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3小时高空作业1.5公里

发布时间:2024-06-02 01:04:14 来源: sp20240602

  本报记者 孙宏阳

  大年初四凌晨,随着14号线最后一班地铁列车入库,14号线接触网检修工程师刘德龙和同事们在夜色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地铁14号线采用接触网供电,接触网就是列车运行的动力源。因此,保证接触网安全可靠、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今年是刘德龙在京港地铁工作的第11个年头,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地铁停运后,对地铁供电设备进行巡查、维护等。

  “有同事管我们叫‘蜘蛛侠’,因为我们经常要在高空接触网间穿梭,进行检修、装设备、调参数、拆除、维护等作业。”刘德龙说。

  记者采访当夜,刘德龙团队的主要工作,是对张郭庄至园博园区间的接触网进行巡检维护,在3小时内完成1.5公里高空作业。

  午夜钟声敲响,时针划过零点,刘德龙组织同事在张郭庄站站台上,进行下轨前的安全和技术交底会,并对所有工具进行清点、检查确认。“今天我们需要携带的工器具、零件大大小小有20多种,最重的是接触网维修梯车,组装后整体重量大约两百多斤。工作结束后,我们必须确保所有检修工具、物料全部带回。”

  半小时后,刘德龙和组员来到张郭庄至园博园区间线路上,拿起验电器对接触网验电,再次确认已断电后,刘德龙举起绝缘杆挂上了接地线。确保安全后,大家开始巡检。

  他们负重5公斤的工具包,攀爬到离地5米左右的接触网维修梯车上,开始对接触网部件进行检查及紧固。检查完一个点位,再由其他6名同事推着梯车前进。

  “一颗螺丝钉发生松动,一个部件发生裂纹,都会影响列车运营安全,因此我们要特别细致地巡视,及时发现接触网存在的问题点,才能对症下药,确保安全!”刘德龙说,接触网检修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检修测量需精确到2毫米,过渡段高差不能超过5毫米,这要求“蜘蛛侠”们必须重活巧干。

  寒夜的高空中,刘德龙腰缠保险绳、肩挎工具箱、手上捏着扳手,正用力矩扳手对每一个螺帽进行紧固。不同型号的螺栓紧固的力矩大小不一,需要熟练地记住每种螺丝的型号及紧固力矩,这对接触网检修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各种设备的参数、标准、位置早已印在了我们检修人员的脑子里,这也是我们必备的技能。”刘德龙介绍说。

  检修工作从零点30分开始,持续到凌晨3点30分,室外温度已是零下。刘德龙说,“为了保障设备维修质量、确保供电安全,我们优化了作业方式,高空作业人员每半小时至一小时进行轮换。公司还为我们配备了防寒大衣、防寒帽、防寒护膝、冬季棉靴、防寒手套,全副武装。”

  今年已是刘德龙第5年没有回河北老家陪家人过年了。5年来的春节,他都坚守在新春保障的最前线。

  “日落而作,日出而息”这句话是对地铁接触网工的真实写照。为保障地铁列车的行驶安全,隐匿于夜空下的“蜘蛛侠”,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守护万千乘客的安全出行。 【编辑:葛成】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从“养老”到“享老” 银发经济堵点亟待疏通 - 陕西法院重拳打击电信网络犯罪

从“养老”到“享老” 银发经济堵点亟待疏通

发布时间:2024-06-02 01:04:15 来源: sp20240602

原标题:从“养老”到“享老” 银发经济堵点亟待疏通

3月初的长沙春寒料峭,泰康之家湘园内外却各有景致。屋外,曲廊亭榭银装素裹,道旁青松挂满霜花;屋内,满头银发颐养老人,围炉煮茶兴致勃发。泰康之家湘园负责人谢杰向记者介绍:“目前全国泰康之家已有约1.2万老人在享受‘五位一体’的生活方式,这里既是老人们温馨的家、高品质医疗保健中心、开放的大学和优雅的俱乐部,也是他们心灵和精神的家园。”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泰康之家只是全国老年消费生态映射的一角,但由此可见,银发族对老年生活的追求已经从“养老”逐渐转变成如今的“享老”。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60岁以上人口近3亿人,预计到203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超过30%。

在此背景下,如何发展养老生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享、老有所乐,进而推动银发经济成为“朝阳产业”,正待多方协力破题。

政策首提:

顶层设计支持银发经济发展

老年人能不能吃上饭、吃好饭是子女最为牵挂的事情。在长沙市望城区雷锋社区食堂,记者看到许多老人前来用餐。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告诉记者,这里的菜肴无论是色香味形还是营养搭配都十分讲究,仅需12元就能在家门口享用到四菜一汤的丰盛餐食。

据了解,雷锋社区是湖南发展集团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签约的社区之一,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长沙市签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78家,开办运营75家,助餐服务达到17万余人次。

除了基本的养老需求,一些高品质、多样化的适老产品也越来越受到银发族的青睐。记者在可孚医疗旗下的健耳听力验配中心看到,一位听觉退化的老人正在验配师的帮助下挑选着适合自己的助听器,当清晰低噪的声音传至老人耳中时,满意欣喜的笑容在他的脸上绽放。

可孚医疗投资者关系经理罗晓旭向记者介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健康消费意愿的持续提升,老年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缺口正逐步扩大,近年来公司听力业务发展迅速,旗下健耳听力收入规模从2021年不到7000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1.2亿元,2023年也保持了较为乐观的增速。”

不同于传统的适老产品,山东青鸟软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将数字科技与养老运营服务相融合,实现养老产业的创新突破。总经理张登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以全域智慧康养平台、各级运营服务指导中心、青鸟颐居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为依托,连接政府、企业、老人和社会各行业优质资源,建设养老服务生态圈。截至2023年11月份,公司运营智慧养老平台78个、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中心站398个、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及运营3.6万余张。”

在当前多元化的适老产品供给中,不难看出,银发经济已从过去的零星散发逐步向产业归集过渡,但如何更好地满足适老需求,促进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仍需从顶层设计上予以支持和指导。

在此背景下,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应运而生。2024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此外,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老年用品政策的倾斜力度,并印发实施《促进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大力培育智慧健康养老产业。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科技委主任王永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政策从老年群体需求出发,在供需两端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相信随着政策的落实和推进,未来由政府牵头搭建、社会资本参与的银发经济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完善。”

疏通堵点:

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银发经济作为新兴经济产业,市场空间巨大。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从2020年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约4.3万亿元增加到约40.6万亿元。面对如此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效市场如何结合有为政府充分把握银发经济机遇,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基于湖南发展集团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社区养老的运营经验,总经理徐志刚表示,当前养老体系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公司成立以来围绕适老服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但目前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运营近7年累计亏损一千余万元。养老产业现在仍过多依赖政府资源和行政督办,还未形成成熟的产业体系,建议从政策、资金、产业协同等多方面发力,促使养老产业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集群。

常年深耕养老产业的青岛国君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明强则认为,养老体系专业人才匮乏阶段性限制了银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赵明强说:“适老化改造面临着技术门槛高、专业人才缺乏等难题,目前市场上从事适老化改造的技术人员数量较少,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老年受众理念守旧也是制约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一大堵点。北京市丰台区老年大学教育工作室主任马格军在开发高质量课程体系以及招揽教育人才时有感而发:“目前受众对老年教育知识付费的积极性不高,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老年教育体系,不能仅依靠政府投入与公益扶持,仍需在产业结构以及消费理念上形成根本转变。”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还处于粗放发展的阶段,各产业环节相对孤立,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建议:“在明确的政策指引和支持下,市场供给侧应因需而动,加强高质量适老产品的供给和匹配,需求侧也需社会各界配合做好宣传引导,助力适老产品接受度的整体提升。”

从有到优:

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银发经济正处于从无到有的初级阶段,在政策引导以及多方协力打通痛点堵点后,产业要实现从有到优的质变转型,仍需从物质保障和精神需求两大方面共同构建高质量发展坚实底座。

“手有余粮,心里不慌”,保障银发族的钱袋子安全,实现其金融资产的稳健增值,是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以往老年群体多购买定期存款、记账式国债等产品进行理财,如今金融机构根据老年群众日益增长的理财需求推出了多元化的金融产品。

中国工商银行省级分行养老金业务部工作人员李伟(化名)向记者介绍:“以工行为例,目前构建了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板块的业务体系,在基本养老保险、年金管理、个人养老金、长辈客群服务、养老产业金融等领域确立了领先的市场地位,以实际行动助力‘老有所依’。”

在物质保障的基础上,更多的社会力量在如何进一步满足银发族多元化精神需求的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丰台区老年大学,针对老年群体的AI应用公开课一经推出便满额。“当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老年大学也应当与时俱进,推出适合老年人的新科技新业态相关优质课程,以满足老年群体对新生事物的知识渴求。”马格军说道。

总而言之,对银发族需求深度挖掘并在供给侧推动精准服务和供给优化,已成为当前提振内需的重要抓手。不过,陈端也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步入银发族的群体将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特征,因此在政策护航、产业发力、社会引导多管齐下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还需借助数字化手段和高科技工具赋能,才能把分散、潜在的长尾需求更好地转化为银发经济的市场潜力。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