展、美育教学和艺术家交流创作等活动,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35万元,寂静的村庄也变得热闹起来。

  双江村党总支支委吴清介绍,美术馆建成后不久,当地成立了清浏文旅公司,规划建设“美育写生基地”,村民可用闲置宅基地、空闲院落入股,成为民宿小股东,经营所得由三方商议分红。

  2023年,双江村围绕餐饮、住宿等发展的“写生经济”营收超200万元。“为更好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发展写生经济,村里还摸清资源底数,规划整合闲置土地和农房资源。”双江村驻村第一书记肖敬平表示,美育写生基地建成后,预计该村年接待能力将达2万人次,可带动当地农户就业创业80余户,增加当地村民就业200余人。

土地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蔡小平摄

  如果说“土特产”是乡村发展的“潮牌”,那么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便是乡村最大的资源宝库,盘活利用好这份“沉睡”的资产,是增加农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今年,湖南省有20个县市区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到期,其他县市区也将陆续到期。湖南将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整省试点,根据延包时序逐年扩大范围,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顺利延包。

  为更好盘活农村宅基地,湖南将继续探索农村住宅出租、抵押、联营等有效运营模式,在试点地区完善县域内符合条件的农户跨集体申请宅基地的政策,不断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体制机制。

  “还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研究制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出租、抵押等实施细则,推动与国有土地同等规划、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龚昕说,湖南探索以盘活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推进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新时期农村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探索农村产权市场建设,盘活农村各种“三农”要素,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与活力。

  如何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后半篇文章?湖南着重抓好三项试点:即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有偿退出、抵押担保与继承等改革试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村(居)民委员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社分账”试点,探索农民财产权益转化为现实收益的有效途径。

  龚昕透露,湖南还要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适当扩大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金融服务创新试点范围,进一步盘活农村沉睡资产。

  保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乡村产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保障好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筑牢乡村产业发展“地基”?湖南将精准精细保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做到政策“能出尽出”、审批“能快尽快”、服务“能优尽优”、用地“能省尽省”。

  记者获悉,湖南将出台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落实增减挂钩政策改革措施,推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深入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实现用地报批智能组卷、智慧审核。

在湖南东安县,农机正在平整田间土地。蔡小平摄

  该省还要加强数据共享,将各类管控图层叠加集成,为项目选址提供精准的“一张图”服务;对乡村地区出现的新产业新业态采取包容态度,与地方共同探索保障机制;继续在盘活存量土地上精准施策,千方百计盘活存量土地,统筹用好村庄空闲土地,总结推广一批乡村振兴用地典型案例。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湖南也将建立实施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把各类占用耕地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范畴;坚持“以补定占”,实行年度“算大账”,将辖区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

  推动返乡创业促农增收

  周桂娥是湖南永州道县人,2020年在深圳市创办了妞妞服饰有限公司并经营得红红火火,年营业额达2000万元。通过当地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嗅到家乡传统美食商机,她回到道县创业,生产和销售枕头粑粑、麻圆泡、青团、糍粑、鲊肉等道县特色食品。

  “公司从十几号人逐步增加到120余人,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我们正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媒体,把道县传统文化传承和特色产品创新融合,持续扩大销售市场,争取在2025年产值过亿,让更多人能品尝道州味道。”周桂娥表示。

  青年返乡创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创办企业、发展产业,为乡村经济注入活力,同时带来新的文化气息。“我们把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放在返乡创业上。”湖南省委农办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毛朝晖说,湖南将坚持系统推动,牵头部门和相关部门建立指导服务机制,乡村设立指导服务站,发动各级群团组织参与进来,依托湖南在外的商会协会设立联络服务组织,引导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湖南东安县返乡创业青年陈杰发展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李桂林摄

  2024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指出,要开展返乡创业和农民增收促进行动。为此,湖南还要因地制宜加强政策创设,为百万高校师生、千万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供更多务实的“乡土服务”;鼓励各地建立返乡创业特色园区,按照“总部进园区、分厂到乡镇、车间进农家”的思路分级布局,增强园区吸纳力和承载力。

  此外,通过探索放开农村落户限制,湖南要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及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与农村户籍挂钩的相关制度,加强农村金融创新,多途径保障用地需求,全力支持返乡创业,力争全年新增返乡创业市场主体20万户以上。

  毛朝晖表示,湖南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尽快见效的若干措施》,从增强农业质效、稳步增加经营净收入,促进就业创业、快步增加工资性收入,深化农村改革、逐步增加财产净收入,强化政策扶持、同步增加转移净收入等四个方面,多渠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力争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GDP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三个高于”目标。(完)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