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发布时间:2024-05-30 12:20:41 来源: sp20240530

  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锐财经)

  春节假期刚过,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在浙江,当地举行2024年全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江西,总投资6805亿元的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在广东,佛山等地相继启动新春集中开工项目建设。分析指出,各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传递了扩投资提速的信号,有利于提振信心和预期,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

  开工项目数量多、投资金额大

  2月18日,龙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江西南昌瑶湖科学岛一期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江西省在这里举行2024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139个项目总投资680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64亿元。

  同一天,600多公里外的浙江嘉兴,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333个项目总投资9770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14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43个。

  春节假期后各地纷纷集中开工重大项目,项目数量多、投资金额大成为一大特点。在陕西西安高新区,集中开工32个项目、总投资346亿元,并签约落地42个项目、总投资512.5亿元;在河北雄安新区,一季度开工项目共56个,总投资391亿元,年度预计完成投资280亿元;在广东佛山,全市集中开工12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85亿元。

  高质量发展是各地普遍突出的重点。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2月19日举行2024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项目涵盖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行业领域。湖南娄底9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包括智能制造产业园、钛材料产业园、电子陶瓷基地等项目。江西省一季度集中开工重大项目涉及新型基础设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其中产业项目投资超过一半。

  多地推进全年项目部署安排

  各地加快已具备条件项目集中开工,也在持续推进全年项目部署安排。

  2月18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在会上介绍,今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8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数量超过一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4大类产业汇集项目370余个、年度投资额约1500亿元。“我们将发挥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指挥部机制作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问题,并组建重大项目督导服务组,扎扎实实推动这批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见效。”艾学峰说。

  2月19日,上海发布2024年重大工程清单,计划安排正式项目191项。江苏今年重大项目清单共安排项目510个,包括实施项目450个、储备项目60个,实施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408亿元。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省重大项目数量规模同比大幅增加,项目总数增加112个,增幅33.1%;年度计划投资增加738亿元,增幅13%。其中,基础设施项目数量、年度计划投资分别增加38个、440亿元,支撑性电源及海上风电项目数量规模有较大增长。

  进一步拓展有效投资空间

  重大项目建设有力促进投资,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扩投资?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切实提高投资综合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说,今年将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政府投资更多投向打基础、利长远、固根本的能力建设项目,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围绕民间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将持续做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加大对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司长孟玮表示,去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截至今年1月末,已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1591个,总投资规模19808亿元。“我们将持续做好这项工作,畅通项目信息获取渠道,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到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来。”孟玮说。

  袁达表示,今年还将推动降低投融资成本。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强化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协同配合,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加强项目资金、用地、用海、环评等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审批手续,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

  邱海峰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天文学家发现56个“变脸”活动星系核 - 王毅:单边行径和保护主义必将被历史车轮碾碎

天文学家发现56个“变脸”活动星系核

发布时间:2024-05-30 12:20:43 来源: sp20240530

科技日报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陆成宽)记者19日获悉,利用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的早期科学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新发现56个“变脸”活动星系核以及44个“变脸”活动星系核候选体。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

活动星系核是星系中心极其明亮的致密区域,其辐射非常剧烈,是宇宙中最亮的持久电磁辐射源之一。“变脸”活动星系核是一种特殊的活动现象,就像川剧变脸一样,它们的活动形态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转变。这种快速“变脸”事件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对理解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过程与宽线区结构,以及活动星系核与星系协同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此前斯隆数字巡天项目(SDSS)发现了百余个‘变脸’活动星系核,郭守敬望远镜也有若干发现,但‘变脸’活动星系核背后的物理机制仍然未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薛随建说,DESI计划拟观测数百万个活动星系核和类星体,通过建立大统计样本来揭示“变脸”活动星系核背后的物理机制。

DESI计划能够高效地对全天的目标完成快速光谱拍摄,提供前所未有的海量光谱数据。“借助于此,我们通过对比斯隆数字巡天与暗能量光谱巡天的光谱,同时结合美国兹威基瞬态研究设施(ZTF)的测光观测,就可以系统性地搜寻潜在的‘变脸’活动星系核,并开展统计分析。”DESI计划国际合作理事会成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邹虎说。

“在这次研究中,我们发现了活动星系核的不同类型发射线‘变脸’事件,并限制了发射线‘变脸’的顺序。同时,我们的研究显示,‘变脸’可能是活动星系核演化的一个特殊且必经的阶段。”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郭威坚博士说。

据悉,目前DESI已经完成了50%的观测任务,已发现的类星体与活动星系核的光谱数量已超过300万条。届时将有超过1000个“变脸”活动星系核被发现,这将推动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变脸”活动星系核的物理机制。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