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好吃、好寓意 这些春节特色美食你吃过吗?

发布时间:2024-05-31 02:22:39 来源: sp20240531

  春节特色美食不仅好吃,寓意还都特别好。接下来,我们就去云南昆明一户老宅院里,看看那里过年要吃什么。

  一口丰盛炊锅 十足云南年味

  宁波汤圆 软糯香甜

  说到过年的美食,汤圆是很多南方城市过年必吃的传统美食。过年吃汤圆又有哪些寓意?汤圆又是怎么制作的?我们一起去宁波余姚看看。

  云阳包面解乡愁

  在重庆云阳,包面是当地一道独具特色的美食。它不仅是因为价廉味美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更多时候,它已经成为一种对家乡深沉的眷恋。

  中午,就读武汉大学的大学生刘青山早早地来到了家乡里她熟悉的地方。

  在狗耳朵包面店铺内,来吃包面的顾客似乎从来没有减少过,小小的门店,上下两层的座位都被食客坐满了,空气中充溢着油辣子和芝麻的香气。

  大学生 刘青山:云吞、馄饨、抄手……只有在云阳,才叫它包面。因为我们重庆人比较直接,是根据它制作时的程序来给它命名的。我们在做包面的时候就是把它的三头一左一右,再这样一折合,然后就叠好了,所以就叫它包面了。

  重庆云阳包面“小巧玲珑”,薄透晶莹,与浓香的油泼辣子交会碰撞,在红亮的汤色中流光溢彩,味道辣而生香,是极具云阳本土特色的美食,更是云阳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

  在传统的制作过程中,云阳包面讲究的是面皮薄如纸,馅料鲜美可口。包面内馅选自地方老品种粮食猪,取其肥瘦相间嫩度较高的前腿,反复人工剁细,伴之以精盐、姜粒、小香葱花。一擀二折三沾水四捏合,指尖飞旋之间,一根筷子助力,一个个包面便在手里快速包好。抓取二两新鲜包面,放入熬好的高汤之中。

  馅少皮薄,一碗包面只需要几十秒便能起锅捞出。油辣子的香味瞬间弥散开来。恍然不觉间,一碗包面已经见底,只剩唇齿间芝麻和油辣子的焦香。而正是这种精湛的制作技艺,使得云阳包面成了地方特色小吃中的佼佼者。

  店铺老板 冉绍军:狗耳朵包面,它的样子像狗耳朵,所以被当地人亲切地叫做“狗耳朵”包面。肉馅儿是我自己亲自揉的,吃起来更有弹性。

  一碗包面,以其独有的方式,将每个人的口味、思念与这片土地牢牢联系在一起,时刻唤醒记忆里的故乡。

【编辑:邵婉云】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总工程师:“一带一路”倡议促克中民心相连 - 微短剧风靡背后,一些亟待厘清的问题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总工程师:“一带一路”倡议促克中民心相连

发布时间:2024-05-31 02:22:40 来源: sp20240531

   中新社 北京10月19日电 题: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总工程师:“一带一路”倡议促克中民心相连

   中新社 记者 胡默达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的中克“一带一路”共建项目——塞尼风电项目案例故事原型、克罗地亚籍总工程师兹拉特科·普尔皮奇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中国与克罗地亚“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深入推进,克罗地亚塞尼市当地民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利好,项目也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促进克罗地亚和中国民众的心紧密相连。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正使中克两国合作更密切。中克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经贸投资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2018年启动的中克塞尼风电项目便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克罗地亚清洁能源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克中塞尼风电项目的建设,不仅让塞尼市获得清洁环保的绿色风能,当地政府也从项目建设中获得资金,并将其进一步用于市政发展,为当地的体育俱乐部和社区提供支持”,普尔皮奇表示,克罗地亚人非常重视体育运动,据他了解,不少当地民众都因此对中国形象评价积极。

  “也正是通过项目,我更真切地了解到‘一带一路’倡议的互利共赢理念,感受到民心相通的丰富意涵。”普尔皮奇说,这也成为克中共同向绿色转型携手合作的代表性积极举措。

  作为完全由克罗地亚本国培养的技术人员,现年64岁的普尔皮奇一直期望为自己的祖国建成一座绿电设施,但却一直因技术、资金和外部环境等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塞尼市以风力资源丰沛闻名,我也一直想为家乡建造一座风力发电场。就我个人而言,这个项目是我40年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项目,我很高兴能参与其中。”据普尔皮奇介绍,他曾一度放弃了自己的理想,直到2018年中国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请他进行合作,才得以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促成塞尼风电项目成功落地。

  资料显示,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56MW,是克罗地亚现有最大的新能源发电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在克罗地亚最大的投资项目。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果之一,项目不仅促进了克罗地亚的绿色经济发展、维护了当地的能源安全,还拉近了中克两国民众心灵的距离。

  在普尔皮奇看来,自己与中方团队合作的那段时光终生难忘,“我从未想过我的想法能被提升到如此重要的意义”。他表示,在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面临很多不同的选择,但得益于同中方团队的密切合作,双方的每一个决定最终都能推进项目如期顺利开展。

  “这个项目也向我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是如何将中国和克罗地亚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普尔皮奇称,从设计阶段一直到施工阶段,他在这个国际合作宝贵机会中,实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这也是我职业生涯中皇冠上的明珠。现在,我意识到,在完成该项目后,我可以快乐而平静地退休了。”(完) 【编辑:魏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