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今日正式开通运营

发布时间:2024-06-02 21:50:51 来源: sp20240602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北京时间10月17日16时35分,G1137次动车组列车从印尼雅加达哈利姆车站开出,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列车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两地最快46分钟可达,这标志着印尼迈入高铁时代,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国铁集团国际部负责人介绍,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线路全长142.3公里,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始自雅加达市,途经勿加泗市、勿加泗县、卡拉旺等县,终至万隆市,设有哈利姆、卡拉旺、帕达拉朗、德卡鲁尔4座车站。

  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初期,雅加达至万隆间开行动车组列车14列,雅加达哈利姆站至卡拉旺、帕达拉朗、德卡鲁尔站的最快运行时间分别为12分、30分、46分。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流变化,灵活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更好满足沿线民众出行需求。

  雅万高铁动车组是中方企业采用时速3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先进成熟技术,适应印尼运行环境和线路条件,融合印尼本土文化设计制造的,具有技术先进、安全舒适等特点。每列动车组编组8辆,设VIP、一等、二等座席,总定员601人,可重联运行,配备了残疾人卫生间、盲文引导标识等无障碍设施和售货柜、咖啡机、微波炉等设备,可为旅客提供良好乘车体验。

  雅万高铁各大车站呈现“一站一景”鲜明特色,突出现代功能、彰显印尼文化,融合了西爪哇岛优美自然景观和当地“编织文化”,配备了先进完善的服务设施和智能化客服信息系统,与轻轨、公交、出租车等市政交通无缝衔接,旅客乘坐高铁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位于首都雅加达的哈利姆站成为印尼最大铁路客运车站,站房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500人候车。帕达拉朗站是全线唯一一座与既有普速铁路互联互通的车站,可实现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顺畅换乘。

  雅万高铁沿线地质环境复杂,工程建设难度很大。中印尼参建单位充分借鉴中国高铁建设成功经验,坚持生态环保理念,加强勘察设计和施工组织,强化安全和质量控制,科学有序、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选线最大限度绕避滑坡、火山等不良地质,创新设计减隔震性能更好的桥梁、平顺度更高的无砟轨道、功能更强的列车运行控制等先进系统,高标准建成了13座隧道和56座桥梁。

  雅万高铁建设过程中,大量采购使用印尼本地生产的水泥等原材料,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大量招聘印尼员工参与工程建设,累计为当地带来5.1万人次的就业,培训印尼员工4.5万人次。

  该负责人介绍,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前,中印尼双方精心组织相关单位对各专业设备进行了联调联试、检测验收和安全评估,对轨道状态、弓网性能、列车控制、通信信号系统等进行了综合优化调整,确保线路完全具备开通运营条件。精心选拔了运营管理和设备维护人员,进行了严格培训考试,确认具备上岗资格。印尼交通部已于9月29日向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颁发了商业运营许可证。

  该负责人表示,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雅加达至万隆间的旅行时间大幅压缩,极大改善当地交通条件,便利沿线民众出行,带动商业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加速度、提供新动能,对深化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加快推进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实景图”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雅万高铁车票可通过沿线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以及“Whoosh - Kereta Cepat”APP、KCIC官方售票网站(https://ticket.kcic.co.id/webTrade)等渠道购买。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郑连凯) 【编辑:曹子健】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向好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影响 - 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王均金:“浙商拒绝躺平”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向好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影响

发布时间:2024-06-02 21:50:52 来源: sp20240602

   中新社 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刘亮)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具有韧性和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

  刘爱华指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发挥,推动中国国内需求持续恢复,内需主动力的作用更加突出。一季度,中国内需贡献率达到85.5%,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是73.7%。从1至4月份消费领域和投资领域情况看,总体保持恢复态势。4月份,中国货物进口额同比增长12.2%,明显快于出口增速,反映了国内需求回升的良好态势。从生产领域看,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的产销率达到97.4%,继续处于较高水平。从企业预期看,4月份PMI中新订单指数是51.1%,仍处于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领域的市场需求继续恢复。

  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刘爱华介绍,1至4月份,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7%,外贸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中国的贸易伙伴丰富多元,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具有比较强的韧性和竞争力。

  她强调,尽管经济持续回升仍然面临一定困难和挑战,但是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经济内生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不断改善,中国有能力、有韧性应对外部冲击,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会改变。(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