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品读|文化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4-06-02 01:45:39 来源: sp202406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擘画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壮美蓝图。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纵览历史,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中,文化发展无不滋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完善。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重视文化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理念。

2005年8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中写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习近平用“助推器”“导航灯”“黏合剂”来打比方,阐述文化力量与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关系,形象地解析其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和谐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根本上说,文化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力量为文化力量提供发挥效能的物质平台。任何经济发展又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

这种对于文化力量的深刻洞见,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习近平在地方的执政实践中形成的深厚积累。

时任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回忆,习近平在浙江的执政实践中,就已自觉地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对接,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浙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习近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政策并无特殊、陆域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省份之一,其深层原因,就在于文化的力量,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于浙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传统。

浙江大地以文化为根,生长出的文化产业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成为习近平提出的“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的生动案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其中,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的继承发展。

一个民族,只有文化繁荣展示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持续深厚的文化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如“源头活水”般滋养着华夏大地,指引我们从历史长河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闪烁出文明之光照耀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鲁杨

视 觉丨陈腾

校 对丨李丹 刘禛 范立君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编:卫嘉、白宇)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河南虞城城关镇:全力推动平安建设 - 在广袤田野上绽放青春之花(青春派)

河南虞城城关镇:全力推动平安建设

发布时间:2024-06-02 01:45:40 来源: sp20240602

平安是最大的幸福,和谐是最美的景象。河南省虞城县城关镇以“三零”平安创建为抓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基层治理模式,全力推动平安建设从“达标”向“创优”转变、从“平安”向“善治”跃升。

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 深化“七个一”工作法,以一个指挥调度系统调动12个社区80个网格,建立镇、社区、网格三级联系服务群众的网络体系,创新提出“三师三员六到位”,稳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三师”即金牌调解师、政策解读师、心理咨询师。从社会邀请律师、优秀教师、心理咨询师,随时随地为居民提供咨询、解决难题。每个社区打造一支“三员”队伍,即治安巡防员、矛盾排解员、安全监督员。“三员”+网格员使需求在网格发现、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开展,搭建起镇、社区、网格三级联动的服务格局。每个网格都建立微信群,让群众反映问题更直接,解决问题更快速,助力解决基层服务工作“最后一米”难题。

开展群防群治, 守护社会平安。结合“六防六促”“我在网格中”干部干警大走访,加强风险评估研判,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以来,参与走访干部共计1000余人次,干警200余人次,梳理群众意见10大类,解决问题40余件。釆取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形式,高标准建立治安防控指挥中心,组建专职治安巡防队,投资200余万元对城区治安防控网络平台设备进行维护,实现重点区域摄像头全覆盖。目前城关镇已更新高清摄像头482路,治安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10%。

织牢安全网格 ,整治安全隐患。城关镇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一网三级、一级多格、一格多点”的模式,对网格内的单位、场所、居民楼院实施动态管理,切实筑牢“全覆盖、无盲区”的管理网络。先后开展住宅小区治、娱乐场所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活动。成立应急管理队伍,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定期开展防火、防汛、地震、逃生等应急演练,积极应对突发事件。排查“三合一”场所、沿街门店、商场市场6800多个,督促12900多项问题隐患形成闭环,火警报警率下降60%以上。

“城关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平安创建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锐意进取、敢于担当,努力打造文态、生态、业态‘三态’融合发展的和谐城关新局面,为建设平安虞城、法制虞城、和谐虞城继续奋力前行!”该镇负责人介绍说。(王支援 刘美玲)

(责编:曹淼、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