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通胀降温,为何美国人依旧对经济感到悲观

发布时间:2024-05-29 06:43:07 来源: sp20240529

  【透视】美媒:美官方数据显示通胀降温,为何美国人依旧对经济感到悲观

  中国日报网21日电(党超峰)美联社网站19日发文称,美国官方数据显示通胀有所缓解,为何美国人依旧对经济感到悲观。

  文章表示,美国劳工部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这是通胀率从去年的高位逐步降温的最新迹象。美国商务部15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美国人在10月份的零售支出速度比前一个月有所放缓,但他们的消费仍足以推动经济增长。

  即便如此,根据美联社-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上个月的一项民意调查,约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经济状况不佳。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开支有所增加。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说他们的收入增加了。

  文章称,通胀有所缓解,为何美国人依旧对经济感到悲观?造成这种脱节的原因有很多,但经济学家越来越多地指出了一个特别的因素:40年来最严重的一轮通胀对财务和心理造成了挥之不去的影响。尽管过去一年通胀稳步降温,但许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仍远高于三年前。通胀正在放缓,但大多数价格都很高,而且还在上涨。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成员丽莎·库克最近在杜克大学发表讲话时捕捉到了这种动态。库克说,大多数美国人希望这些价格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我的家人也是这么说的。

  对于美国人最常花钱购买的一些商品和服务来说尤其如此:面包、牛肉和其他杂货、公寓租金和水电费。每周或每个月,消费者都会被提醒这些价格上涨了多少。

  对于佛罗里达州坦帕市40岁的单身母亲凯瑟琳·查尔斯来说,通胀放缓并没有让她更容易维持收支平衡。五月份的房租涨了15%。今年夏天,尽管坦帕的天气酷热难耐,但为了减少电费支出,查尔斯白天一直关着空调。另外,她觉得有必要减少在食品杂货上的开支。查尔斯说:“我儿子喜欢吃红肉,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买得起红肉了。经济对任何人来说都没有好转,尤其是对我来说。”

  文章表示,许多人对经济仍不满意,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政治党派之争是其中之一。根据密歇根大学的月度消费者信心调查,共和党人远比民主党人更倾向于将经济描述为不景气。

  曾在前总统乔治·W·布什和奥巴马政府任职的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凯伦·迪南指出:“党派分歧比以前更加严峻,部分原因是这个国家更加两极分化。”

  许多美国人和查尔斯一样,仍然感受到通货膨胀带来的痛苦。10月份,全国每加仑牛奶的平均价格达到3.93美元,自2020年2月(即疫情爆发前)以来上涨了23%。 一磅碎牛肉售价5.35美元,比当时上涨了33%。 尽管汽油平均价格较一年前大幅下降,但仍上涨 53%,平均为每加仑3.78美元。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埃德尔伯格说,人们最常购买的物品价格跳涨,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许多人对经济感到不满。

  然而,广泛的全国性数据并不能反映普通美国人的经历,他们中的许多人的工资并没有跟上物价的上涨。

  厄普约翰研究所(Upjohn Institute)高级经济学家布拉德·赫什拜因说:“实际上,大多数人的情况可能非常接近疫情前的水平。但也有很多例外。”

  例如,自疫情以来,低收入美国人的工资涨幅总体上是最大的。餐厅、酒店、零售商和娱乐场所对一线工人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大幅加薪。

  但经济研究显示,较贫穷的人通常面临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因为他们将收入的更大比例用于食品、汽油和租金等波动性支出,这些支出吸收了一些最大的价格上涨。

  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高级经济政策顾问安东尼·墨菲说:“收入分配低端的人们获得了较高的加薪。” “但我认为这并不能弥补通胀高得多的事实。他们消费的商品与一般人不同。”

  墨菲和他的同事阿帕纳·贾亚尚卡研究的人口普查局调查显示,近一半的美国人表示,面对通胀感到“非常”有压力,与一年前相比变化不大,尽管通胀自去年以来有所下降。

  赫什拜因说:“民众对这样一个事实耿耿于怀,那就是为非常重要的东西支付的账单——汽油、食品、杂货店——这些东西的价格似乎仍然很高,尽管它们的增长速度没有以前那么快。”“如果每个人都失业了,我们就会关注这个问题。” 【编辑:付子豪】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孟涛:华侨华人是武术“在地化”传播的主力军 - 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6日至17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孟涛:华侨华人是武术“在地化”传播的主力军

发布时间:2024-05-29 06:43:08 来源: sp20240529

   中新网 4月13日电 (记者 吴侃)“华侨华人是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重要力量,他们将武术带到世界各地并推广传播开来,可以说华侨华人是武术‘在地化’传播的主力军。”近日,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孟涛接受中国侨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孟涛说,最初,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武主要是自卫防身和生存所需,如今,华侨华人已经由为了生存被动地进行武术技术传播,转变为主动地开展武术文化传播。具体而言,当前华侨华人传播武术的路径和人员构成都更加多元。

  孟涛指出,从传播路径上看,既有高水平竞技武术传播,也有扎根学校的武术教育传播,传统武术馆校的传播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从人员构成上看,传播武术的华侨华人中有很多是出生在海外的华裔后代,比如马来西亚武术总会会长张金发,长期致力于武术在东南亚一带的推广;也有一些从国内专业队退役后,受邀赴各国执教的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比如原北京武术队优秀运动员孙建明,20世纪80年代起在日本开办武术学校,后来执教日本国家武术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运动员;文莱国家武术队教练李辉原来是河北武术队教练,执教文莱国家队后,使文莱的竞技武术水平迈上新台阶。

  孟涛以华人移民在美国传武的历程为例具体阐释。她说,19世纪中期,华人移民随着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成规模地来到美国,这些“金山客”中不乏具备精湛武艺之人。那时武术主要在唐人街里流传,以自卫防身为目的,很少传授其他族裔。

  孟涛说:“我曾对几位美国武术圈中的前辈进行访谈,美国华林寺的创办者陈培回忆,初到美国时曾在其叔父餐馆打工,常遇到吃饭不付钱的顾客,他的一身武艺在保护餐馆利益时派上了用场;美国伯克利大学武术俱乐部创始人方国旋在谈到早期武术在美国的境况时说,那时华人大多聚居在唐人街,走到外面难免遭到欺负,这时候就不得不打;美籍华人裴康凯则创办了美国武术学院,是较早将现代武术带入美国的武术传播机构。”

  如今武术在美国的传播境况与过去大不相同,武术已被不同肤色、不同族裔的人所熟知。孟涛表示,武术已不仅仅是防身的技击术,其文化内涵和健身作用更多地被挖掘,很多美国大学还在开展了对太极拳在健康促进、慢性病干预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武术在美国的传播已经华丽转身,实现了多平台、多路径、科学化的传播与发展。(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