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看大陆:广东中山 走进孙中山故居

发布时间:2024-05-29 13:46:59 来源: sp20240529

   中新网 北京12月6日电 台湾《联合报》近日发表介绍广东中山的报道,展现孙中山先生故居风貌,追溯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

孙中山故居。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报道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翠亨村,即今天的广东中山市翠亨新区内的翠亨村。翠亨村内有孙中山故居,至今保存完好,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启蒙地。

  孙中山在翠亨村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1892年初,其兄长孙眉自檀香山汇款回乡,孙中山从香港回到翠亨村,亲自设计和主持修建了一栋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的两层楼房。

孙中山故居。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孙中山故居是一栋“外洋内中”的中西合璧建筑,坐东向西朝向,与村内其他房屋相反,“门多窗多,回环廊多”。这幢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主楼外部结构具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主体颜色艳丽。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内部结构与陈设则为当地民居的传统形式。

  主楼前庭左侧有一棵酸子树,据说是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树种亲手栽植。前庭右侧则是孙中山祖居遗址,孙中山在那里出生。

孙中山故居。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1894年初,孙中山从广州回到翠亨村,在家中书房里埋头起草了一篇政见书,后被称作《上李鸿章书》,指出欧美各国之所以富强,“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远赴海外,直到1912年5月底,他才又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翠亨村,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回乡。(完)

【编辑:邵婉云】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刘克中长篇小说《中国大港》研讨会举行 - 江西南昌创新打造“巴士主题邮局” 激活文旅消费新热点

刘克中长篇小说《中国大港》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4-05-29 13:47:00 来源: sp20240529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刘颖颖)由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社、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刘克中长篇小说《中国大港》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

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长篇小说《中国大港》以浙江港口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以梁云霄为代表的三家海港人20多年来在省委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指引下打破资源瓶颈,冲破国际围堵,完成两港融合,建成世界一流大港,领航世界航运进入中国时代的生动故事。小说写了普通人在大时代中的命运,刻画了40后、60后、80后三代海港人物群像,书写大海大港、大治大爱,描绘海山巨变,是一部反映浙江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锻造国家硬核力量的文学表达,是一部“中国大港”建设的擘画史、奋斗史、精神史,也是一部填补中国海洋文学新时代主题空白的创意表达作。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表示,这是直接描写改革开放发展历程的一部相当厚重的作品,它以一个宏大的建设工程为背景,以众多的人物为主线,来构建一个宏大的画面,实现了现实与艺术的融合。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指出,《中国大港》有土地的深沉厚重,有大海的气势磅礴,有港口吊塔一样的精神高耸,是一部具有新时代文学品相的大气厚重扎实之作。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认为,这部小说很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它在一定程度上把长篇小说所应该具备的虚构和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所要坚持的非虚构进行了一次有益的结合。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梁鸿鹰认为小说足够新奇、惊心动魄。“读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体会这二十多年以来浙江人向海图强的不容易,当中有精神的支撑,有事业追求的锲而不舍,同时也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整个图景的鼓舞。”

(责编:申佳平、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