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记者看中国经济|在“冰城”感受中国经济的火热活力

发布时间:2024-05-17 09:56:55 来源: sp20240517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通红的鼻尖和脸蛋,呼气冻出的冰茬挂满帽檐,我挤在游客队伍中,排队两小时,只为抢到离舞台最近的位置。零下20摄氏度的寒冷挡不住游客们的热情,冰天雪地里响彻欢声笑语。

龙年春节前夕,我这个来自热带的“加勒比洋芋”加入“南方小土豆”,来到了我从小就梦想的地方:中国“冰城”哈尔滨。中国北方的美丽和热情远超我的预期,更让我惊异的是这里集聚的人气与商机。

2月14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玩。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2月14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玩。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风景如画的松花江畔,一场盛大的雪地派对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上演,几万名游客随着电音节拍快乐舞动。这里因此成为这个冬天中国最流行的旅游打卡地之一。

在这里,我结识了这个冬天当地最火的DJ——38岁的“左右哥”。在冰雪大世界当了12年主持人的他对我说:“几年前,观看演出的游客每天只有几个人,今年增长到几万人。”

2月15日24时,本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闭园,运营61天累计接待游客271万人次。两个月的运营季,“左右哥”的短视频账号粉丝数从刚开园的57万,增长到350万。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重镇,哈尔滨是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之一。多年来,这座城市通过举办冬季运动会和冰雪娱乐活动等活动,持续开发和运营冰雪资源,努力让“冷资源”成为“热经济”。

我在旅途中深刻感受到这份热度:哪怕夜幕已深,中央大街的游客依旧熙熙攘攘;主要景点的门票数周前就已售罄;在早市要花上一小时排队才能尝到香脆的油炸糕;想要滑一次长达500米的冰滑梯,需要排队至少4小时……

2024年1月9日,游客在哈尔滨百年老街中央大街上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2024年1月9日,游客在哈尔滨百年老街中央大街上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曾创下3天304.79万人次游客量、59.14亿元旅游总收入的历史记录。春节期间,2月10日至17日,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1009.3万人次,日均同比增长81.7%;实现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同比增长235.4%。

一位在红专街早市销售冻水果的摊主告诉我:“今年销售额增长了十倍,一些南方来的游客会购买一两百斤冻水果邮寄回家。”

来自中国南方省份广东的张福礼和全家一起来哈尔滨欢度新年。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外地旅行过年。他说:“在广东基本没机会见到雪,我们被这里的冰雪美景深深吸引,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这个年过得很有意义。”

在中央大街,我碰到了来自巴基斯坦的小伙阿里。他曾在东北农业大学留学,这次是和朋友重游哈尔滨。“我非常想念这里的冬季美景。我爱中国,很高兴能再次回到我的第二故乡哈尔滨。”阿里兴奋地告诉我。

哈尔滨旅游的火爆只是中国“冰雪热”的一个缩影。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中国举办冬奥会时提出的愿景已照进现实。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拥有近2000个冰场、雪场,预计2025年中国冰雪运动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

冰雪运动已成为不少中国人的休闲方式。哈尔滨市民梁伟婕选择在亚布力滑雪场度过龙年第一天。她说:“大年初一来滑雪,为新的一年‘剪彩’,酣畅淋漓、非常痛快。”

在哈尔滨红专街早市,顾客们排起长队购买油炸糕(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在哈尔滨红专街早市,顾客们排起长队购买油炸糕(1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4)》预测,2023至2024年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人数有望首次超过4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5500亿元。报告显示,2022至2023年冰雪季,冰雪休闲旅游人均消费为1119元,是2022年中国旅游人均消费的1.39倍。

除冰雪运动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全产业链也正在快速发展,目前中国从事与冰雪旅游相关的企业数量达1.2万余家。

过去,东北长时间的低温期被当地居民视为负担,如今却成为发展旅游的新动能。精美绝伦的冰雕艺术、欢乐刺激的冰雪项目、热气腾腾的铁锅炖大鹅……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被这里丰富的冰雪文化和独特的冬季体验吸引而来。

在火爆出圈的哈尔滨冰雪旅游里,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火热活力。(作者为新华社古巴籍记者塞尔希奥·戈麦斯)

(责编:艾雯、徐祥丽)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咖啡渣变花盆 上海高校学子打造高颜值“渣渣花园” - 国产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完成首座超深竖井施工

咖啡渣变花盆 上海高校学子打造高颜值“渣渣花园”

发布时间:2024-05-17 09:56:56 来源: sp20240517

   中新社 上海5月9日电 题: 咖啡渣变花盆 上海高校学子打造高颜值“渣渣花园”

   中新社 记者 许婧

  上海是全国咖啡消费量最大的城市,据测算,每天产生的咖啡渣多达30吨,约等于1000个24寸行李箱的容积量。咖啡渣除了作为垃圾处理,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7名学子将咖啡渣作为主要原料制作成花园容器,打造了“渣渣花园”。

  正在此间举行的2024上海(国际)花展奉贤会场暨奉贤区全域花展上,“渣渣花园”获得第二届“大学生花园节”金奖。

  本届奉贤区全域花展以“容器花园”为命题,开展第二届“大学生花园节”活动,鼓励上海高校新生代创意力量参与园林、园艺创意实践。由万刘鎏、金轶依、吴悠然等7名学子组成的savage(野人)设计团队9日受访时说,团队呼应“容器花园”主题,从“可持续”角度出发,选择以咖啡渣为主要原材料制作容器,打造美观与绿色环保并存的“渣渣花园”。

华东理工大学7名学子将咖啡渣作为主要原料制作成花园容器,打造了“渣渣花园”。(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对团队而言,如何将咖啡渣变成可用的花园容器成为设计中的一大难题。团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甘油和吉利丁与咖啡渣混合,能够形成较为坚硬的质地,然而实验结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经过多次材料实验,选取不同的材料与配比,最终形成了现在以纸箱为骨架,以咖啡渣为表皮的“渣渣”容器。

  解决了容器的问题后,就进入了场地设计阶段。团队开始思考如何将容器与场地进行融合:利用容易获取的木方进行支架制作,手工切割拼接,作为容器底座。同时制作展示牌,自然的木头焦化纹理为花园又增添了一番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场地所有容器和架子均为学生们利用专业工具手工制作完成。

  在实际建设施工中,团队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但在共同努力下,高颜值的“渣渣花园”终于诞生:整体设计色调和谐统一,结构严谨美观,容器与场地本身的火山岩紧密搭配。在植物选择上,多是薄荷、迷迭香、白晶菊等日常生活中容易买到、养护成本较低的品种,也为市民家中的植物种植提供样例灵感。

  据团队介绍,未来,容器预期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可以整体埋入土中,完全自然降解,咖啡渣作为肥料可以为植物带去养分;二是可以整体搬迁,进行市民认养或成为城市花箱的一部分,为城市的绿化建设提供更多可能性。(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