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杯奶茶 包装费6元 知名奶茶店被指“包装刺客”

发布时间:2024-05-27 08:41:56 来源: sp20240527

  消费者

  在霸王茶姬小程序上买了6杯奶茶,被收取了6元包装费。6杯奶茶装在2个包装袋里,其中一个袋子装了4杯,一个袋子装了2杯。

  包装费为何按照杯数累计计费?

  奶茶店

  外卖点单时收取的包装费实际上是保温袋费用。

  保温袋大小不同,价格不同,单杯保温袋1元、双杯保温袋2元、四杯保温袋4元,平摊下来刚好是一元一杯,让大家误以为是按杯收取。

  近日,上海的消费者周先生向媒体反映,在霸王茶姬官方小程序上购买了6杯奶茶外卖到家,结果看订单时发现被商家收取了6元的包装费,包装费按照杯数来累加计费,但实际上6杯奶茶只装了2个包装袋。

  周先生质疑,一个包装袋可以装4杯奶茶,但实际上包装费却按照杯数来收,这样很不合理。

  对此,霸王茶姬方面回应红星资本局,堂食会赠送包装袋,而小程序外卖点单时收取的包装费实际上是保温袋费用。其解释,包装费不是按杯收取,而是按保温袋收取。

  记者注意到,11日下午,霸王茶姬已修改官方小程序外送保温袋的购买规则,取消送一杯加一元的包装费,改为自主选择是否需要保温袋。

  对于奶茶外卖收取保温袋等包装费用服务,除了霸王茶姬外,红星资本局发现,喜茶、奈雪的茶和茶颜悦色也收取打包费等费用。其中喜茶和茶颜悦色的小程序默认每件商品收取1元,奈雪的茶小程序推荐使用的保温袋也是1元/杯但可以不勾选。

  1

  2个袋子收了6元 消费者质疑包装费

  周先生告诉记者,有几位朋友近日来他家做客,大家想喝点奶茶,于是他选了“霸王茶姬”下单。

  “我是在它的官方小程序上下单的,一共选了6杯,总金额是126元,其中包装费6元,配送费4元。”周先生说,外卖骑手将奶茶送到家后,他看到6杯奶茶装在2个包装袋里,其中一个袋子装了4杯,一个袋子装了2杯。

  这个包装费究竟是按照什么标准收的?周先生又通过小程序下单试了下,发现是按照杯数计费的——点1杯收费1元,3杯收费3元,6杯收费6元。

  周先生提出质疑:包装费应该是收取的包装袋的费用,一个包装袋明明可以装4杯奶茶,也就是说点1杯奶茶和4杯奶茶都只需要用一个包装袋,但实际上包装费却按照杯数来收,这样很不合理。

  此事被曝出后,立即上了热搜,此事被网友戏称“包装刺客”。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也有其他消费者反映过霸王茶姬外卖点单的包装费问题。有消费者称,自己此前聚餐时在霸王茶姬小程序上订了19杯奶茶,结账时发现需要支付19元包装费,而实际送到时只有5个包装袋,这让她非常不能理解,“在现场买茶饮包装袋都是免费给的,外卖就收那么多”。也有网友认为,这样默认“按杯收取”包装费,有“打闷包”之嫌。

  对于包装费的收费标准问题,记者电话咨询了“霸王茶姬”一家门店的负责人,对方回复,小程序后台是公司统一开发的,收费标准也是统一制定的,门店只是执行。他解释,外卖打包使用的是特制的保温袋,所以会收取袋子的材料费用。至于包装费为何是按照杯数收取而不是按照袋子的数量收取,他表示会将此意见向公司反馈。

  2

  商家:保温袋收费 小程序取消默认勾选

  对此,霸王茶姬方面回应红星资本局,堂食会赠送包装袋,而小程序外卖点单时收取的包装费实际上是保温袋费用。其解释,包装费不是按杯收取,而是按保温袋收取。保温袋大小不同,价格不同,单杯保温袋1元、双杯保温袋2元、四杯保温袋4元,平摊下来刚好是一元一杯,让大家误以为是按杯收取。外卖保温袋收取标准全国统一,也在小程序上进行了价格公示。

  红星资本局搜索霸王茶姬小程序发现,下单页面可以选择“保温袋”选项,并附有“推荐选择”提示,但并未默认勾选。保温袋的价格对应奶茶杯数,下单1杯、6杯、10杯奶茶的保温袋价格分别为1元、6元和10元。

  据媒体报道,11日下午,霸王茶姬紧急修改了官方小程序外送保温袋的购买规则,取消送一杯加一元的包装费,改为自主选择是否需要保温袋。

  但截至发稿,在外卖平台上,打包费依然在收取,1杯1元、2杯2元……

  该说明中并没有明确打包费的收取标准。

  霸王茶姬是一个创办于云南的新式中国风茶饮品牌,首家门店于2017年11月在云南昆明开业,茶饮产品以原叶鲜奶茶为主,覆盖纯茶、鲜果茶及周边相关衍生产品,价格定位在16-25元之间。第三方平台显示,截至1月11日,霸王茶姬拥有门店3189家。

  外卖包装费 刺痛食客

  专家:应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线上点奶茶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消费习惯。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收取包装费的并不仅仅“霸王茶姬”一家,各大奶茶品牌对于外卖包装费的收费标准并无统一标准,消费者一不留神就会遭遇“包装刺客”。

  记者在“喜茶”的官方小程序下单,选择外卖的话同样会收取一笔包装费,金额也是根据杯数进行累计。点开“外卖打包费”的说明,上面解释了收取规则,是按照“每件商品收取1元”的标准收费。如果是门店自取的话,则不收取打包费,但有一个推荐使用保温袋的选项。店员称,这种特制保温袋可以“保冷保热,锁住新鲜口感”,如果选择使用的话,需要额外付费,也是按照杯数进行收费。

  记者又通过“奈雪的茶”小程序下单,选择外卖时系统默认不收取包装费,但是有个推荐使用保温袋的选项,如果勾选的话,则要按照1杯/元的标准额外收取包装费。店员回应,普通包装袋不收费,保温袋需要收费。

  而在“一点点”“七分甜”官方小程序下单,选择外卖或自取均不收取包装费,其提供的也是普通包装袋。

  针对点奶茶外卖还要收取包装费的情况,不少消费者认为,如果奶茶包装使用的是特制的保温袋,那么进行额外收费可以理解。毕竟奶茶需要保持温度才能保证口感。但是必须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且收费标准要合理。

  强制收取包装费,标准还不透明,就让人很不舒服。

  不少网友指出,像“霸王茶姬”这样默认“按杯”收取包装费,有“打闷包”“薅羊毛”之嫌,既没有明确告知,收费标准也有失公平。

  对此,法律界人士指出,奶茶商家为了保障奶茶口感,提供保温袋包装,是一种增值服务,可以适当收费但不能强制收取,而应该给予消费者选择的空间,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是否使用保温袋。而且收费标准需要向消费者进行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否则就构成捆绑销售,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程璐洋

  综合澎湃新闻、新民晚报 【编辑:刘欢】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报考人数减少 释放研究生教育改革新信号 - 密集空袭、坦克突入……加沙南部战火熊熊

报考人数减少 释放研究生教育改革新信号

发布时间:2024-05-27 08:41:57 来源: sp20240527

原标题:报考人数减少 释放研究生教育改革新信号

   “考研热”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比去年下降36万人。对此,有人颇感意外,也有人认为不必大惊小怪。笔者以为,近几年考研报名人数持续保持高位,“触顶反弹”是正常现象。这也表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已进入超大规模的新阶段,急需在招生考试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报考规模受供需两方面影响

   2017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达201万人。2020年报考人数突破300万,达341万人。2022年报考人数突破400万,达457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80万人。2023年报考人数为474万人,仅比上一年增长17万人,增速明显放缓,已显露调整的迹象。2024年报考人数的负增长,可以看作上一年调整的延续。

   总体而言,硕士研究生报考规模主要受到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

   从生源供给角度看,应届本科毕业生是我国硕士研究生生源主体。有数据表明,应届生占到了考研人数的一半以上。近年来,我国普通本科招生规模增幅明显下降,硕士生源增长空间逐渐收窄。2016年,我国普通本科招生405万人,2021年招生444.6万人,五年间增长40.6万人,年均增长仅8万人左右。从普通本科毕业生规模和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对比来看,2017年普通本科毕业生384.2万人,是当年报考人数的1.91倍。2022年,普通本科毕业生471.6万人,已与当年考研报名人数基本持平。这表明,今后本科毕业生工作后再考研的生源“储备”也会持续走低。

   从读研需求角度看,一方面,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的激增与求职环境和就业压力密不可分。而目前,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求职逐步回到常态,考研不再是一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无奈”选择,报考人数下降也就顺理成章。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日趋扩大,为本科毕业生读研提供了更多渠道,在职读研成为许多学生的理性选择。2017年,我国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分别为32万人和40.2万人,专业硕士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术硕士,占当年硕士招生总数的55.7%。2021年,专业硕士招生规模达到64.9万人,比2017年增长了24.7万人,占当年硕士招生总数的61.8%。

   因此,考研人数下降是正常现象,并且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将会保持相对稳定,或进一步小幅下降。

  发挥研究生招录的先导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但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研发人员比重等指标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同时,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都需要进一步合理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和考研报名人数“触顶反弹”之间的张力,对如何更好选拔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上,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采取培养单位自行组织考试、推荐免试、全国统考三种方式,其中,单位自考所占比例较小且逐步收缩,推荐免试主要限定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从全国统考情况看,招生单位考虑到命题、阅卷过程中的巨大压力,通常会鼓励各院系采用国家统一命题试卷。此举降低了出错风险,减轻了招生单位的责任与压力,但无疑也淡化了本单位学科专业特色,弱化了人才选拔的针对性。如何让更多培养单位加大自主命题力度,凸显本单位学科专业招生考试命题特色,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同时,随着专业硕士招生规模扩大,在职攻读学位、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人才培养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要解决好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发展问题,重点是分类培养、分类评价,但如何进一步增强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考试适应性,把那些最适合、最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此外,相对独立的硕士层次人才培养是我国学位制度的传统和特色。但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硕士毕业生直接到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加强对硕士层次教育功能定位和培养理念的再认识也颇为关键。特别是在继续提高专业硕士招生比例的同时,应立足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进一步扩大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直博生比例,实现硕士、博士教育有机衔接。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进入超大规模的新发展阶段,牢牢把握我国研究生教育及其经济社会基础的超大规模性和复杂性,是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下降,尽管是普通本科招生规模趋于稳定后的正常现象,但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信号。

   充分发挥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先导性、纽带性作用,深入推进管办评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学科结构、区域布局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有效解决高端人才短缺问题的内在要求。

   (作者:赵世奎,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