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普宁非遗英歌舞亮相英国伦敦文化地标

发布时间:2024-05-31 12:57:44 来源: sp20240531

   中新网 伦敦2月12日电 (彭欣怡)近日,已有两百余年历史的英国文化艺术地标伯灵顿拱廊举办新春特别活动,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东普宁英歌舞蹈在伦敦上演。

  本次演出受到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支持和伦敦华埠商会邀请,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精心组织。16位舞蹈家专程从广东飞到伦敦,国家级代表性英歌传承人陈来发也出席此次表演。

  “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作为中国潮汕地区的独特民间传统舞蹈,英歌舞在普宁流传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为表演现场。 彭欣怡 摄

  表演当天,表演者按《水浒传》中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画脸谱,着武士服,紧身短打。从长廊的南侧逐渐移动到北侧,表演者们手执特制双短棒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节奏。队列图形变幻莫测,动作套式五花八门,构成不同的舞姿动态,形成特有的动律,场面恢宏,气势磅礴。

  已经学习英歌舞五十余年的陈英发表示:“英歌舞是潮汕地区每个人都知道的舞蹈,象征扬正压邪、带来好运,英歌队伍也传承着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我相信我们不用担心英国人理解不了。”

  随代表团出行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武晨表示,这次出行加强了国际文化交流,更展示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让海外华人和外国友人能更加地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完)

【编辑:陈海峰】

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13) in /www/wwwroot/jintexws.com/snews.php on line 17
人才创造力从何而来?第三场“代表通道”精彩作答 - “澳车北上”政策实施近一年 澳门单牌车通关量突破110万辆次

人才创造力从何而来?第三场“代表通道”精彩作答

发布时间:2024-05-31 12:57:45 来源: sp20240531

原标题:人才创造力从何而来?第三场“代表通道”精彩作答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 洪星摄

“教育是把过去的知识教给现在的学生,希望他们解决未来的问题。”3月11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上,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代表说,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教育需要赋予学生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进而培养其创造力。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第一资源。“代表通道”上,两位来自教育一线的代表现场分享了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经验。

兴趣和希望是创新的源头

“在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刻感受到,教育是培育希望的事业。”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校长王旭代表讲述了因车祸而高位截瘫的男孩努力考取大学的故事,让不少人眼中泛起泪光。

在王旭看来,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积极引导和栽培。这几年,一批芙蓉学校在湖南省建成,给农村孩子带来教育的希望。

王旭表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要让他们的长板更长,让兴趣爱好变为明天人生发展的优势。要尊重差异,相信孩子,激发他们的天赋、潜能和梦想。

让学生参与高水平研究

从基础教育步入高等教育,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高松认为,最重要的途径是让学生参与到更多的高水平研究中。

“现实中的大部分问题是复杂、不确定的,单一学科和专业往往难以解决。”在高松看来,学术研究往往没有现成答案,只能靠动手实验。例如,他带领团队首次发现金属有机单离子磁体、首次合成铁磁和铁电有序共存的分子材料、将磁性分子用到量子信息和分子诊疗,这些研究都需要不断学习、突破、发现和开拓新的前沿领域。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高松认为,通过提高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的稳定性支持比例、优化管理使用竞争性研究经费等举措,将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产出前沿科学与未来技术成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记者 张佳星 何 亮)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