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 南北方游客跨地域出行 体验不一样的过年味道

发布时间:2024-06-02 21:51:24 来源: sp20240602

  央视网消息:春节假期,很多旅客选择外出过年。记者从国铁沈阳局了解到,往年北方游客前往南方的较多,占比在70%左右,南方游客到北方的较少,占比在30%左右。而今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过年,在沈阳、长春、大连、长白山、延吉等旅游热门城市,列车上座率基本达到100%,其中南方游客人数占比超过了60%。南北方游客跨地域出行,双向奔赴,去体验不一样的过年味道。

  吉林省长白山脚下的安图县二道白河镇红丰村。 今年冬季,来这里旅游的南方游客比往年多了好几倍。

  云南游客 满丹萍:我是从云南大理(过来的),第一次来东北,就是想带着孩子们来感受一下东北的这个寒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南方游客选择到北方过年,交通越来越便利是重要原因。 2021年,敦白高铁开通运营,风景区所在的安图县一夜之间拥有了安图、永庆、长白山3座高铁车站。为服务好从南方来东北的游客,铁路长白山站推出“一键畅游”小程序,为游客提供吃、住、行、玩的全套攻略。

  国铁沈阳局长白山站站长 李洪伟:我们车站已经和当地30多家景区、宾馆进行了合作,游客可以凭到长白山(站)的电子客票,享受游玩、餐饮、住宿8到95折不同的优惠。

  高铁带动当地民宿和冰雪产业发展,餐饮行业也因此受益。东北特色美食深受南方游客的喜爱。

  浙江游客 杨晗青:我是浙江金华来的,然后就选了这吃一下东北菜,然后我妈比较喜欢吃这个鱼,我爸也是第一次吃这个锅包肉。

  记者发现,往年过春节,客流流向单一,基本节前都是从大城市往全国各地流动。特别是东北、西南地区,都是到达客流激增,出发列车几乎空驶,而今年,出发到达客流都激增的情况让往年一头热的现象有了彻底的改变。以长春到海口的Z384次列车为例,这趟列车的上下行上座率基本都达到100%,反映了过去节前春运的到达热变成了双向热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前往海南的东北旅客中,“老人+孙辈”的组合特别多。

  旅客 郭女士:我们老俩在长春上的车,带着我的大孙子,上海口去过年去,我们在海口买房子了。

  Z384次列车列车长 张军:随着春节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东北籍旅客去往海南过年,特别是老年和儿童旅客居多,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一群体,我们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为旅客营造温馨的旅行环境。 【编辑:梁异】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彩云之南》创新亮相“八点见”发布会 数字技术助推民族音乐发展 - 宜宾至威信高速公路(四川境)建成通车

《彩云之南》创新亮相“八点见”发布会 数字技术助推民族音乐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02 21:51:26 来源: sp20240602

 日前,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3月30日晚,随着动人的旋律响起,论坛重点打造的活动之一——“技术赋能·八点见”创新项目发布会拉开帷幕。这一别开生面的开场节目《彩云之南》,由人民网数字人白泽、新华网数字人筱竹携手人民网记者梁爽,以及15位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的少数民族师生共同演绎完成。在北京元客视界的运动捕捉技术支持下,数字人白泽形象灵活生动,动作流畅自如;歌曲的编曲、混音和人声分别由歌帮AI音乐和华音·大纵AI人声提供支撑,实现了真人歌手、舞者,与虚拟数字人、数字蝴蝶的梦幻联动,展现着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限可能。

“借助AI手段重新编曲,结合数字人互动演绎,这首创作于20年前的老歌有了新的风采。”《彩云之南》词曲作者、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何沐阳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当“根源”的民族元素与“现代”的流行元素,以及“未来”的技术手段相融合时,自然而然能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展现出引领性的艺术魅力。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些技术的赋能,不仅为内容创造注入了全新活力,更推动了形式的多元创新,让传统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何沐阳认为,在AI技术的驱动下,音乐可能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艺术理想,更是成为一种巨大的科技变量。这样的改变使得人人皆可成为作曲家,人人皆可成为音乐制作人。面对未来音乐市场的变幻莫测,业内人士需要深入思考并积极应对。他强调,“我们要致力于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紧密关注时代变化发展,并善于运用AI技术推动音乐创作的进步。”

“除了《彩云之南》,我写的《坐上火车去拉萨》,还有《达坂城的姑娘》《成都》《漠河舞厅》《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歌曲,每一首都蕴含着独特的地域风情。”何沐阳认为,音乐在传播上具有强大的能量,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界限,将人们的心灵紧紧相连。这些富有地域特色的歌曲,通过广泛传播,不仅为当地文旅发展注入生机活力,更激发了无数人对这片土地的向往和好奇,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大地的独特魅力。

在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当下,民族音乐如何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吸引更多年轻人?何沐阳表示,在内容层面一定要守住根源,因为每一个地方的民族音乐都有其独特的构成和表达方式,这是形成独特魅力的关键。同时,在表现形式上,则要大胆创新,融合更多现代的表现手法。“这几年的国潮古风已经展现出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融合各种形式和技术,让年轻人感受到这是现代的、时尚的、潮流的,就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认同感。”

(视频拍摄:王晓啸、皇甫万里;视频剪辑:皇甫万里)

(责编:方经纶、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