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弛感”激发创造力 都市白领在“连接”中疗愈与成长

发布时间:2024-05-31 02:49:50 来源: sp20240531

   中新网 重庆11月7日电 题:“松弛感”激发创造力 都市白领在“连接”中疗愈与成长

  作者 张霁雯

  继“特种兵”“citywalk”“找搭子”后,“松弛感”成为人们又一津津乐道的热词。快节奏已成常态的当下,比起“诗和远方”,当代年轻人更乐于追求身边的“小确幸”,在日常中寻觅一份“治愈系”文化。这个秋天,重庆的都市白领们正在“内卷”和“躺平”中寻找一个悦纳自我的出口......

  有趣又治愈 更适合都市白领的活动体验

  香囊DIY、秋叶拼贴画、曼达拉编织......10月24日,晚秋疗愈生活节在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互联网园(以下简称互联网产业园)开启。午间时分,离开办公桌的园区白领们回归自然,通过自己的双手,肆意创作、静心打磨,用一花一叶创作一段秋天的回忆。

  敲敲打打中,马帅与伙伴们一同完成了一幅植物拓染布,看着一片片树叶跃然于布上,她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个美好瞬间。作为参与者,富有趣味的体验令她感到欣喜,而作为香氛品牌创始人,她也在现场带来了为“咖啡续命党”提神的咖啡香氛蜡烛,成为活动的共创者。

图为职业天赋探索沙龙现场。 刘志诚 摄

  “香氛可以带给人情绪上的疗愈和愉悦,跟此次活动主题契合,我们就欣然加入了。”马帅说,“此前的职业天赋探索沙龙、落日八段锦都很有趣,“我现在每天都练八段锦,咱们中式功法对养生、放松身心颇有帮助。”

  互联网园二期入驻企业员工李赓便报名参加了天赋探索沙龙。10月11日晚,在19栋3层的小小空间,活动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大家打开话匣子,共诉自我成长,激发对未来的想象。

  “讲师从时代背景、发展趋势、行业赛道等方面做了分享,带大家识别天赋,构建自我优势。”李赓告诉记者,这场沙龙让他对所从事领域的机遇和方向有了更多认识,相信对大家也有所启发。

  扩大“朋友圈” 激发创新点子

  野餐英语角、普拉提、动物流......从个人成长到职业分享,从身体探索到肢体疗愈,从自由表达到国际化社交,由两江产业集团联合YOUNG CHIC空间共同打造的“轻松成长季”正将多维度的社群活动,不断植入互联网产业园,打造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社交空间,去营造人与自然连接的关系。

  “连接”是YOUNG CHIC主理人刘志诚给出的关键词:“除了工作和家庭之外,我们希望年轻人与身边的人和事更多地连接起来,YOUNG CHIC创立的初衷,便是帮助大家重新建立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在自带“松弛感”的互联网产业园,刘志诚惊喜地发现,企业员工们积极参与活动,非常乐于交朋友、向外“释放”自我,“很多小伙伴都有创新创业的想法,大家聚在一起头脑风暴,聊着聊着,创意点子、合作机会便聊出来了。例如生活节,就可继续链接更多的企业,通过不同的主题,形成园区自己的品牌活动。”

图为园区白领们参与野餐英语角。 刘志诚 摄

  “对于产业园而言,活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YOUNG CHIC联合创始人余可婧进而解释到,富有活力的氛围能够激发园区企业的创造力,人脉拓展、资源对接、跨行业的交流机会等,都是可以从这些活动中慢慢生成的。

  在马帅看来,产业园是一个有机体,有呼吸、有交互、有变动,“园区自然环境优美,硬性条件都很方便。相信园区整条产业链的相关企业,都有机会产生合作,多一些精神文化、业务层面的交流活动,其实就很好。”

  营造众创生态 和园区一起成长

  “轻松成长季”这个名字,源于身心疗愈和职场成长的方向,与园区企业一同“成长”的,还有YOUNG CHIC本身。

  刘志诚也是一名创业者。彼时,他遇到了职业生涯的卡点,自己又已积累了不少资源和工作上的经验,便生出创业的想法。正巧,园区因提升文化氛围需求找到重庆智酷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的投资总监、管理合伙人,余可婧又想到了自己的朋友,就这样,三方一拍即合,YOUNG CHIC应运而生。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创业的动力源泉。对“00后”“Z世代”等群体而言,文化内核、情绪价值和体验感等感性因素成为了其“买单”的重要理由。YOUNG CHIC致力于将更多生活可能,不断连接到每个个人,越来越多的伙伴来到身边,成为更好的自己。

  “除了互联网产业园的项目,前不久,我们还做了一场面向C端的徒步活动,同时也在做品牌宣发。”刘志诚透露,他正在策划一次渝中老城的Citywalk,深入城市的“血肉肌理”,吸引更多年轻人触摸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前来品味“此地的故事”。(完)

【编辑:唐炜妮】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追火箭”的人带火海南“航天游” - 中国成品油价2024年首次下调

“追火箭”的人带火海南“航天游”

发布时间:2024-05-31 02:49:51 来源: sp20240531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星辰点点。突然,一道火光划破黑暗、直冲云霄,轰鸣声震耳欲聋,海滩上的人们仰望着夜空,目光紧紧地跟随着烈焰的轨迹。不一会儿,强烈的火光逐渐淡成漆黑夜晚里的一颗星星,融入浩瀚苍穹。

火箭发射属于人类宇宙级的浪漫,承载着人类探索深空、探寻宇宙奥秘的终极目标。自2016年我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文昌航天发射场建成投入使用,火箭发射从大漠、深山走来,在龙楼镇与铜鼓岭、月亮湾、石头公园等热带海岛风光完美邂逅。如今,追逐火箭的人们越来越多,航天主题旅游越来越热。昔日侨乡,如今的文昌国际航天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梦想起航之地。

“追火箭”很火

去年5月10日18时,距离天舟六号发射还有近4个小时,海南文昌淇水湾海滩上已经熙熙攘攘,白茫茫的沙滩被一块又一块彩色的露营地垫盖满。脸上画着国旗,身着“中国航天加油”文化衫的游客席地而坐。为了占得先机,有人甚至提前一天到海滩露营,准备在最好视角见证火箭发射。

这样的盛况,几乎每一次发射都会出现。游客乘坐飞机飞抵海口,转乘高铁抵达文昌,再驱车20多公里即可到达发射场所在的龙楼镇。

只要到了龙楼就能看到火箭。在这里,观看发射的视角非常之多,沙滩边、屋顶上、高层住宅阳台上,都能清晰地看到火箭点火升空的瞬间,甚至行走在镇子的街道上,抬头就能看到火箭正在椰树顶上向上攀升。

即便每一次小镇道路都被四面八方涌来的汽车堵得水泄不通,客房被订得一间不剩,但丝毫削弱不了航天爱好者们追逐火箭的热情。

17日晚间,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从文昌起航,来自广东的张作兴第11次带着旅友们到此观看,这也是他自己第13次“追火箭”。

张作兴2020年毕业后和小伙伴共同创业成立青年旅行组织“行走20岁”,为年轻人提供体验式社交旅行,“文昌追火箭线路”是公司的王牌线路。

“之所以被称为王牌,是因为从来不担心凑不齐人。”张作兴说。作为星空摄影爱好者,张作兴经常去往各处拍摄星空。2020年在丽江拍摄结束后,他得知身边的摄影爱好者将前往文昌“追火箭”。张作兴咨询后才得知,原来看火箭发射并不是遥不可及,他当即决定到文昌走一趟。

“火箭是静静地升空的,因为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几秒钟后我才听到轰鸣声。”张作兴回忆起第一次看火箭发射时的情景,“即使周围欢呼与尖叫声不断,那几秒钟我却感觉自己置身于真空之中,很梦幻,直到听到周围人开始喊‘中国腾飞’,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热泪盈眶了。”

从被眼前的火箭发射震撼,到被周围游客的情绪感染,再到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实力的崛起,以及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张作兴决定把这份震撼分享给更多的人,萌生了将观看火箭发射作为“行走20岁”一条旅游路线的想法。

张作兴介绍,如今报名参加火箭旅游线路的人员覆盖全年龄段,既有年轻人,也有带着孩子共同出行的家庭组合。截至目前,他已经带领超过300多人观看火箭发射,最多一次带领来自全国各地将近80人出行。

在龙楼镇经营酒店的90后薛策对发烧友们的热情也感同身受。他的小红书账号有数千名铁杆粉丝,每次发射日期刚一公布,他就“刷刷刷”地收到订单,酒店房间很快就被抢订一空。作为从发射场塔架所在地搬迁出来的原星光村村民,薛策和伙伴们对国家航天事业的热爱,也在一次又一次陪游客观看的火热场景中被点燃。“很多回头客成了老朋友,火箭成了友谊的桥梁。”薛策开心地说。

“观发射”上瘾

火箭冲破天际线,璀璨的尾焰留给人无尽的遐想。人类的力量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说‘长七’是火箭美男子,所以就想来一睹真容。”西北民族大学大二学生唐牧之说,天舟七号发射是他第三次到文昌拍摄火箭,“追火箭会上瘾,无论第几次观看火箭发射,都会被震撼到,都会热泪盈眶。”

唐牧之第一次追火箭是在2022年7月观看问天实验舱升空,当课本上的文字变成庞然大物从自己的眼前升起,作为材料学专业的学生,他感受到的是国家几十年科技进步具象地呈现在了面前。“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国家的飞速发展,也感受到自己正在时代的潮流之中。”

追火箭,人们目的不一。“大部分是因为好奇。”张作兴告诉记者,就像他当年不敢想象可以亲眼看到火箭发射,很多游客也是抱着好奇的态度前来,却总能有意外收获。

70岁的候鸟老人主要目的是带孙子看发射。2023年11月,来海南过冬的王建军一听说有火箭发射,一大早便带着家人从澄迈县开车直达龙楼,在海边一等就是4个小时。“等4个小时不算什么,我们国家等这一刻等了不知多久。”王建军说,“我要在孙子的心里种下一颗航天梦的种子,他亲眼看到会比我讲给他听到更有冲击力。”

一些到海南上学的学生,将看火箭发射作为一项必打卡的活动。“理论知识从课本上跳出来完完全全呈现在眼前,这一刻才能真正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胡思宇看完天舟六号发射激动地说,“特别是听到身后的小弟弟说长大也想当一名点火员,作为思政专业的学生,我感受到这就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上万名游客挤满海滩,镇上家家户户的楼顶上都站着游客和村民,视角正对发射塔架的酒店楼顶上则架满了三脚架。随着指挥大厅01指挥员喊出倒计时,海滩上、楼顶上、大街上,人们齐声倒数,声音响彻整座小镇。

“火箭消失在天空后,全场开始自发合唱《歌唱祖国》,海滩上有人摇小红旗,有人摇大红旗。那一刻其实比火箭发射更让人震撼。”摄影爱好者李智鑫说,这样的氛围特别适合交友,很多天南海北的航天摄影爱好者在文昌结缘。

李智鑫和唐牧之相识于问天实验舱发射现场,这次天舟七号发射,他们再次相约文昌。“因为火箭发射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共享拍摄信息,经常相约四处拍摄。”李智鑫说。

发烧友们越追越发现,航天之路绝非坦途。但也正因为此,深空长征,他们更想相伴左右。

2021年,天舟二号两度推迟发射,张作兴的旅行团只剩下不到一半人在坚守,“当时整个团里都在传看网上的一张图,天舟二号第三次准备发射时,‘长七’的底部标语由‘自立自强 创新超越’换成了‘艰难方显勇毅 磨砺始得玉成’,那时我再通过拉近的镜头观看箭身上的‘CZ’字母,才真切感受到取名长征的意义。”张作兴说,从那之后,他更愿意在文昌追火箭线路上投入精力,每次行程,他都会和旅友们利用等待的时间在海滩上科普、学习中国航天的相关知识。

航天小镇同火箭齐飞

近几年,随着航天旅游热的兴起,龙楼镇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渔家特色民宿越来越多,一些高层住宅也被改造成民宿接待游客,打出的广告大多与火箭发射有关——“航天城海景民宿”“阳台看火箭发射”“火箭观礼房”“火箭直观房”等。

短短七八年时间,龙楼镇已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镇成为远近闻名的“航天小镇”。

据龙楼镇党委副书记叶胜介绍,依托航天发射中心和滨海旅游资源两大优势,龙楼航天旅游小镇建设卓有成效。镇内的酒店、宾馆和民宿的数量从原来的5家增长到了50多家,商铺的数量从230家增长到了900多家。常住人口仅2.7万的小镇,近两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当地百姓不仅借力航天吃上了“航天饭”“旅游饭”,随着越来越多的航天文旅活动在龙楼举办,也给本地老百姓打开了了解外面世界的大门。

民宿老板祝影去年又投入400万元对14间客房进行大改造,增加了餐饮服务和赶海配套服务,“未来国家很多重要发射任务都会放在龙楼,住宿需求、旅行需求只会越来越多。”祝影对民宿未来充满信心。

薛策也有自己的一份事业发展计划,现在他和很多村民一样,靠出租客房和楼顶观看位置赚钱,“未来龙楼的航天旅游肯定要上台阶,要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服务项目,除了经营客房,我打算策划一个龙楼一日游项目。”

如果说当地群众的全情投入还有点“小打小闹”,一家大型国企的高调企划,强势推动着文昌航天旅游发展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2023年12月30日,由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主办的海南商发科技旅游有限公司发布海南首条商业航天旅游路线。该公司依托正在建设的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场工地,策划推出“发射场建设游”,向公众揭开发射塔架建设的神秘面纱。在该旅游路线中,游客可以沿着“海南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入口—鹭影塘—一号发射工位—二号发射工位—航天探索基地—参观平台”6个点“打卡”。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天梁说,航天旅游前景广阔,去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桂海潮出征太空了,他并不是接受专门训练的航天员,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有很多事情可以在太空做,包括为普通老百姓提供太空旅游服务,这个市场非常大。

文昌,这座有着2100年历史的侨乡小城,依托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和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精心刻画着“文昌国际航天城”的IP形象,加快推进航天城发射区、高新区、旅游区“三区”联动发展,建设航天主题公园,做大做强航天旅游新业态。

17日晚间,文昌航天发射场,修长的长征七号搭载天舟七号成功升空,这座“航天小镇”再一次为火箭的成功发射欢呼沸腾。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