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家达成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再创纪录

发布时间:2024-05-30 12:23:16 来源: sp20240530

  11月24日,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郑州工厂下线。

  比亚迪从“第500万辆”到“第600万辆”仅用时3个多月,以迅猛之势再创产销新纪录。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又一里程碑,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缩影,进一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背后是600万份信任与选择

  亮眼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全体比亚迪人的汗水与付出。仪式现场,员工代表共同迎接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方程豹品牌豹5的下线。创新科技造就领先产品,比亚迪已拥有11大研究院,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4万项,获得授权专利超2.8万项,为新能源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推出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系统、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等颠覆性技术。比亚迪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进一步巩固了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地位。

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员工合影

  比亚迪发展再提速,多品牌矩阵齐出击

  比亚迪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首度超30万辆,再创月度销量纪录。同时由比亚迪品牌王朝丨海洋、腾势品牌、仰望品牌、方程豹品牌构成的多品牌战略全面落地,方程豹豹5正式上市、开启交付周期,仰望U8开启交付。未来在多品牌战略下,比亚迪将以领先科技和多元化产品,在市场中创造更多价值,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方程豹豹5

  中国汽车出海展实力,加速“走出去”“走上去”

  比亚迪积极布局全球市场,采用出口与本地生产并行模式,加速拓展新能源乘用车全球版图。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德国、日本、法国、巴西、澳大利亚、阿联酋等海外58个国家及地区,海外销量累计超20万辆,在泰国、巴西等地接连斩获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同时比亚迪在慕尼黑车展与东京出行展上备受瞩目,汉、海豹、元PLUS、海豚等车型获得越来越多国际消费者的认可。比亚迪与众多自主品牌正走进全球用户的视野,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进入新能源时代。

东京出行展比亚迪展台 比亚迪乘用车出海港口集结

  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离不开全体比亚迪人的披荆斩棘,离不开多品牌的协同发展,离不开全球市场的加速开拓。在各界伙伴的支持下,比亚迪将继续用前瞻战略和创新技术迈向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变革向前,助力人类迈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

【编辑:李岩】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人民财评: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 - 票房破5亿 好评如潮 《志愿军:雄兵出击》 打动观众的是什么?

人民财评: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4-05-30 12:23:17 来源: sp20240530

  资源型地区是依托本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特殊类型区域。长期以来,资源型地区对保障能源资源供给、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历史欠账较多,这些地区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受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保障能力偏弱等影响,其转型发展难度较大也成为不少资源型地区面前的一道复杂现实考题。

  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补齐转型发展短板的题中应有之义。从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多元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改造棚户区近18亿平方米,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再到“十四五”以来新改扩建医疗机构床位2.3万张、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约200万亩,这些数据和成绩照见资源型地区近年来转型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也要看到,我国资源型地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拿资源型城市来说,有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等类型。资源富集地区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的问题,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面临着较为突出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资源枯竭城市则亟需破解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可以说,各资源型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发展条件各异,决定了转型发展的路径不能千篇一律,更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久久为功推动资源型地区焕发新活力,在既有成绩和基础之上,需要继续在因地制宜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上下功夫,分类施策。做好“精准”文章,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蹚出新路子、实现华丽转身的必然要求。

  比如,黑龙江大庆坚持“油头化尾”发展方向,打通石油精深加工产业链,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又如,山西吕梁近年来在做大做强做优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推进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改变“一煤独大”的格局。再如,福建龙岩永定区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在煤矸石清运后的土地上因地制宜种树或修复成耕地,推动矿山复绿、点绿成金。实践证明,只有全面、充分考虑各资源型地区的发展水平、条件和要素禀赋,注重盘活、用好现有资源,放大优势、转化劣势,扬长避短、破立结合,转型发展才能少走弯路、减少阵痛、蹄疾步稳。

  转型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针对部分资源型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服务缺失,一些地方位置偏远,群众就医、上学等日常生活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的问题,需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水平和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从教育医疗到托育养老,从垃圾无害处理到兜底保障民生,哪里存在短板和漏洞,工作就要及时跟进到哪里。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转型突破口,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才能让资源型地区人民群众有更多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资源保障有力、经济充满活力、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康幸福的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如此展望到2035年的发展图景。破解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关键要探索不止、步履不停,锚定目标、勇毅前行。(张近山)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