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预计南京今年6月17日至19日前后入梅

发布时间:2024-05-31 02:12:46 来源: sp20240531

   中新网 南京5月23日电(徐珊珊)据南京市气象台23日消息,预计今年南京入梅时间在6月17日至19日前后,较常年正常略偏早;出梅时间在7月19日至20日前后,较常年偏晚。

  南京市气象台台长、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姜有山表示,今年梅雨期偏长,梅雨量较常年显著偏多。出梅后,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高温少雨天气。预计今年汛期内南京将出现16天至25天的高温日,较常年正常略偏多。

  “预计今年南京的汛期气候总体偏差,旱涝并重,涝重于旱,异常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偏强。”姜有山表示,建议重点关注汛期内发生的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极端降水和大风天气,及时做好防范应对措施。同时,据预测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降水量较常年显著偏多的可能性很大,建议做好防范客水和本地降水叠加造成的洪涝灾害准备。(完)

【编辑:胡寒笑】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RCEP实施逾两年 如何更好分享红利? - 全过程人民民主真实有效(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RCEP实施逾两年 如何更好分享红利?

发布时间:2024-05-31 02:12:47 来源: sp20240531

   中新社 海口5月20日电 (记者 王子谦)自2022年开始实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树立全球自由贸易的新典范。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未来RCEP如何更好分享红利?在19日于海口举办的2024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上,与会嘉宾进行深入探讨。

  RCEP正式实施两年多来,已初步形成区域经济增长与合作新局面。会议期间发布的《2022—2023RCEP实施初步评估》报告显示,RCEP带动区域贸易投资增长的效应正在显现。

  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说,RCEP是朝向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的理想框架所迈出的重要一步,“RCEP的蓝图在不断演化进程中,促进形成RCEP统一大市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在RCEP框架下,数字经济、跨境数据流动获得非常重要的制度基础。”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注意到,RCEP鼓励成员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数据贸易,也提供了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框架和争端解决机制。他建议要加快探索数据出境便利机制,探索新兴数字业态发展,各国之间建立治理的协同机制。

  当前,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同为亚太区域两大重要的自贸协定。未来两个协定能否相互融合,尤其引人关注。

  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易小准建议,RCEP成员应立即实施世贸组织的《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同时要创造条件努力推动RCEP与CPTPP高水平融合。

  韩国中央大学名誉教授安忠荣也认为,应尽快成立RCEP秘书处,在确保RCEP得到充分落实的基础上,制定长期愿景使得RCEP提升到CPTTP的水平。

  推动RCEP的进程,中日韩三国的作用至关重要。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副秘书长颜亮说,要尽快重启中日韩自贸谈判,深化同RCEP成员国的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与会学者认为,正式实施仅两年多的RCEP面临企业知晓率不高、规则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所所长成金珑建议,RCEP应进一步简化流程和规则,降低企业原产地规则使用成本,同时减少关税障碍和壁垒,适时推动规则升级。

  RCEP的经贸合作基于多边关系,传播的力量至关重要,在提升RCEP规则利用率的过程中,媒体能够发挥桥梁作用。柬埔寨《高棉时报》副总编辑程利倪特认为,媒体应增强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同时运用新媒体传播的特点,用更多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RCEP对普通人生活的改变。(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